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的發展模式研究

2016-07-11 23:26黎友煥陳飛延江則昊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現貨交易互聯網

黎友煥 陳飛延 江則昊

摘要: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型發展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影響著各行各業。受此啟發,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適時推出了錢幣郵票電子化交易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的錢幣郵票藏品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出全新的電子化交易模式,為傳統的藏品行業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在回顧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發展史的基礎上,分別就傳統的現貨交易模式和現行的電子化交易模式進行了對比分析,并對未來的郵幣交易模式發展趨勢作出了合理預測。文章同時也指出了現行電子化交易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錢幣郵票;現貨交易;電子化交易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4

一、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簡介

文化產權交易所是我國文化要素市場的新生經濟組織,對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有重要意義(黎友煥、劉永子、江則昊,2015)。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簡稱交易中心,下同)的前身是錢幣藏品交易中心,于2012年12月19日在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正式掛牌,是我國首家由文化產權交易所設立的錢幣收藏品專業交易平臺。在錢幣藏品交易中心設立的初期,藏品交易大多以現貨交易方式為主。而到了2014年3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出臺,意見指出要“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為此,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于2014年4月28日推出了錢幣郵票電子化交易系統,錢幣藏品交易中心也更名為錢幣郵票交易中心。這是除南京和北京外的國內第三家錢幣郵票線上交易平臺,其誕生標志著錢幣郵票收藏行業正式從現貨交易時代邁向“物聯網+電商化”的線上交易時代(黎友煥、江則昊、陳飛延,2015)。

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電子交易平臺從設立至今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平臺在2014年4月28日正式啟動后的首個交易日,從只有3個上市交易藏品,成交金額僅280萬元的規模,到如今已發展到上市交易藏品達121個、日交易量穩超10億元的規模。郵幣電子化交易平臺的興起不僅是對資本市場的有力補充,更是構建未來以文化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新格局的一種創新性嘗試(張棟,2012)??梢哉f,交易模式的變革大大促進了錢幣郵票收藏品交易市場的發展。

二、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的交易模式發展與創新

我國錢幣郵票的交易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錢幣郵票的流通市值已超過了1萬億元。從整體上看,郵幣藏品交易正逐漸呈現出規范化、專業化和規?;陌l展趨勢。日益擴大的藏品交易的對交易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大環境下,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和變革,并最終實現了從現貨交易模式到線上交易模式的轉變。

(一)現貨交易模式的弊端

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在設立的初期曾一度采用現貨交易模式,在其后一年多時間的實際營運過程中暴露出不少問題。通過對市場參與各方的分析可以發現,現貨交易模式存在一些結構性缺陷。

1.買家角度

根據購買藏品動機的不同,買家可劃分為收藏性買家、投資性買家、投機性買家和消費性買家四大類。在現貨交易模式下,交易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而買家往往是信息的劣勢方。要在制假售假泛濫、贗品次品橫行的現貨市場中站穩腳跟,就要求買家有較強的“眼鑒”能力、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對市場態勢的準確把控能力。如此嚴苛的進場條件使許多有意投資郵幣藏品,但鑒別能力有所欠缺、本錢不多的“潛在買家”望而卻步。事實上,符合上述條件的往往只是少數的收藏性買家和投機性買家。而投資性買家和消費性買家群體則呈現出專業化程度參差不齊、藏品管理能力有限、易受市場信息影響等特點(張博,2013)。因而對于大部分買家而言,郵幣藏品收藏行業的準入門檻較高。

2.商家角度

相較于買家,商家雖然擁有一定的信息優勢,但受藝術品價值判定的模糊性復雜性、藝術家自身行為的不確定性以及道德風險、藝術品交易中介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藝術品消費和投資者的非理性和機會主義傾向等因素影響(劉翔宇,2012),郵幣現貨交易市場中普遍會存在藏品定價虛高、交易期限長等行業現象,商家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商品流通速度緩慢、資金周轉困難、變現成本較高等難題。此外,現貨市場的郵幣藏品價格受地域、周期的影響較大,容易出現藏品交易量大起大落,成交價格時高時低的情況。再者,交易中心也向客戶提供錢幣買賣和委托買賣等服務,這使得商家與交易中心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關系。商家除了要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還要應對來自同行和交易中心的挑戰,因此在現貨交易模式中,商家的處境可謂舉步維艱。

3.交易中心角度

在現貨交易模式中,交易中心對自身缺乏一個清晰的定位。具體而言,一方面,交易中心具有規范錢幣藏品交易行為、維護錢幣藏品交易秩序的責任,是藏品交易市場的“裁判”;但另一方面,交易中心又從事錢幣買賣、錢幣展覽等業務,與一般的商家并無二致,這時候交易中心又是藏品交易市場的“參與者”或“運動員”。交易中心這種“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做法,難以保證其對市場的監管、引導作用的全面發揮,更會在一定程度上擠壓商家原有的市場份額,不利于錢幣藏品交易行業的長遠發展。另外,交易中心在開展錢幣買賣、錢幣展覽等業務之余,又向市場提供錢幣評級、真假鑒定等配套服務。為此交易中心需要建立附屬的評級機構和藏品鑒真部門,這些舉措一方面使得交易中心的規模過于龐大,容易出現人浮于事、尾大不掉等管理問題;另一方面,運營項目過多或會導致不同部門間利益紛爭增多,內部矛盾加大,不容易形成工作合力。以上兩方面的問題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交易中心的運行效率,從而推高錢幣藏品的交易費用。

總的來說,在現貨交易模式下,信息不對稱問題是買家進入郵幣市場的攔路石,阻礙了買家群體的進一步擴大;而庫存積壓、資金周轉難的問題則始終困擾著商家,使商家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交易中心不斷擠壓著商家的市場份額,推高了市場的交易費用。

(二)線上交易模式的優勢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滲透到了社會經濟運行的各個方面,對傳統的商業形態產生了深刻影響,引發了傳統企業市場和競爭環境前所未有的劇變(馮雪飛、董大海、張瑞雪,2015)。在吸取了前期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交易中心從錢幣郵票藏品現貨交易模式逐步發展為線上電子交易模式,通過創造性地實行資金監管、藏品鑒定、倉儲交收、登記結算“四分離”的制度安排,將資金流、商流、物流和信息流進行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藉此提升郵幣藏品的交易層次并推進郵幣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與現貨交易模式相比,線上交易模式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1.買家角度

交易中心開設的電子交易系統客觀上改變了以往現貨交易市場“一店一價”、“一時一價”等定價混亂無序的局面,買家無需為購買一件商品而四處詢價、貨比三家,通過電子交易系統便可網上看盤,隨時獲知郵幣藏品的價格變化,大大降低了信息搜索成本,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買家在現貨交易中所處的信息劣勢方地位。一方面,電子交易系統打開了傳統郵幣市場上的“定價黑匣子”,將全國主要郵幣交易市場的熱門交易品種的價格以電子表格的形式每日更新,使投資型買家獲得穩定的信息發布源,進而降低了買家的準入門檻,有效擴大了買家投資群體。另一方面,電子盤交易也吸引了相當數量的投機型買家入場,健康的交易市場離不開一定數量投機者的存在。投機者好比市場運行機制中的潤滑劑,他們通過套利獲取利潤,在活躍交易、消除不合理價差、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商家角度

商家通過交易中心開設的電子交易系統可將郵幣藏品進行線上掛牌交易,不僅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還能有效緩解藏品變現成本高、資金周轉速度慢等難題。首先,商家要將藏品掛牌交易,需先注冊成為交易中心的經紀會員,將自家的郵幣藏品送達指定的鑒定機構進行鑒真,在通過鑒定專家的評估后方能向交易中心提出入場掛牌申請。商家能通過層層選拔將藏品掛牌交易,這本身就是對其實力的肯定,而經紀會員的身份更有助于商家提高社會知名度,從而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其次,依托電子交易系統,商家可以在資金需求量大時選擇拋售存貨來套現,在藏品脫銷時選擇購入存貨以增加庫存。由于電子盤交易匯集了大量買家和賣家,商家通常無須折價即可將庫存藏品變現,有效提高了資金周轉的速度,進而能更好地防范市場風險。而在銷售旺季,藏品因受買家追捧而售罄時,商家亦可以通過電子交易系統購入藏品以補充貨源,提高銷量。

3.銀行角度

交易雙方要利用電子交易系統進行交易,首先要將交易賬號和銀行卡賬號進行關聯和綁定,簽約開通銀商轉賬業務。銀商轉賬業務不但使交易雙方的資金劃撥過程變得規范化、透明化,而且有利于銀行拓展新的業務市場,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對于交易雙方而言,在傳統的現貨交易模式下,買家賣家收受假幣、郵幣商卷款逃跑等現象屢見不鮮,資金安全一直是阻礙郵幣藏品行業進一步發展的桎梏。而銀商轉賬業務的出現,大大減少了交易現金的使用數量,有效降低了現金攜帶成本和失竊風險,有利于交易結算資金的管理,保證了交易資金的安全。對于商業銀行而言,銀商轉賬業務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該業務穩定了參與藏品投資的客戶群體,豐富了銀行卡的功能,保證了商業銀行的開卡發卡數量實現穩步增長。另一方面,該業務大大減少了商業銀行傳統的柜臺現金使用量,提高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在客戶中的使用頻率,有利于商業銀行推進無紙化、智能化辦公的建設。

4.鑒定公司角度

在現貨交易模式下,郵幣藏品市場上制假售假,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現象屢見不鮮。贗品次品充斥現貨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買家普遍缺乏專業的鑒別技巧,大部分買家鑒別藏品依靠的是“眼鑒法”。由于現貨市場的交易特點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如果買家要聘請專家進行實地鑒別,不菲的鑒別費用甚至會超過藏品本身的價格,所以在一般情況下,買家只能通過眼鑒功夫以及對郵幣商的信譽進行評估,而且許多商家均有“貨品售出恕不退換”的規定,可以說現貨交易大都沒有硬性保障。而在電子交易模式下,交易中心通過委托專門的第三方鑒定評估機構——廣州國標錢幣收藏品鑒定評估有限公司,對郵幣藏品進行全程鑒定,依據科學的甄別方法,從源頭上杜絕了贗品盛行的問題。對于交易方而言,鑒定公司的存在有效緩解了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交易雙方無需為鑒真問題而煩惱。而對于鑒定公司而言,通過對藏品進行鑒別評估除了可以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業務收入,更能提高公司的公信力和知名度。

5.倉儲公司角度

傳統的現貨交易模式下,郵幣商不但需要自行投資建設藏品保管倉庫,還需要聘請專業的倉管人員進行管理。另外,藏品交易過程中產生的運輸配送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大大小小的郵幣商。運輸時間長、運輸成本高、交接手續繁復、運輸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屢見不鮮,而由于運輸不慎造成藏品破損使買家拒絕簽收等現象更是時有發生。而在電子交易模式下,交易中心委托獨立的第三方專業倉儲運輸公司——北京中工美物流有限公司,對藏品進行倉儲交收管理。該倉儲公司是國家級的保管金庫,且擁有成熟的物流運輸網絡,它向商戶和買家作出鄭重承諾:即便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藏品損壞,中工美公司也對此進行全額賠付。另外,倉儲行業的規模效應明顯,能有效降低藏品的單位運費及保管費,這樣就保障了交易雙方的最大利益。

6.交易中心角度

在早期現貨交易模式下,交易中心是“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商家的利益。而在電子交易模式下,交易中心將自己定位為獨立于交易外的第四方,即它既不是買方,也不是賣方,更不是中介方,本身并不參與到交易活動中,只是作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公信的第四方平臺,負責制定相關的交易規則,規范藏品交易市場秩序,并為交易雙方提供必要的場所、設施和相關的服務,保證郵幣藏品交易的順利進行。第四方平臺的出現,能有效聚集社會閑散資金,引導和改變資金的流向,并最終使市場細分,產業鏈完善(梁靜溪、于亞麗,2015)。交易中心對自身的正確定位有很多好處:一方面,交易中心將涉及交易的業務剝離并外包出去,專注于市場信息發布,依靠收取交易傭金、鑒定費、手續費和掛牌費進行盈利,而不直接參與市場,不與市場各方爭利,容易被買賣雙方接受。另一方面,交易中心通過組建電子交易系統,將郵幣市場上原本分散的潛在買方和賣方匯集起來,集中廣大經紀會員和投資會員的力量將郵幣交易這塊蛋糕做大,能促進產業集群,并有效拓寬了市場容量和交易規模。

綜上所述,對于市場參與各方而言,線上交易是一個共贏模式。相比于現貨交易,它有六大優勢:一是降低了買家的信息搜索成本,二是加快了商家的資金周轉速度,三是保障了買賣雙方的資金安全,四是避免了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郵幣質量問題,五是降低了藏品的交易費用,六是有利于促進產業集群。

(三)未來交易模式的發展趨勢

針對目前的情況來看,線上交易模式方興未艾,并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而現貨交易仍然擁有眾多受眾,仍然是郵幣藏品市場的一種重要交易模式。我們認為,未來在郵幣藏品行業中這兩種交易模式仍將繼續存在,但線上交易模式將成為主導,現貨交易模式居于輔助的、次要的地位。

這是因為,一方面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郵幣交易集約化的趨勢會愈發凸顯。大數據隱含著巨大的社會、經濟、科研價值,已引起了各行各業的高度重視(李國杰、程學旗,2012)。今后,線上交易模式依托信息技術將對交易流程各節點的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整合,使產業鏈的供需信息高度集成,人們有望借助計算機對數據進行關聯分析,提高匹配和處理交易信息的效率,使大規模的、無差別的交易在規范化的電子平臺完成成為可能。但另一方面,收藏界“物以稀為貴”的行業特點又使得現貨交易模式不會完全消亡。郵幣市場上總會存在一部分由于印刷、制作工藝的誤差而導致的錯版、孤本等特殊藏品,這一部分特殊的、個性化的藏品由于數量稀少,并不適合在電子盤進行交易,因而將存在于現貨市場上繼續流通。線上交易模式和現貨交易模式對郵幣藏品行業的發展是互為補充、不可或缺的。

三、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交易模式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交易所交易平臺除了提供電子交易服務,還附帶結算、現貨保管、交收服務等,有效地解決文化商品交易過程中鑒定、保險、結算、倉儲等基本問題,加速了商品流通(黎友煥、江則昊、劉永子,2015),交易中心推出的電子交易系統在促進郵幣經濟與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從客觀的角度看,當前的錢幣郵票電子化交易模式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運營時間不長,可能面臨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系統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它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并稱為金融機構的三大風險。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的電子交易系統和證券交易系統有著很高的相似度,因而和證券交易系統一樣,交易中心也可能面臨操作風險。具體而言,雖然交易中心建立了相應的風險管理機制,包括異常波動提示和停牌警告、異常交易行為監控機制,但由于其營運時間不長,員工還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在面對系統崩潰,程序紊亂以及其他外部突發事件時,員工只要稍有不慎,其不規范操作都可能引發操作風險事件。國內證券交易系統的運營時間比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的電子交易系統要長得多,在風險管理方面擁有更多的經驗。但即便如此,證券業仍然避免不了“光大銀行烏龍指”事件的發生,這從側面印證了操作風險無處不在的威脅。

(二)缺乏政策細則指引,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目前我國已出臺的與電子交易相關的法律包括《合同法》、《電子簽名法》、《擔保法》和《物權法》,相關的法規條例有《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和《網上交易平臺服務自律規范》。這些法律法規從不同程度上對文化產權交易的交易規則、信息披露、公平公正、監督管理進行約束(陳嘉羽,2013)。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電子交易領域的立法工作開展得較晚,相關法律級次較低、相關細則還不完善。特別是涉及錢幣郵票電子交易層面的相關性法律尚未出臺,市場參與各方缺乏政策細則的相關指引,只能對市場采取謹慎觀望的態度。要推動整個郵幣收藏行業實現長遠發展,僅僅依靠文化產權交易所自身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錢幣郵票收藏行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離不開政府宏觀層面給予的政策指引,更離不開民間資本微觀層面的資金支持。目前的情況是,政府對郵幣電子交易模式的關注度不夠,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而民間資本雖一直有入市的欲望,但鑒于藏品電子化交易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政府也沒出臺具體的管理辦法對行業發展予以支持,巨大的市場風險以及政府尚不明確的態度使得民間資本力量一直瞻前顧后,不敢貿然進入。

(三)監管體系不完善,缺乏外部監督

2012年,我國首個全國性文化產權交易行業自律組織“全國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成立,這標志著我國文化產權交易行業的內部監督體系建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然而僅僅依靠行業自律并不能完全杜絕暗箱操作和內幕交易等情況的發生。行業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政府和民間的外部監督。但由于目前文化產權交易在我國仍是新生事物(廖繼勝,2014),在經歷了“藝術品份額化交易”風波后,政府對文交所的發展采取了觀望態度,而受困于政策限制的文交所幾乎脫離了公眾關注的熱點范圍,媒體和民眾對文交所的關注了解程度尚且不足,更談不上對其進行外部監管了。而外部監督環境的缺失,會在客觀上降低暗箱操作和內幕交易的犯罪成本,可能會誘使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從事違規活動,不利于文交所長遠的發展。

四、促進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交易模式長遠發展的建議

針對當前郵幣電子化交易模式存在的不足,南方文交所需要聯合包括政府和民間的力量,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推進監督體系建設,促進文化產業集群并最終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

(一)建立健全操作風險預警機制

為應對操作風險及市場上可能發生的其他突發情況,需要從多方面建立健全預警機制:一是建立嚴密的前端風險監控機制,加強對各個易發風險事件的嚴格審查,建立責任認定制度,遏制人為操作上的風險。二是建立分級預警機制。按操作風險引起操作風險損失的嚴重程度分為幾個層次規范管理,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三是借助計算機網絡分析軟件提高風險預警能力,以便提早做出風險預防計劃,降低風險損失。四是應加強對操作風險的前瞻性研究。因為操作風險具有隱蔽性、突發性,隱蔽時人們無法察覺,突發時讓人措手不及,因此掌握其分布狀況及走向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就需要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虛心聽取基層員工的建議,跟蹤風險來源,分析風險產生的原因,即時更新新技術,做好防范風險的準備。

(二)推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

完善的法律法規對于任何一個行業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法律法規體現著國家的意志,能從宏觀上引導行業的走向,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法律法規通過明確交易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為行業的有序發展提供了支撐和保障。郵幣藏品電子化交易在我國發展的時間不長,相關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因此加強文化產業政策調研,爭取發展改革、國土、商務、財政、稅務、科技、金融、教育等部門支持,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成為當務之急(趙鵬,2014)。具體而言,廣東政府需要及早出臺一部規范郵幣藏品線上交易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并以其為核心,建立起多層次、寬領域的郵幣市場政策體系,內容涵蓋掛牌審核、競價、信息公開發布、鑒定評估、風險管理、價款結算等錢幣郵票藏品交易各個方面,使藏品市場運作有章可循。

(三)促進文化產業集群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文化產業作為高附加值的高級產業,是我國經濟實現產業結構轉化和升級的優勢所在(張炳輝、田艷芬,2013)。而要做到這點,就要求文化產權交易所在清楚了解自身的經營資源優劣勢以及所面臨的機會與威肋、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自己選擇具體發展戰略(王利,2014)。具體而言,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應充分發揮其獨立的第四方平臺效應,營造出良好的平臺環境,使郵幣藏品行業乃至文化產業的企業聚集起來,通過協同作用降低單位生產和交易成本,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提高行業的規模效益,從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產業集群并不等同于相關文化企業的簡單扎堆,而是借助南方文交所這個平臺,吸引一批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企業入場進駐,并通過政府的宏觀引導,以市場化運作為手段推動文化產業資源實現有效配置,最終達到“1+1>2”的效果。這樣,文化產業群集所帶來的外在經濟效應又繼續作用于與文化產業相關的附屬行業,從而刺激整個區域產業的轉型升級,并最終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實現良性發展。

(四)加強監管機制和監管體系的建設

我國在文化產權交易所的監管主體方面一直沒有明確規定,缺乏統一的監管法規或辦法,文化產權交易所的發展秩序和監管狀況較為混亂(廖繼勝,2013)。針對文化產權交易所外部監督缺失的情況,政府可仿效證監會和銀監會的做法,建立文化產權交易監督委員會(文監會),對包括南方產權文化交易所在內的全國文交所實行統一監督管理。與證監會類似,文監會可依據法律賦予的權利,制定文化產權交易方面的規章和規則,并在全國各地設立派出機構,對各地的文交所進行日常監管。同時,繼續加強完善文化藝術品交易行業自律組織的建設,敦促會員嚴格實行自律管理,監督檢查會員行為,對違反法律法規或自律組織章程的會員給予紀律處分和曝光。這樣通過建立完善內外相結合的監督體系,可最大程度上保證文交所在公開公平公正的環境下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簡介:黎友煥(1972-),男,廣東汕尾人,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研究員,研究方向:國際金融、世界經濟、企業社會責任。

猜你喜歡
現貨交易互聯網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中鋼協繼續推進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工作
2012年12月兩大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交易量同創新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