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巷》教學設計

2016-07-04 15:32劉穎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關鍵詞:籬笆墻戴望舒雨巷

劉穎

【教材分析】

《雨巷》是人教版一篇必修課文,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全詩沒有直白的“情語”,只有委婉的“景語”,是一篇象征意味很濃、抒情色彩濃烈的現代詩歌。這給學生感知、體驗、認識帶來了困難。因而,在教學活動中就要首先訓練學生感知意象的能力,進而引導學生去進行體驗情感,并使學生達到認識詩歌意蘊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詩歌藝術價值的評價能力。

【學情分析】

《雨巷》是高一年級的第一單元的第二篇,雖然是高一年級,但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十多篇的現當代詩歌,對詩歌的誦讀技巧不陌生,所以學習起來并不吃力。高一新生正處于學習角色的轉變期,從初中的學習內容轉變到高中的學習內容上,對許多課文藝術手法和藝術技巧總是處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狀態中,只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和點撥,就能使學生們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學到正確的分析鑒賞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分析、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2)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3)通過誦讀、欣賞增強對詩歌的分析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本詩教學按“走進雨巷 煽情激趣——彷徨雨巷 熟讀頓悟——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的過程進行。

2)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朗讀,體會詩人憂郁惆悵的情懷,理解中國20世紀20——30年代進步知識分子的可貴之處,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的喜愛的態度。

【教學重點】

誦讀、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學難點】

對“丁香一樣的姑娘”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江南多小巷,一條石板街,兩排古樸的老屋,顯得寂靜而幽深。在一個細雨蒙蒙的春日,一位青年獨自撐著油紙傘,走在這樣的一條小巷,他的心里又會蕩起怎樣的漣漪,我們又會感知到這青年怎樣的情懷呢?讓我們隨著錄音一起走進《雨巷》,走近戴望舒。

二、錄音誦讀

三、學生誦讀,思考《雨巷》的感情基調

明確:孤獨、憂傷、惆悵、失落、哀怨。

四、整體解讀

1.問: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朦朧,作者為了能營造這種朦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明確:共有6個。背景道具——雨巷、油紙傘、籬笆墻、丁香。人物形象——我、姑娘

2.具體解讀意象

1)雨巷

雨:迷茫、潮濕、陰冷;巷:陰暗、狹窄、悠長。

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突出陰暗、清冷、寂寥的環境特征。

2)籬笆墻 這個籬笆墻是頹圮的,就是讓人感覺有種破敗、凄涼的氣氛。

當雨巷、籬笆墻結合起來,于是便營造出幽深、寂靜、朦朧、凄美的氛圍。

3)油紙傘

未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像空間。油紙傘本身就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充滿傳統氣息。暗合了“雨”,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又寂寥地下著小雨,更頻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獨的氛圍。

而油紙傘與雨巷、籬笆墻也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暮春,并且在寂寥地下著的小雨,在幽深、寂靜、凄美、朦朧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迷離、空濛的氛圍,總體來說,朦朧、感傷。

4)丁香

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狀像結,開在暮春時節,易凋謝。開花為白色或紫色。

丁香開花在暮春時節,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本詩中的丁香展現出美麗、高潔、愁怨。

具體探究

1.問:為什么用“丁香姑娘”,而不用“玫瑰姑娘”、“茶花姑娘”?

明確:丁香姑娘在原文“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是美麗高潔;“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是哀怨彷徨。在原文中多次出現描摹丁香姑娘的詞“美麗高潔;愁怨,憂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悵;嘆息,凄婉迷茫;靜默,消散”。

2.問:作者用雨巷、籬笆墻、油紙傘、丁香姑娘等典型意象,準確地傳達出了“憂傷”這種典型情緒。為什么戴望舒這么憂傷呢?

明確:聯系作者和時代背景。

作者簡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夢鷗,戴望舒為筆名。還有筆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州人。1928年,《雨巷》發表在《小說月報》上,引起很大反響。葉圣陶稱《雨巷》“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也因此詩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人?,F代派象征主義。

時代背景: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共合作破裂。反動派對革命者進行血腥屠殺。原來熱情響應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高潮墜入深淵。戴望舒此時22歲,之前他與同學一起從事革命文藝活動,宣傳黨的工作,1927年3月還曾因此被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他就一直隱居在江蘇友人的家里。此時他很傍徨、痛苦,他看不到革命的前途,也不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在失望中寫下了這首詩歌。

3.問:雨巷僅僅是一條狹窄破舊 、陰暗潮濕的小巷嗎?

明確:雨巷象征著黑暗、沉悶的社會現實。

4.問:在雨巷中,丁香姑娘最終是“靜默,消散”,說明了什么呢?

明確:丁香姑娘——人生理想, 丁香姑娘的美麗高潔——理想的美好,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難以實現,丁香姑娘的飄然離去——理想的幻滅。

總結:我們看到詩人最終都沒有放棄對姑娘的期望,沒有放棄對美與理想的孜孜追求,盡管在詩人求索的過程中有惆悵、迷茫、失落和感傷。都說《雨巷》這首詩美,音節美、意象美、意境美,其實,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種美,在它身上體現著一種略帶著一絲憂怨的,苦苦追夢的執著美。

猜你喜歡
籬笆墻戴望舒雨巷
雨中的小草
戴望舒《雨巷》(節選)
籬笆墻
籬笆墻
籬笆墻
在天晴了的時候
秋天的夢
雨巷,你可曾記得我
論戴望舒詩歌的憂郁感傷之美
初戀是條幽深的雨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