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人離恨幾多般——晏幾道《訴衷情》主旨引發歧義的原因淺析

2016-07-12 07:28張爽渤海大學文學院遼寧錦州121013
名作欣賞 2016年29期
關鍵詞:歧義南國詞作

⊙張爽[渤海大學文學院,遼寧錦州121013]

都人離恨幾多般——晏幾道《訴衷情》主旨引發歧義的原因淺析

⊙張爽[渤海大學文學院,遼寧錦州121013]

晏幾道《訴衷情》(都人離恨滿歌筵)一詞的主旨歷來眾說紛紜,目前主要有重大時事、游子思鄉、送別官員、戀人傷離四種解釋。引發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對詞中代字的不同理解;二是對詞人創作心態的不同把握;三是受《小山詞》中不同詞作的影響。

晏幾道 《訴衷情》 代字 創作心態 小山詞

晏幾道有一首《訴衷情》詞,對于此詞的主旨,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下面是原詞:

都人離恨滿歌筵,清唱倚危弦。星屏別后千里,更見是何年?

驄騎穩,繡衣鮮,欲朝天。北人歡笑,南國悲涼,迎送金鞭。

整首詞不過短短四十四個字,但對其主旨的理解卻有著很大的分歧。目前對其主旨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是認為它反映了重大時事,且此事可能是靖康之變;二是認為它抒發了游子的思鄉之情;三是認為它是為赴任或離任的官員餞行之作;四是認為它描寫的是戀人分別的場景。

一首小詞,緣何引發如此多的歧義,且這些歧義如此大相徑庭呢?下文將從不同方面作一淺析。

一、對詞中代字的不同理解

(一)都人。對“都人”的理解有兩種:一是“京都的人”;二是“美麗的女子”。

孫望、常國武《宋代文學史》認為“都人”是指整個京都的人。認為此詞“所反映的事件是巨大的,影響是深刻的,以致牽動和震撼了整個京都”①。覃媛元《晏幾道年譜》、唐紅衛《二晏研究》繼承了此種觀點,又進一步將此詞所反映的事件確定為“靖康之變”。覃媛元據涂木水《關于晏幾道的生卒年和排行》一文所引的《東南晏氏重修宗譜》中晏幾道生卒年(1038—1110)斷定此詞是偽作②;唐紅衛則將此詞作為質疑《東南晏氏重修宗譜》中晏幾道生卒年的證據之一。③

王雙啟《晏幾道詞新釋輯評》認為“都人”是指居官汴京的宦游之人,認為“此詞抒寫了一位宦游之人的思鄉之情”④。林兆祥《唐宋花間廿四家詞賞析》也認為此詞寫思鄉,但他將“都人”理解成了歌筵上的美人,認為“首二句寫歌筵,美人的清歌和樂,仿佛將離恨布滿了歌筵”⑤。張草紉《二晏詞箋注》認為“都人”是指為官員餞行的官妓,認為“此詞寫一南方郡守任滿返京,官妓在離筵上倚琴瑟唱曲送別”⑥。黃建榮也認為此詞是為官員餞行之作,但他認為是送別某朝臣外任,認為“都人”是指“作者與京師送行的人們”以及那位朝臣。⑦劉化兵、宋祥雙《晏幾道〈訴衷情〉組詞末首題旨辨析》認為“都人”是指“哀怨美麗的江南女子”,認為此詞描寫的是戀人分別的場景。⑧

單是對一個代字“都人”的不同理解,就引發了此詞主旨的四種歧義。

(二)星屏。對“星屏”的理解有兩種:一是“車上的障蔽”;二是“屏風”或“照壁”。

理解為前者的,都認為此詞是送別之作。⑨張草紉認為是送某位官員離任之作;黃建榮認為是送某位朝臣外任之作⑩;劉化兵、宋祥雙認為是江南女子送別離任返京的情郎之作①,他們都認為“星屏”代指官員。理解為后者的,都認為此詞抒寫了游子的思鄉之情,王雙啟、林兆祥都認為是滯留北方的南國之客的思鄉之情,王雙啟將“星屏”理解為家中的照壁?,林兆祥則理解為家中的屏風。?

對“星屏”的不同理解,又引發了此詞主旨的兩種歧義。

(三)驄騎、繡衣。對“驄騎、繡衣”有三種理解:一是“金人兵馬”;二是“離任官員”;三是“達官顯貴”。

理解為第一種的,都認為“驄騎穩,繡衣鮮”是描寫金人兵強馬壯,認為此詞反映了靖康之變。理解為第二種的,都認為此詞是送別之作,如張草紉、黃建榮都認為是為官員餞行之作,不同的是黃建榮認為“驄騎穩,繡衣鮮”是想象中的場景?,劉化兵、宋祥雙則認為是南國女子送別北歸的情郎之作。?理解為第三種的,都認為“驄騎、繡衣”是指進宮朝拜的達官顯貴,認為游子在與這些顯貴交往時卻心感悲涼。

對“驄騎、繡衣”的三種不同理解,又引發了此詞主旨的三種歧義。

(四)北人、南國。對“北人、南國”有四種理解:一是“遼金人、北宋”;二是“京都之人、南方子民”;三是“達官顯貴、他鄉游子”;四是“返京官員、南國倡女”。

第一種以孫望、常國武《宋代文學史》、鍾陵《清壯頓挫小山詞》為代表,他們都認為此詞反映了重大時事——北宋與遼金的矛盾。理解為第二種的,都認為此詞是為地方官員餞行之作。理解為第三種的,都認為此詞是游子思鄉之作。劉化兵、宋祥雙將“北人、南國”理解為第四種“返京官員、南國倡女”,他們認為此詞描寫了戀人分別的場景。?

代字“北人、南國”的使用是此首《訴衷情》的主旨被理解成重大時事的主要因素,但歷來對“北人、南國”的理解也是多樣化的,這又使此詞的主旨出現種種歧義。

(五)金鞭。對“金鞭”有四種理解:一是“金人的鞭子”;二是“離任官員”;三是“達官顯貴”;四是“浮蕩子弟”。

理解為第一種的,都認為此詞反映了重大時事,并推斷“顯然是對靖康元年金兵攻占開封有感而發”。理解為第二種的,都認為“金鞭”代指在南方任滿返京的官員,認為此詞是為送別官員而作。理解為第三種的,都認為“金鞭”代指進宮朝拜的顯貴,認為游子在迎送這些金鞭貴人時卻心感悲涼。第四種則是劉化兵、宋祥雙認為的“金鞭”代指冶游青樓的浮蕩子弟,認為“迎送金鞭”是指南國倡女送走離任返京的情郎后,自己依然要倚門賣笑,迎送那些手持華美馬鞭的浮蕩子弟,想到這里,就不免心生悲涼。?

對“金鞭”的不同理解,又引發了此詞主旨的歧義。

綜上所述,此詞引發歧義的內因是代字過多,借代的使用有利也有弊。正如黃建榮所說的:“這種多處的借代,雖然使詞意更為含蓄,但也有不足,即給人一種較為晦澀難懂之感?!?

二、對詞人創作心態的不同把握

(一)“析酲解慍”“期以自娛”。劉化兵、宋祥雙認為此詞是一首普通的戀情詞,并指出“如果這是一首表現時事政局的詞作,也與晏幾道本人的性格特點和填詞態度很不相符”?。他們認為,《小山詞》基本都是描寫男女戀情的詞作,罕有其他的內容。并依據晏幾道《小山詞自序》中“續南部諸賢馀緒”“補樂府之亡”“析酲解慍”“期以自娛”等語斷定晏幾道的詞作只是他游戲想象的產物。

(二)“不第以綺語稱矣”。鍾陵《清壯頓挫小山詞》一文認為此詞反映了重大時事,他認為“小晏雖曾沉湎歌酒風月,混跡綺羅脂粉,但并非真正醉心妓情女色的浪子,他的詞也絕非只是抒寫個人戀情和哀愁之作”?。

他依據黃庭堅《小山詞序》中“持論甚高,未嘗以沽世”“以為有臨淄之風爾,罕能味其言也”等對晏幾道其人其詞的評價指出晏幾道人品高傲,詞風頓挫。并認為《小山詞》中有一部分內容與當時政治形勢有關,認為晏幾道“并非只是流連歌酒的花間詞客,而是密切關注國勢興衰、關心國家命運的有識之士”?。他還以陳廷焯之語來概括他的觀點:“叔原之為人,正有異于流俗,不第以綺語稱矣?!?/p>

上述兩種觀點對晏幾道創作心態的把握可謂大相徑庭,這就導致了對此詞主旨完全不同的理解。

這兩種觀點均有各自的道理,但均有失偏頗。

首先,晏幾道曾在《小山詞自序》中深情地回憶道:“追惟往昔過從飲酒之人,或垅木已長,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記悲歡離合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但能掩卷憮然,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也?!?詞人的創作顯然是有感而發的,他是在將往昔的悲歡離合點點訴入詞章?!爱敃r垂淚憶西樓,濕盡羅衣歌未遍”“綠鬢能供多少恨,未肯無情比斷弦。今年老去年”……如此情深意切、足以動搖人心的詞句,若說“只是他游戲想象的產物”?,未免過于武斷。

其次,晏幾道曾在其詞作中多次表明自己的心跡——“學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載不干身”“古來多被虛名誤,寧負虛名身莫負”“回思十載,朱顏青鬢,枉被浮名誤”……從《小山詞》中,我們所感受到更多的是一位落拓公子天真而純情的內心世界。晏幾道固然“并非只是流連歌酒的花間詞客”?,但若說他是一位“密切關注國勢興衰、關心國家命運的有識之士”?,也未免過于牽強。

三、受《小山詞》中不同詞作的影響

(一)《鷓鴣天》(綠橘梢頭幾點春)?!缎∩皆~》中有一首《鷓鴣天》,全詞如下:

綠橘梢頭幾點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鳳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歌漸咽,酒初醺。盡將紅淚濕湘裙。贛江西畔從今日,明月清風憶使君。

張草紉認為這首《鷓鴣天》與《訴衷情》(都人離恨滿歌筵)作于同時,都是為離任返京的地方官員餞行之作。?這兩首詞確有相似之處,“明朝紫鳳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與“驄騎穩,繡衣鮮,欲朝天”;“盡將紅淚濕湘裙”與“都人離恨滿歌筵”;“明月清風憶使君”與“南國悲涼”……這些句子,如果按照張草紉的理解,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訴衷情》組詞中其他七首?!对V衷情》(都人離恨滿歌筵)是《小山詞》中《訴衷情》組詞八首中的最末一首。前七首詞除了第一首在理解上略有分歧外,基本都是描寫相思戀情之作。

劉化兵、宋祥雙認為“如果這是一首表現時事政局的詞作,則與本組詞作中的其他七首在基調和題旨上很不協調”,并斷定此詞“與《訴衷情》同詞牌下的其他七首詞作一樣,只是一首普通的表現男女戀情的詞作”?。

綜上所述,詞中代字過多是《訴衷情》(都人離恨滿歌筵)的主旨引發歧義的內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岸既恕薄靶瞧痢薄膀嬺T”“繡衣”“北人”“南國”“金鞭”,短短一首小令,竟用了如此多的借代,也難怪其主旨要引發爭議了。

接受者對詞人心態的不同把握是《訴衷情》(都人離恨滿歌筵)的主旨引發歧義的重要原因。劉化兵、宋祥雙《晏幾道〈訴衷情〉組詞末首題旨辨析》和鍾陵《清壯頓挫小山詞》二文,就因為對詞人創作心態的把握不同而得出了對此詞主旨完全相反的理解。此外,受《小山詞》中不同詞作的影響也導致了對《訴衷情》(都人離恨滿歌筵)的主旨理解的不同。

①孫望、常國武:《宋代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頁。

②覃媛元:《晏幾道年譜》,《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第85頁。

③唐紅衛:《二晏研究》,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頁。

④?王雙啟:《晏幾道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年版,第237頁。

⑤?林兆祥:《唐宋花間廿四家詞賞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00頁。

⑥⑨??張草紉:《二晏詞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91頁,第602頁。

⑦⑩??黃建榮:《訴衷情》,《撫州師專學報》1997年第1、2期,第114—115頁。

⑧①??????劉化兵,宋祥雙:《晏幾道〈訴衷情〉組詞末首題旨辨析》,《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第11—15頁。

????鍾陵:《清壯頓挫小山詞》,《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第9—14頁。

[1]孫望,常國武.宋代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2]覃媛元.晏幾道年譜[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5).

[3]唐紅衛.二晏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

[4]王雙啟.晏幾道詞新釋輯評[M].北京:中國書店,2007.

[5]林兆祥.唐宋花間廿四家詞賞析[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6]張草紉.二晏詞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黃建榮.訴衷情[J].撫州師專學報,1997(1、2).

[8]劉化兵,宋祥雙.晏幾道《訴衷情》組詞末首題旨辨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

作者:張爽,渤海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15級碩士生,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唐宋文學。

編輯: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歡
歧義南國詞作
南國紅豆發新枝
美麗的南國多傳奇
現代漢語歧義類型的再討論
語文教學及生活情境中的歧義現象
立體再現《南國荔枝紅》
南國牡丹
淺議李清照詞風格的變化與時代的關系
基于關聯理論的歧義消除研究
英語中的歧義淺析江
試論柳永羈旅詞的悲秋情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