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原因及糾正措施

2016-06-29 10:23張丹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幼教幼兒教師幼兒園

張丹

【中圖分類號】G6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235-02

幼兒教育應當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但是當前我國農村幼兒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學化的傾向,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成長的客觀規律,對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我們應在分析其表現的基礎上,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糾正這種傾向的繼續存在。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現狀

教育教學內容“小學化”?!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還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劃分。各方面的內容都應發展幼兒的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钡窃谵r村幼兒園中,有很多班級間接或者變相使用小學低年級的教育材料,教學內容以學拼音、寫字、做數學題為主,并布置家庭作業;有的幼兒園雖然使用了幼兒園用書,但并不注重以游戲作為幼兒一日活動的最基本形式,還是把文化知識作為幼兒的主要學習對象。

(一)在教育內容上重視智力教育,輕視德、體、美、勞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還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劃分。各方面的內容都應發展幼兒的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钡斍暗挠變航逃嬖诿黠@的單一化、片面化的傾向,如許多幼兒園無視幼兒的發展水平,把小學的內容提前到幼兒園學習,甚至選用小學低年級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識作為幼兒的主要學習對象。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兒掌握聲母與韻母、能拼讀、能書寫;在計算方面,要求幼兒進行較大數位的加減運算;在漢字學習上,要求幼兒會讀、能寫。這實質就是把小學的教育內容提前到了幼兒園的教育中來,有的幼兒園所教內容甚至超過了小學一年級應掌握的水平。

(二)在教育方法上重視知識講授,輕視幼兒自主學習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在教學方法上的主要表現就是將幼兒教學課堂化,以課堂講授代替活動與游戲。這種教學方式主導下的幼兒教育通常是只重視知識學習的灌輸式教育,教師講、幼兒聽;教師做、幼兒看;教師領讀、幼兒復讀等死記硬背的傳統授課與學習方式成為幼兒園教學常態。為了配合知識掌握的目標,很多幼兒園要求幼兒學習拼音,掌握10以上加減法運算。在教學中,教學現場呈現出教具演示少、圖案色彩少、角色游戲少的特點;在教學后,教師常常布置大量單調、枯燥的作業。這種講授式教學扼殺了兒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增加了幼兒的學習負擔。幼兒長期處在這樣機械的讀、寫、背的學習狀態中,整天在緊張與焦慮中度過,極易對入園和上學產生焦慮或厭煩情緒。

(三)在教育評價上重視結果評價,忽視過程評價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在評價幼兒時標準是比較明確的,那就是考核幼兒學會了什么,學會了多少,把幼兒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多少作為評價幼兒教育質量的惟一標準,實質即是重視結果、輕視過程。在這種評價體系下,幼兒教師不關心幼兒如何學習,不了解幼兒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不清楚幼兒發現探索時的樂趣、遇到困難時的迷茫、嘗試活動中的期待,也就不能根據幼兒的實際進行評價,完全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差異。這種評價標準勢必會制約幼兒創造的熱情,泯滅他們活潑的天性。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形成的原因

(一)家長的愿望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還是以考試成績作為升學的主要標準,尤其是以知識掌握度為衡量標準的高考的長期存在使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面臨諸多阻礙,各種新的教育理念難以落實。這種教育現實也同樣影響了我國的幼兒教育。在一些錯誤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家長普遍追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強調孩子的知識學習而不顧孩子的身心需求,他們“望子成龍”心切,不惜拔苗助長,渴望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山西省一項調查顯示,90%以上的家長希望孩子到幼兒園“多學些知識”。由此可見,家長的愿望是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幼小銜接機制的缺乏

盡管我國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小學入學不許考試,但由于優質教育資源缺少,仍有部分小學,特別是高質量的公辦小學為了獲得較好的生源而進行了入學考試或入學面試,并按考試成績分班。在此入學壓力下,幼兒園不得不配合小學的要求,為讓孩子們上小學而提前進行小學階段的教育。

(三)民辦園的逐利與幼兒教師素質的低下

新世紀以來,我國幼兒園辦園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辦園紛紛被推向市場,公辦園大量減少,民辦園數量迅速增加。這造成我國幼兒園辦園體制的市場導向,為了獲利,很多民辦幼兒園喪失了教育立場,只是一味迎合家長的需求,不顧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接受能力而開設一些小學課程,向幼兒提出過高的學習要求。與此同時,我國幼兒教師培養和培訓工作長期不受重視,幼兒教師學歷水平和教學素質受到嚴重影響,很多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也進入了幼兒教師隊伍,他們難以認識到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學實踐中很容易將小學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帶到幼兒園,致使幼兒園教學出現小學化傾向。

三、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措施

(一)加強對幼兒教育的行政監管

幼兒教育并不是單純的幼兒園教育,需要社會各方面給予廣泛的關注、理解與支持,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幼教事業的監督管理,切實發揮監管與扶持的職能,政府一方面要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為改善辦園條件和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礎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給改制幼兒園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兒教育在進行成本核算后能夠順利進入市場化運作階段,這是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根本。

(二)幼兒園樹立正確的幼教理念

正確的幼兒教育是以促進每一個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幼兒教育要以幼兒為中心,要把幼兒當成真正意義上的人,切實貫徹“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入學準備理念,當前國際流行的入學準備教育包括五大領域:身體健康和動作技能、語言發展、認知和一般知識、情緒和社會性、學習方式。幼兒園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幫助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三)注重教師專業素質培養

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直接關系到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因此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至關重要。

幼兒園應開展各種培訓,幫助教師踐行以下觀念和行為:一是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培養幼兒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兒是用“行動”來思考,靠“感官”來學習的。教師要讓幼兒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和嘗試。要使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和主體性的發展,將教學目標與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教育行為上避免“小學化”現象。

(四)統一課程設置,編撰標準教材

目前,學前班課程設置大多照搬小學,教材編寫不規范。有的編撰出版者功利思想嚴重,只注重效益,對教材胡編亂印。有的幼兒園直接選用一年級課本,這種教材并不適用于學前教育階段,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組織專業人士統一編撰科學、適用的學前教育教材。

(五)加強家長教育,擺正家長幼教觀念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長的教育觀念和需求的牽制,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

猜你喜歡
幼教幼兒教師幼兒園
“ 幼教三六五優選”視頻號
“幼教三六五優選”視頻號
“ 幼教三六五優選”視頻號
“幼教三六五優選”視頻號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愛“上”幼兒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