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貢·席勒作品的歷史文脈

2016-07-09 14:09呂丹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繼承與發展席勒文脈

呂丹

摘 要:埃貢·席勒是20世紀初期奧地利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他的作品常常以“死亡”和“女人”為主題,將人物內心那種隱晦的性欲表現得淋漓盡致,作品展示出的強烈視覺沖擊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位性格怪異但生命短暫的天才畫家究竟飽受了多少挫折才成為了那依傍阿爾卑斯山的山地之國不朽的驕傲。

關鍵詞:埃貢·席勒;繼承與發展;變革;文脈

中圖分類號:J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5-0048-01

一、死亡籠罩下的家庭和世紀末的社會變革

在1980年6月12日,席勒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多瑙河畔一座名叫圖爾恩的小城。席勒的父親在當時這座情欲放蕩的都市染上了梅毒,且傳染給了妻子,導致席勒出生前的三個男孩都夭折。比席勒大七歲的姐姐在十歲花季時離開了人世。席勒還有一個比他小四歲的妹妹格蒂,格蒂日后成為了席勒最中意的模特之一,后來嫁給了席勒的朋友——畫家培???。席勒成了家里唯一的男孩。

席勒的父親在他十五歲的時候由于病痛去世,這對年少的他來說意味著失去了最尊敬的親人。他的離開對席勒造成了難以平復的持續影響。席勒與母親之間沒有母子間該有的的親密,甚至還有些隔閡。親人的相繼離世和每況愈下的家庭境況,使席勒的性格變得古怪、孤僻。因此在早期作品中他所繪制的人物形象總充滿著呆滯的目光,那變形的身軀似乎訴說著某種不可言喻的痛苦,無奈、彷徨、憤怒或是沮喪。席勒曾說過是死亡將他塑造成了藝術家,死亡是他作品的主題。這樣怪異的性格也極大地影響了席勒日后的審美標準。死亡籠罩下的家庭處于社會變革的動蕩期。工業革命的推動,西方的科技和商業發展迅速,尤其是美術、音樂、文學和哲學等領域在歐洲文藝史上曾寫下輝煌的篇章。維也納作為奧地利的心臟,貴族和上層人士多聚集于此,他們對奧匈帝國末期的衰敗史有著極為深刻的感觸,內心由衷地排斥并想極力逃離政治捆綁。當時的歐洲藝術家們傾向于內心情感的發泄和釋放,席勒也毫不例外的參與其中,這太符合這位藝術家的性格了,自我表現欲的趨勢使他的個性在作品中表現的酣暢淋漓,觀者賞后也能大呼過癮。

如巴爾所著的《表現主義》一書中形容的那樣“從未有一個時代如此被恐懼動搖,如此被死的恐懼籠罩”。席勒的作品中流露的不正是瀕臨死亡的奧匈帝國那極具裝飾和戲劇性的奢華和虛偽嗎。

二、作品的繼承與發展

縱觀席勒短暫的藝術道路,既坎坷又幸運。他的啟蒙老師K·L·特勞區發現了席勒的藝術天分,與畫家卡雷爾和藝術史家波克爾一起推薦他到維也納藝術學院學習。但席勒與學校的老師格里佩克爾的觀點完全不和,席勒非常排斥學校死板的教學方式,認為發揮不了自己的藝術天分,因此與老師關系緊張。

好在不久席勒便認識了比自己年長二十八歲的畫家克里姆特,他十分欣賞席勒的才華,兩人亦師亦友,克里姆特將自己的畫作與席勒交換,并且介紹買主買席勒的畫??死锬诽剡€帶領席勒加入維也納工坊——與維也納分離派有關的藝術家團體。席勒的作品最先完全模仿克里姆特,他的早期作品屬于印象派。此后又結識畫家科柯施卡,在兩人的影響下席勒的作品呈現出明顯的裝飾特征,這也表明席勒受到了新藝術派——青年風格阿拉伯式圖案的強烈影響。

席勒的晚期作品則完全脫離了克里姆特。晚期畫作更多的是真實心靈的寫照,對席勒晚期創作造成影響的人物很多,影響最大的應屬于哲學領域的尼采和心理學領域的弗洛伊德。

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以日神和酒神為象征對藝術的本質、作用等進行論述,恢復了以人的意志為中心的價值觀。還喊出“上帝死了!”攪醒了還在美好夢境中的人們,尼采口中的上帝并非宗教,而是那些束縛人們思想的牢籠。他認為“上帝”束縛了人類的本能,因而呼喊上帝死了,欲求人們的思想、欲望得到解放。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說,則對潛意識有極大興趣。他認為“美感肯定是從性感這一領域中延伸出來的”。弗洛伊德把文明社會的禁區——性,提高到了本體的地位。還有瑞士新康德派哲學家霍德勒提出的“藝術作品本就是藝術家獨特的視覺知覺形象,以他的選擇能力所得出的知覺形象?!边@為表現主義繪畫的發展奠定藝術批評基礎。此外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和斯泰納的神秘主義則形成了一種新奇詭異的審美形態。

種種心理學、哲學、文學領域思想的碰撞,引起了思維方式的改變和生活方式的轉換。席勒正是處于這樣的思想環境中,敏銳的洞察力以及略顯偏激的性格導致他晚期藝術活動的唯一目的是表現自我的主觀意識,這也是多數收藏家對席勒晚期現實主義作品感興趣的原因。

正是在這樣一種社會變革,思想巨變的肥沃土壤中催生了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埃貢·席勒。有時候人們所追求的不正是像席勒這樣在多重因素互相交合的情況下而將個人最本能的欲望和情感迸發出來嗎。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2015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基于視覺意識形態的角度對埃貢·席勒作品的研究”階段性成果(編號:CX2015B179)。

參考文獻:

[1]阿納森,鄒德儂,劉挺(譯).西方現代藝術史[M].天津:天津美術出版社,1994.

[2]丁群.世界藝術巨匠——席勒[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0.

[3]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外國美術史(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丹納.藝術哲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繼承與發展席勒文脈
保護“文脈” 吸引“人脈”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文脈
古典的浪漫——服裝設計中席勒的美學思想
設計的文脈 第一季
克里姆特&席勒:挑戰一切『有所掩飾』
設計的文脈 第1季
湖北民間織繡工藝的現代產業化可能性初探
瑤族舞蹈的道具運用與形象塑造
解構主義思潮下的當代戲曲藝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