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生對品德課的有效學習

2016-07-04 21:18孫權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關鍵詞:品德教學活動道德

孫權

教學活動是小學品德課程教學方式變革的必然趨勢,活動教學是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活動為主線,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操作為特征,以活動促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要巧妙設計教學活動,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寓德育教育于課堂教學活動中,才能增強品德學科的教學實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品德教學中,教師的“活動”意識的確在不斷加強,各種活動五彩紛呈。但是,活動之后,學生學習的收效卻微乎其微,活動明顯成為課堂的“擺設”和“形式”。但如何確保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有效學習呢?這是廣大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活動化教學,是指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活動為主線,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操作為特征,以活動促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而喜歡活動是學生的天性,活動不僅是學生認識的源泉,也是學生發展的基礎。在這里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活動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倡導設計、建構、組織起“以學生為中心、以情境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新課堂,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豐富多彩的主體活動中學習道德知識、培養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為,在活動中實現自身品德的和諧發展。

二、巧設教學活動,增強品德學科課堂教學實效

(一)結合低、中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巧設教學活動,增強品德學科課堂教學實效

在品德課堂的活動過程中,要想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有效學習,教師必須改變學生原有的學習狀態,變“被動參與活動”為“主動參與活動”,變“給學生壓力”為“給學生動力”,學生只有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參與活動,學習有效性才會大大加強。同時,教師還要融入到學生中和他們成為益友。新品德課堂的活動中,我們倡導學生通過活動的體驗自悟到其中蘊含的道德取向。因此,活動過程中,教者應注意角色的轉換,把傳統滿堂灌教學中的導師形象,改變為學生的“學友”角色,和學生一起共建課堂,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共同學習。只有在這種民主和諧的活動氛圍中,學生才能得到全面的體驗,獲得最真實、最真切的道德情感。

學生的天性喜歡活動,不僅是學生認識的源泉,也是學生發展的基礎,只有在活動中學生主動參與、全身心投入,才能充分發揮、有效地改變學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學生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主要教學形式應是學生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二)依據教學目標、精選的教學內容,巧設教學活動,增強品德學科課堂教學實效

品德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學生直接參與的主題實踐活動。我認為課堂教學的藝術就是:創造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精心創設教學活動,追求最佳實效?!读x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也做出了要求:教學活動過程應全面把握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學生作為教學出發點和歸宿。追求學生的精神成長、深層的態度、觀念、思維方式、情緒情感發展傾向;追求學生真實體驗與良好行為習慣形成傾向;追求學生的好奇心與實踐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發展的傾向,確保課程目標的全面實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努力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的支持者;是與學生共同進行活動的合作者;是引導活動向正確方向發展,帶領學生向著課程目標前進的指導者。教師的主導作用要通過寓教育于活動之中來實現。學生在教師的支持和引導下,通過親歷活動去達到教育目標。

品德課的教學內容源于學生的生活,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學生知識的建構是通過在生活及活動中的體驗、思考、積累而成的;學生通過參與感興趣的豐富多彩的課前、課中、課后生活實踐和社會實踐來培養道德品質。教學活動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成長。

教師的教學理念必須適合學生發展的、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理念。我在工作中積極參加教材分析、聽課、教研活動,提高了自己對新理念的認識,來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全球問題等背景知識了解。在探究與體驗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運用國際交流語言的能力、全球視野和國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培育學生國際視野與中國意識,為他們將來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打下扎實的基礎。主題活動結合學生在學校和社會的生活,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和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比較全面地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樹立全球概念。讓學生知道不同環境下人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懂得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p>

要在品德課堂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激發他的積極性,這也需要我們給他們提供充足的活動、思考時間和展示的平臺。在品德課堂的活動中要追求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就要在活動中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在充裕的時間中讓學生盡情地嘗試、感受、體驗生活。

在活動中,教師還應留出一段空白時間,要注重動靜結合,活動后讓學生靜靜的思考、感悟、體會。只有經過充分的思考,他們的問題針對性才能更強、思維過程才能夠更好的展現,情感也才能得以發展。教師要給學生自己展示自己的機會,展示自己的原有認知,道德感悟等,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生活道德觀,確保學生有效的學習。

猜你喜歡
品德教學活動道德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成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品德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