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職院校招生就業工作策略

2016-07-09 08:12劉月華
考試周刊 2016年52期
關鍵詞:工作策略高職教育

劉月華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領域的變革,適齡人口減少帶來的生源下降、就業質量不高等問題,高職院校將面臨招生與就業兩方面的壓力。要想始終保證高職院校的穩定發展,就需要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學校招生就業的工作策略將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招生就業 工作策略

高職院校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近年來由于生源緊缺、就業困難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已經對高職院校的發展造成了不小影響。要想確保高職院校的穩步發展,就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對招生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與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本文以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索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招生就業工作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高職院校招生就業的現狀與面臨的問題

1.高職院校自身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各高職院校出現招生就業難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在招生方面缺少創新突破,辦學缺乏特色。招生及專業培養的目標不明確,盲目模仿名牌大學的招生目標及專業培養目標。在專業設置方面忽視人才培養,沒有依據現代社會人才市場的需求對學生進行培養。專業設置雷同現象嚴重,缺少專業特色、品牌專業和拳頭專業等問題。專業設置是高職院校發展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系統工程,體現市場導向的辦學理念、服務地方經濟和科學規劃三個原則,將對學生未來職業的規劃發揮指導性作用。我院過去在專業設置方面缺乏與時俱進的調整,學生在選擇專業前缺少對專業的認知,進而在就業時陷入困境。如幾年前招收的電子商務等專業,學院專業設置與其他高職院校專業雷同現象嚴重,并缺少專業特色、品牌專業和拳頭專業的問題??倗@第三產業,面向服務性行業設置成本低、易于教學、見效快的文秘、會計、計算機應用、旅游管理等熱門專業。并且盲目加大機械類專業設備投入,導致辦學特色淡化、培養目標模糊、行業面向繁多、專業特色缺失、崗位定位混亂等現象。造成學院培養目標非常不明確,學生就業工作困難等問題。

2.適齡人口減少帶來的生源不足。

《中國發展觀察》撰文指出,2009-2020年適齡人口數量將逐年下降,適齡人口的減少導致2009年后高中教育階段應屆畢業生規模的逐年下降。教育部統計結果顯示,2014年全國共有939萬考生參加高考,一度緩解了自2008年起全國高考人數連續五年下降的趨勢。但2015年至今,考生數量再次萎縮,高校招生工作再遭重創,高職院校受影響尤其嚴重。自2011年起,各省補錄分數線一降再降,甚至出現了“零投檔”現象,高職招生工作呈現出“吃不飽”趨勢,生源不足現象嚴重。生源危機下,本科院校面臨的是生源質量的競爭,高職院校將面臨的是更嚴酷的生源數量的競爭。為求生存、保規模,惡性競爭、無序競爭等現象在高職院校的生源戰中將進一步加劇與蔓延。一些地方院校、民辦院校為完成招生任務,盲目加大招生投入,買賣生源問題嚴重。如何在目前的生源大戰中另辟蹊徑,突破重圍,是高職院校下一步需要重點思考的課題。

3.社會各界對高職院校存在偏見。

在我國,高職教育普遍被認為是層次較低的高等教育,是本科的“壓縮餅干”,是中等職業教育的簡單復制,導致高職類院校招生就業的多重困難。

在招生方面,高職院校即便是將高考成績錄取控制投檔線一降再降,甚至有的省份實行免試注冊入學,也未吸引足夠的低分考生和落榜考生,高職院校招生為何如此困難?除學校自身辦學條件、辦學實力等因素外,社會對高職教育認知的扭曲,是導致招生難的根本原因。社會對考生報考院校的普遍理解是:上不了重點大學上普通本科,上不了普通本科讀高職院校。社會上一些人認為讀高職是“差生”的選擇,在一些考生和家長心中讀高職是無奈之舉,讀高職還會和原來的同學產生巨大差距。還有一些人存在學歷偏差觀點,認為讀高職院校不能算是讀大學,是一條無奈之路。諸如此類的觀念,是扼制眾多考生放棄讀高職的社會原因。

在就業方面,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的層次評價落差是很大的。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高職院校屬于層次較低的高等教育,故在社會招聘會上異常排斥高職院校學生,認為他們沒有等同于本科院校學生素質高、水平高、文化高。對于“精英”的劃分只是屬于名牌大學或者本科院校。甚至從主觀方面說,社會各級企事業單位仍然存在鄙視職業教育的老舊觀念。且隨著高等職業院校的擴招,使得他們認為高職教育存在低劣質量。

4.畢業生自身的問題。

我院地處成都市,畢業生的就業期望普遍較高。一些畢業生對自身發展認知不足,盲目傾向成都本地高收入、大企業,不愿到欠發達地區及縣級以下城市就業,不愿到外省就業。熱衷于國企、事業單位,對技術型崗位不感興趣。畢業生對崗位和薪資的過高期望,造成了就業“眼高手低”的現狀?!跋肴サ膯挝蝗ゲ涣?,要人的單位不想去”、“畢業生有業不就”等現象逐漸成為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困境。此外,在擇業過程中缺乏主觀能動性,坐等用人單位上門等現象嚴重,為畢業生就業帶來了消極影響。最后,畢業生對自身能力的培養和知識儲備仍然存在不足,往往難以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而造成就業困難。

二、促進高職院校招生與就業發展的措施

高職學院想要持續健康發展,擺脫招生與就業的困境,就需要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調整教學方法及模式,同時與政府、企業合作,改變人們的錯誤認識,發展校企合作,實行定單式培養模式,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改進:

1.明確培養目標,調整辦學模式,突出自身特點。

我國高職院校是在具有高中文化的基礎上,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級實用型人才。課程設置主要是從相應的職業、崗位或者相應技術領域的要求出發,按照這類人員應當具備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術、專門技能和綜合素質設計。培養的目標人才是:生產第一線的人才,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院積極調整辦學模式,摒棄了以往一些陳舊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模式。嚴格遵照“以就業促招生,以質量獲生存,以特點尋發展”的原則,強化內涵建設,提高辦學水平,扎實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對本校專業設置進行了大幅度調整。重點突出自身辦學特色,舍棄文秘、會計、計算機應用、旅游管理、建筑類等熱門專業,增設飛行器、汽車類、新能源等適應社會需要的特色專業,力求突出學院自身的優勢與特色,進而與市場發展相吻合。此外,學院配備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及專兼職指導教師,對畢業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培訓,以提高學生素質,樹立學生正確、科學的就業觀與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多項發展,一專多能,激勵學生在學習階段獲取多個崗位的從業資格證,提前將學生培養成一名優秀的技術人才。我院就業部門組織了一支強有力的就業培訓師資力量,對畢業學生進行就業前培訓,盡可能使每名學生都能夠明確掌握我國針對畢業生設定的相關方針政策。對學生進行科學、系統的職業規劃,促進學生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夯實基礎,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大幫助。

2.加強校企合作,實行訂單式培養模式,達到企業與學生的零對接。

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教育,高職院校要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要走校企結合的辦學路線,這將是高職教育發展的一條必由之路。我學院為改善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同用人單位緊密合作,摒棄以往以課堂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加大實訓教學力度,通過專業與專業對接,設定符合企業特定需求的專業,培養出具備高質量專業素質的學生,大力實行學習與工作互相交替的教學方法。學院還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增進與企業的溝通合作,進而增設專業,聘請企業專業工作者進行講學,為學生創造更多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通過校企合作,確保人才培養與用人企業零距離接觸。我院學生在學習最后一年到用人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及實踐能力。另外,我院在辦學方面轉變辦學觀念,緊密聯系市場,推行訂單式教學,為學生以后的就業夯實了基礎。同時我院對畢業生建立了跟蹤回訪機制,通過回訪我們了解到畢業生實習、工作狀況和穩定率,為校企間的深化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數據基礎,同時為來年的企業甄選提供了依據;通過回訪收集到了畢業生及用人單位對學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為學院的深層發展和提高積淀了利好的經驗;通過回訪我們加強了與用人單位的交流,鞏固了校企合作關系。

3.加大宣傳力度,探索市場需求,拓展就業途徑。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互聯網媒體的優勢不斷凸顯。與傳統的廣播電視廣告、平面紙媒體等媒介相比,網絡媒體占據大數據、大信息量、多樣的表現形式、及時高效、成本低廉、互動性強等優勢,在廣大高校的招生宣傳中逐步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90后”一代的成長,他們將是各個高校的主要生源,而這一代人的顯著特點是,不看報紙,少看電視,而將絕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互聯網上。我院通過與騰訊、百度等優質網絡平臺合作,成功將招生信息、辦學特色、傳遞給考生及家長。同時,學院組織了一支強大的招生宣傳隊伍,奔赴各地市州、各區縣鎮、各中學,宣傳學院概況、專業設置、就業形勢、招生政策等。雙管齊下,為廣大考生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服務和指導學生填報志愿。誠信、誠懇、開源、開放的招生工作,才能贏得考生的信賴,進而提升學院的聲譽,使更多考生愿意進入我院學習,為我院贏得了更多生源。

受近年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企業用人需求萎縮,畢業生數量卻有增無減,造成異常嚴峻的就業形勢。如何推動畢業生就業將成為學院面臨的新課題?!爸鲃映鰮?,占領就業先機”將成為就業工作的主旋律。我院利用各種資源努力拓展就業市場,大力拓寬就業渠道。在與原有合作企業保持定期、密切溝通的基礎上,又挖掘了一批崗位需求潛力較大的企業。加強了與航天基地、上海、武漢、重慶及成、德、綿周邊企業的聯系,博得了眾多企業對我院的贊賞與信任,建立了廣泛的用人網絡和暢通的就業渠道,為我院畢業生就業拓寬了途徑。

4.宏觀調控,增加投入,完善制度,保障高職院??沙掷m發展。

政府要調整社會經濟結構,徹底改變現有收入分配規則,讓不同階層的大學生享受同等的社會地位,受到社會的尊重。把高職院校辦學自主權回歸產業、行業、企業和市場,由社會決定教師隊伍結構和專業設置,由市場決定人才培養的規格、結構和質量,這樣高職院校才能源源不斷地培養出技能型人才,走出就業難的困境。國家對高職院校的財政投入是高職教育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素。高職教育因其教育類型的特性,需要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多的教育資金方能完成整個人才培養任務。因此,加強對高職教育的國家財政投入是保障高職人才培養質量及招生規模的重要法寶。此外,國家應對教育進行調控,相關部門應根據高職院校實際教學水平、師資力量、專業設置及軟硬件設施等,統籌高職院校的招生與就業工作,進一步完善招生和就業制度。國家的招生政策直接決定著高職院校招生的質量與規模,則更應積極探索適應高職教育特性的、多元評價及多元錄取的高職招生制度,如我省近幾年來推行的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辦法,積極探索對考生“知識+技能”考核方式加綜合素質相結合的錄取模式。同時,應落實國家勞動預備制度,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制度。進一步完善、落實學歷證書、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才能保障高職院??沙掷m發展。

三、結語

招生就業工作是高職院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攸關學院生存發展的大事。一個學校的招生狀況和就業水平是這個學院辦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集中反映,招生就業工作則是學院的生命線。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生源是資源,就業是引領,規模是學院的生存線,質量是學院的生命線,品牌是學院的生長線”。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與市場緊密相連,努力創建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學體系,才能促進高職院校招生與就業工作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華勇.高職院校招生就業工作淺探.

[2]張林國,陳書瓊,董貞榮.招生和就業助推高職院校持續發展的研究.

猜你喜歡
工作策略高職教育
提高博物館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黨的群眾路線指導下如何做好基層黨建工作
我國職業院校德育存在的問題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