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

2016-06-29 13:57冉隆華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包容關愛合作探究

冉隆華

【摘 要】在當前課程改革和評價改革要求的新形勢下,本文就從關愛學生、樂觀自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包容、合作探究、營造和諧課堂方面談如何讓思想品德教師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情感生態環境,以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的理解思想品德學習內容,促進其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 關愛 興趣 包容 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194-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對于學生學習的影響,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的關注。我們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一定要重視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的作用,努力創造積極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使它成為我們傳授知識、培養學生情趣、啟迪學生智慧、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推進劑。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是我們提高思想品德學習效果的必要前提。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該如何去實施,才能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呢?本人結合自己近一年來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一、關愛學生,樂觀自信

現代教育觀念提倡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課堂是一個傳播知識的地方,但更是一個愛的空間,學生在這里期許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更多的來自教師的的點滴關懷與情感支持。對學生要有愛心,要真誠的愛護每一個學生。作為老師,應該完全尊重學生的個性,包括所有的不足,以我們的熱情,寬容,理解,去關愛他們,要多用鼓勵與贊揚,讓學生覺得成功并不遙遠,一旦在課堂上發現他們擁有的點滴進步,馬上就毫不吝嗇地通過言語、神情、動作姿勢給他們以贊賞,當著同學的面褒獎他們,讓他們能真正地感受到老師的殷切期望與無盡的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巨大的潛能,進而通過充滿激情的教學以渲染和引領學生的學習激情,從而讓學生在情感態度、認知、行為等維度上產生積極的反應,繼而讓學生愛學、樂學、主動學。

當然對在課堂教學中出現偶發事件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機智地處理課堂出現的偶發事件是優化課堂生態環境不可或缺的手段。課堂上,對于那些好出風頭或惡作劇的學生,在對他們進行教育時,要注意給他們臺階下,千萬不能鬧對立,把矛盾擴大。教師要懷著一顆愛心,寬容對待所發生的事,不能用訓斥甚至是體罰或變相體罰等方法簡單粗暴地對待他們,教師應信任和尊重他們,注意把善意的批評與信任的鼓勵結合起來。教師要用愛的小雨滋潤學生的心田,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多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從而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促進教學的成功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包容萬歲

針對思想品德課的課程特點,我們在教學設計時,每個環節都要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對知識感到新奇、有趣,這樣學生學起來才更有興趣。首先新課導入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例如我在教學《親子之間》時,我先讓學生介紹自己名字所隱含的寓意。學生的興趣馬上就來了,紛紛發言介紹自己的名字。在介紹自己和聽別人的介紹過程中,他們深深感悟到父母家人對自己的希望和愛;接著我播放了央視公益廣告《FAMILY》,在此基礎上我導入新課:“簡簡單單的名字,寄予了家人深切的愛。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溫暖所包圍。那么,什么是家呢?怎樣讓家hold 住愛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部分內容,學生帶著濃濃的學習興趣與我一同進入了新課的教學活動。

其次創設教學情境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激發思維例如,我在教學“師生之間” 時,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了這樣的教學情境:精選電影《燭光里的微笑》中老師將沒有飯吃的學生帶到自己家吃飯,將自己孩子的衣服給沒有衣服穿的學生穿的鏡頭,配上宋祖英的歌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讓學生反復看、反復聽,盡管我不說話,但學生的思維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他們一直在感動,在沉思,將平時老師對自己的愛和關懷一幕幕在頭腦中閃現。教師在教學中無論采取何種方法,都應著眼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比如我們在講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時,提到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此時可向學生“設置學習障礙”:“目前我國經濟還落后于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為什么還說社會主義制度優越呢?”針對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取查閱資料,運用縱橫比較的方法,即不但比現狀,還要比起點,比發展歷史,從而比出兩種經濟的發展速度,以此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學習障礙干擾學生,即“布惑”,使學生處于真假難辨的情景之中,并以此激起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有了疑問,學生就會積極思考并去解決問題,并去享受解決問題的快樂。又如,在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那些內容深刻、耐人尋味、詼諧幽默的趣味性語言,運用錄像、表演、歌曲等創設教學情景,激發情感等,必然使教學過程更輕松、更有樂趣,更有效。

最后我們老師要本著“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的心態包容對待學生的錯誤理解與回答,努力做到以下幾點:①學會傾聽,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期待學生說出他想說的話,允許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在大家的注視下思維。②學會微笑,決不能有因為學生的探究沒有正中自己的下懷而氣急敗壞,急于糾正的教態。教師用微笑來肯定學生們的表現,學生們情緒就穩定,心情就舒暢,對知識技能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便能更主動、更高效地學習。③學會商量。如學生談論一些與探究主題實無聯系的內容,提出一個本堂課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都要用一種商量的語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或課后單獨交流,或下一節專題研究,決不能因為所謂浪費時間而粗暴地令學生閉嘴。④學會克制。當學生有調皮,冒犯老師的地方,在瞬間可能非常生氣,有回擊的沖動,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忍耐,忍過幾分鐘,就能心平氣和地與學生談談你的看法,能心平氣和地教誨學生,而不會有暴風驟雨般地斥責。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實踐自己的設想;師生間就會有認識上的溝通,心靈的對話,才會出現“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樣一幅生氣勃勃、生動活潑的教育畫卷。

三、合作探究,營造和諧課堂

合作學習的課堂,體現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認知感受與情感體驗,是老師、同學、課程內容與學習環境之間的全新融合,是生命的對話,是情感的交流,是思想品德學習生長和發展狀態的優化。初中思想品德課非常適宜開展合作探究學習,因為其中“需要”學生交流的問題真的很多。如:“你有過挫折的經歷嗎?”、“舉一個你身邊違法犯罪的實例?!?、“你覺得怎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和“你怎樣看待中學生上網?”等問題。顯然,這些問題是極具交流價值的,合作學習的效果遠好于讓學生單獨回答。在教學實踐中,我看到,一些性格內向、平時不愿回答問題的學生都在積極的發言,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和“獨舞”的舞臺,而是學生們思維碰撞、交流和展現自我的場所。當課堂教學進入到合作學習這一環節時,學生之間的人際溝通會形成多層次信息互動,眾多的信息供每一個學習個體收集、整理和決策。例如:在《跨越國界的溝通》一課中,同學們就網絡的利與弊在課堂上展開了大討論,持反方觀點的同學明顯占少數,大多數同學認為,網絡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休閑娛樂及交友帶來了很大地方便,網絡讓我們這一代人真正享受到了現代文明;也有同學認為,現代人已經淪落為網絡的奴隸,特別是部分人因抵制不住網絡負面內容的誘惑,道德敗壞甚至走向違法犯罪,使整個社會風氣骯臟頹廢。我認真地點評了所有學生們的觀點。然后總結說:我們的生活中可以有網絡,也可以隨時離開網絡,全憑我們自己決定。聽到我的歸納,學生們笑了,原來,問題是如此的簡單,我們應該利用好網絡,而不應該沉迷于其中失去了自己的方向。當即有學生表示,要重新審視網絡這把雙刃劍,利用這把劍磨礪自己堅強的意志。我也適時提出了一些上網時遇到的難題,被學生中的網絡高手迎刃而解,師生角色的轉換成功拉近了我與學生們的距離,教師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權威者,學生們也不再是任憑灌輸的朽木。這樣,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就形成了平等對話、信息多方交流、師生互助、師生與文本互動的格局,新型的師生平等關系也就構成了愉快、輕松、民主、自由的情感生態環境。

總之,構建良好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大家在這方面的作法很多,為此,我們還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從多層面考慮,多種手段綜合運用去開創課堂的生命長廊,讓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仁愛、理解包容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接受教育。

猜你喜歡
包容關愛合作探究
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促進省域基礎教育改革
讓關愛成為留守兒童心底的陽光
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加藤嘉一:不妨“包容”外國對中國的批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