?

數學導學案的設計與使用策略

2016-06-24 13:24周倩
考試周刊 2016年45期
關鍵詞:使用策略導學案數學教學

周倩

摘 要: 作者結合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就高中數學導學案的設計與使用進行了探究與嘗試,首先論述了高中數學導學案設計的幾個基本原則,然后分析了高中數學導學案在課堂的使用,如活化導學案,體現學生主體性,讓學生當老師,引入師生聯動模式促使課堂更精彩。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導學案 設計 使用策略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按照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新教育的有關理論,把課堂還給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發現與解決問題的一種主動的知識建構的過程。

在建構主義中,對學習理論是這樣論述的: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大師和專家的話不無道理。原來的課堂教學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教、學生聽,教學過程純粹是把教案搬到課堂,沒有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其結果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相分離。新課改的要求是打造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就是要把學生看做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老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善于探究,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

構建高效課堂,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我結合教學實例,就應用導學案構建高效課堂談談體會。

實施導學案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手段,導學案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紐帶。導學案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本節課的教學質量。在應用導學案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中,導學案設計得是否科學、設計得是否合理、設計得是否規范等問題都很關鍵,關系到教學質量能否提高,也是衡量導學案在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的作用是否明顯的標準。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高中數學導學案的設計與使用做了探究與嘗試。

一、高中數學導學案設計的幾個基本原則

1.導學案應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只顧自己在講臺上根據自己的教案設計進行教學,沒有顧及學生聽課的效果。教學結果可想而知。教師一堂課的教學只是為了按照預先的教學設計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對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不考慮,所以教學效果一般。

面對低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我們要抓住以生為本這個關鍵。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充分考慮學生在教學中的活動、思維,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究,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激發自主探索,激活學生思維。這樣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學生才會由過去那種被動地學轉變為現在主動地學。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我會學”。所以,導學案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實現數學高效課堂教學。

2.導學案要注重內容的貼近性

導學案是“導”與“學”與“案”的三者統一,是相互結合的有機整體?!皩А敝傅氖墙處煹闹笇?;“學”是學生的學習;“案”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也就是學生學習的教學思維引導模式。導學案不是課本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簡單相加。在導學案模式下,主要是考慮學生學的主體,體現學生的主體學習。導學案的設計內容和思路要貼近教材的新理念,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貼近本節課的教學特點。

3.導學案編寫上要體現梯度性

如何讓每位學生的學習都得到飛躍呢?要想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務必要清楚每個版塊知識設計與處理的梯度。在編寫導學案的實踐中,我加強了版塊內容的精巧設計,有效防止了教與學的分離狀態。我的做法是:一是教學要循序漸進。二是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心理模式。三是導學案中所選習題難易程度要符合學生的學情,因地制宜,因生而異。導學案中的練習都備注有不同難度、不同類別的標示,每個試題的難度和需要的時間都有預測,拓展練習的難易程度都很清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

二、高中數學導學案在課堂的使用藝術

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羅增儒教授和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泊爾都說過下面的意思:教學中師生互相合作,共同協調,才能激發課堂的能量與活力,才是有意義的學習。在高中數學課教學中實施導學案教學,我是這樣做的:

運用導學案構建高效課堂,這種教學模式的出現體現了教學的新教法,導學案的運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有著顯著的效果,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運用導學案能否激活現在的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成為運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

例如,在教學《隨機事件的概率》”這一章節內容時,其導學案的教學模式大致是這樣的。

第一步:自主學習

課前引入:在上節課快要結束的時候,先講一個有關概率論起源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讓學生自學導學案,自學內容—學習目標—問題思考。

首先是明確學習目標:在具體情境中了解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和頻率的穩定性,了解頻率和概率的區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對學生進行必然與偶然、特殊與一般的辨證觀的教育。其次是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思考相關的問題。

第二步:合作探究

學生有了自學的基礎,通過課前檢測—課堂探究等教學環節,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這時候教師要組織學生通過討論和交流解決導學案中的問題,解決導學案中的問題要本著重點突出、突破難點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對共性問題集中解決,講深講透。

第三步:反饋訓練

反饋訓練中的練習設計應突出層次性,要有啟發性,問題的設計要讓優秀生從中嘗到挑戰激情;讓普通學生從中得到激勵;讓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使所有學生都從中得到一定的收獲。

導學案在設計上要體現學生主體性。如何衡量導學案是否做到了這一點,學生就是檢驗的試金石。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交互式教學模式,讓學生當老師講解教學內容,老師點撥指導,師生互動,很好地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學生自己講課,我穿插利用大腦風暴法,集感、聽、讀、說、練于一體。

教學即科學,教學是藝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做實做強導學案,積極改變教法,有效轉換角色,這樣數學課堂一定會煥發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劉赫.試析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2.23.

[2]羅柳.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策略淺探[J].成功(教育),2012.24.

[3]周明華.數學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學數學,2010(2):33-35.

[4]張海青.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10.

猜你喜歡
使用策略導學案數學教學
淺議初中語文導學案的編寫和使用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微課技術的使用
撐一支竹篙 向更深處漫溯
淺談如何提高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效性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