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小組活動在高職英語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2016-06-30 18:38顏碧宇
科技視界 2016年15期
關鍵詞:小組活動高職英語教學

顏碧宇

【摘 要】課堂小組活動是交際教學法的一種教學實踐策略,不過就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不少研究者傾向著眼于小組活動在中小學的應用。雖然也有一些有關高職英語教學當中小組活動的研究,但幾乎都是側重于理論型。本文主要通過將小組活動具體應用到高職英語的某個單元的教學活動中,進而分析其對于學生吸收知識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組活動;高職英語教學;合作學習效率

0 引言

目前,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備受國內教師歡迎,尤其是中小學教師。并且在國內論文庫知網當中輸入小組活動時可以搜到的結果絕大多數都是關于中小學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活動。相反,有關大學小組活動的開展進行的研究則少了很多。即便有幾篇相關研究也是著眼于理論研究。而在實際操作中,相當一部分高職老師難以領會小組活動的精髓,導致所取得的結果與預期相差甚遠。關于合作學習也即小組活動的實質意義,美國的學者約翰曾總結出了4個方面:1)合作學習中的積極依賴能力;2)小組個人對于小組學習及成功的決定性作用;3)成員之間能否積極進行互動;4)小組成員平等參與?;谝陨?個方面,本文筆者為我院建工系大一學生設計并教授了一個單元課程,筆者將小組活動具體應用到其中一個班級的教學當中,并且在單元學習結束之后與其他班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了對比。本文的研究成果即是基于筆者的教學實踐,主要基于我院自編講義《生活英語》中Unit1:Personal Information的教學情況對比。

1 分組方式

翻閱之前各個研究成果,會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提到要提高小組活動的,就需要科學分組,這一點是成功組織小組活動的關鍵。研究結果比如劉占芬的《如何提高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課堂效率》用一個小部分指出要科學建組,分工協作;梁娟的《大學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提到要完善小組建構,加強對小組成員的監督,實行一定的獎勵措施,同樣也是強調科學劃分小組。

本文筆者在自己進行實施實際操作前,結合約翰關于小組活動的第四個概念及現有的研究成果,對一個班的學生進行了分組。畢竟學生進入了大學之后一般限于寢室活動,若是將分組任務留給學生自己,結果必然是以宿舍為單位分成若干組,而其結果則可能就是舍友中有成績相對較弱或性格較為內向的,勢必導致部分學生無法積極參與其中。

分組之前,筆者先是咨詢了其任課老師對各個學生的情況進行了大致了解,然后留出一次課讓同學們進行一次簡短的英語自我介紹,從而對學生口語及大概性格進行了一定的了解。在 此基礎上,學生被分成了幾個組,主要口語水平大致相同且性格相近的分為一個組,對于成績普遍較差的小組會安排一位成績較好的同學擔任組長,這樣就避免了口語水平相差甚遠的同學被納入一組導致部分同學信心不足,或者性格差別較大的同學一組導致一些人不能融入其中的尷尬。另外一位成績較好的同學分入成績較差的組可以起到督促作用,每個同學都必須參與其中。

2 小組活動的實施

小組按照一定標準劃分之后便是活動的具體的實施了,之前的不少研究文章也指出了教師在小組活動成功開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參與,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課程相關信息,讓學生進行一定的儲備的工作。另外當前大學生普遍不愿意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他們認為自己進入大學就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標,很多人沉迷于電腦、視頻等,因此在此次活動中,充分發揮了這些科技產品的用途。

2.1 課外準備工作

這篇課文對于開展小組活動比較方便,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篇幾乎全對話的文章,因此可以要求各小組同學課后給組員分配角色,表演場景,錄下視頻,課上可以將各小組的成果與其他同學分享。學生們都有表現欲,即便是那些較為內向的同學也會有著極度的表現欲,只是限于性格,會有些同學壓抑自己的欲望,在課堂上不肯發言,但這部分同學在課下與同學相處時卻能十分自然,因此將任務安排下去,有助于學生們之間自己的合作,并能確保每個人都參與其中。通過對角色的分配,視頻地點的選擇,學生們會深入了解本文的內容,而且必然會熟記在心。

這一過程并不是學生獨立完成,教師也是要參與其中的,教師必須先將整篇文章梳理清楚,相關新詞匯整理完成之后一并發給學生,督促學生自己學習相關資料,理清整個故事的發展脈絡,這樣才能在錄制視頻時做到有條不紊。

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要求學生進行適當的發揮。比如教師可以上網查找國外有關話題的視頻,學習國外有關話題所涉及的詞匯,一并教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掌握文章的基礎之上學習到相關話題的知識,不僅有助于完成學業,還能運用于生活。針對本文所涉及的這篇文章,筆者找到了美國輕喜劇《Friends》中的一個片段,將其中相關新的詞匯,句型整理出來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課后結合文章和這兩個視頻片段進行適當發揮完成課外任務。

顯而易見,這個過程需要每個小組成員的參與,他們需要商量,同時成績好的同學必須引導成績相對較差的同學正確理解文章才能做到成功完成視頻的錄制。

2.2 課內教授工作

視頻的錄制以及自學準備工作至少需要一周的時間,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課堂上就要求教師將整個單元內容整合起來過PPT形式教授給學生,讓學生熟讀生詞,還要要求各小組派出代表匯報自己組內的準備情況。由于本文只是就某一個單元為例,因此課堂上的匯報情況難以要求所有同學參與進來,不過在其他教師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每個單元的課外準備工作情況的匯報工作要求不同學生來做。

筆者將本文所涉及的課程單元按照這種小組活動的模式分配下去,就給了高職學生很多課下運用英語的機會,而且課上也可以通過其他小組成員的匯報了解其他小組的進度,并獲取靈感,進一步完善自己小組的視頻錄制工作。最終的預期結果是學生們對自己所錄制的視頻印象極為深刻,對文章內容熟記于心。而這種方式使得同學之間課下交流的機會增大,不會讓他們覺得無聊以致想要參與。畢竟學生們都有表演欲,大學生普遍喜歡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而其他班級則繼續按照傳統的方式教學,以教師為主體,課上由教師主要講授文章內容,教授新詞,鼓勵學生自己讀課文,分析文章結構。另外教師在課堂上或者課間與學生一起觀看相關視頻。

3 小組活動成果

本篇課文的教授基本都跨了兩個多周的時間。對于參與小組活動的班級,在最后一周課上就是成果展示,每個人在視頻中都有處境,有些同學可能語言能力勉強過關,但是進步也是極大的,因為可能之前讀課文對他們已經是一種挑戰。

成果展示完畢之后,必然由各小組派出一名代表評判其他小組的視頻,要提出建設性意見,這個也要求小組之間進行積極的商討,得出結論由代表發言指出其他小組視頻的優勢與不足。這樣學生還可以從其他組的任務中可以學到自己組在準備過程中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或者見過卻沒有使用過的新表達。

而反觀其他班級的學生,仍是局限于課后背生詞,課堂聽寫,甚至不知道相應單詞的讀法,用法。對課文的了解甚至為零,因為課堂上學生得過且過,全程并未參與教學過程,并不了解文章的主題。

在對學生進行測試時,筆者發現實施小組活動的班級學生對于相關詞匯掌握的情況超出預期,而且對于課文的掌握也遠超其他班級的學生。因此筆者有理由認為這是一次相對成功的小組活動。

4 總結

本文是筆者對其他有關小組活動的研究成果進行研讀之后,將其付諸于實踐所取得的一項實踐報告?;诠P者個人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大學生的學習習慣已經不同于中小學學生,畢竟大學生們近乎沒有了必須學習的壓力,所以目前面臨的情況就是不少以前的好學生到了大學之后,英語成績一落千丈。因此,在高職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難以采取和中小學同樣的小組活動方式,否則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在高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抓住學生的心態,多多運用當前科技設備,畢竟這些正是當前大學生所感興趣的領域。再者,教師必須有能力抓住課程特點,根據課程特點合理安排課外小組活動的任務。比如本次教學任務,本文所引用的單元特點就是對話居多,顯然適合錄制成視頻。

當然,筆者的實踐也是存在一定不足的,任務的分配可能也受到學生專業的限制,有些課文可能由于量過大導致學生難以順利完成任務。不過本文僅是作為一種參考,通過本次實踐,也足以說明小組活動不僅有利于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只要運用得當,它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也是值得借鑒的一個好方法。

【參考文獻】

[1]鄧秀娥,鄭新民.關于大學英語課堂小組活動有效性的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8(122).

[2]梁娟.大學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有效性[J].新課程研究,2012(261).

[3]劉占芬.如何提高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課堂效率[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15).

[4]約翰·賓.研究型學習[M].張仁,鐸,譯.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116.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小組活動高職英語教學
淺談高三語文教學中高效課堂教學
小班環境下的英語課堂小組活動課例分析
職業高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初探
數學課堂上的“小組活動形式”
淺談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
初探交際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原聲電影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輔助功能分析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小組活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問題和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