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障礙及對策

2016-06-29 10:51李大瓊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學習障礙高中數學對策

李大瓊

【摘 要】初三畢業生以較高的數學成績升入高中后,由于不適應高中數學的教學,相當多的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出現嚴重的學習障礙,甚至對學習失去信心,導致兩極分化。本文根據筆者親自問卷調查統計結果,結合正在進行的校本研究課題《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探討》的研究成果,著重分析當前數學學習中存在的致命障礙,并通過教學實踐提出了六個方面的預防對策。

【關鍵詞】高中數學 學習障礙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257-01

一、當前數學學習中存在的障礙分析

1、初、高中兩種教材銜接出現斷層。初中教材偏重于實數集內的運算,缺少對概念的嚴格定義或對概念的定義不全,如函數的定義,三角函數的定義就是如此;對不少數學定理沒有嚴格論證,或用公理形式給出而回避了證明,比如不等式的許多性質就是這樣處理的;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對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數知識,緊接著就是函數的分類問題。函數單調性的證明又是一個難點。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內容也多,每節課容量遠大于初中數學。

2、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高一召開學生座談會時普遍反映數學課能夠聽懂但作業不會做。不少學生說平時自認為學得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帶著問題筆者多次聽了初、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發現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后,都要布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在初三,重點題目反復做過多次,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環,教高一課程的教師剛帶完高三,他們往往用高三復習時應達到的難度來對待高一教學。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致使高一學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3、初中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學習。高一學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他們上課注意聽講,盡力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但課堂上滿足于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積極思維;遇到難題不是動腦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看書的能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后,認為可以松口氣了,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

4、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意志薄弱。對高中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高中數學難度加深,教學方式的變化較大,教師輔導時間相對減少,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增強。在初、高中銜接過程中有的學生適應性強,有的學生適應性差,表現出學習情感脆弱、意志不夠堅強,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退縮甚至喪失信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5、掌握知識、技能不系統,未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對比初中數學,高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后邊學習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須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導致數學成績兩極分化。

二、排除學習障礙的預防對策

1、教師要鉆研初中大綱和教材。高中教師應聽初中數學課,了解初中教師的授課特點。開學初,要通過摸底測驗和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摸清三個底(初中知識體系,初中教師授課特點,學生狀況)的前提下,根據高一教材和大綱,制訂出相當的教學計劃,確定應采取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根據筆者實踐,高一課時數量要增加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如講映射時可舉“某班50名學生安排到50張單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觀例子,為引人映射概念創造階梯。由于高一學生缺乏嚴格的論證能力,所以證明函數單調性時可進行系列訓練,開始時可搞模仿性的證明。要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章節考試難度不能大,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的正常教學。

3、嚴格要求,打好基礎。教學伊始,教師應對學習的五大環節提出具體可行要求。如:作業的規范化,獨立完成,訂正錯題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在持之以恒,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生的習慣。

4、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高中階段學習的需要,且會使學生受益終生。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靠老師的強調。教師應向學生介紹高中數學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重點是會聽課和合理安排時間。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只記結論。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輔導書,以擴大知識面,提倡學生進行章節總結,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又由薄變厚。期中、期末召開學習方法交流會,讓好的學習方法成為全班學生的共同財富。

5、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能在學習數學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如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創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爭環境;發揮趣味數學的作用;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等。

6、教會學生學習。部分學生在數學上費工夫不少,但學習成績總不理想,這是學習不適應性的重要表現。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心理輔導。

猜你喜歡
學習障礙高中數學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