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主義” 理論的語文課堂教學探究

2016-07-12 13:30阮楠楠
考試周刊 2016年50期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探究建構主義

阮楠楠

摘 要: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主動性的激發與調動,尊重學習者的主觀體驗,將教師的位置定位為學習的高級合作者和輔助者,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建構認知結構,借助學生共同體的力量建構認知結構,在實踐中讓學生運用和領會知識。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是生動的,充滿生成性的。

關鍵詞: “建構主義” 語文課堂教學 教學探究

建構主義是一種關于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于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常常是在社會文化互動中完成的。建構主義的提出有深刻的思想淵源,它具有迥異于傳統的學習理論和教學思想,對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告訴我們,學習具有建構性、社會互動性、情境性,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幫助學生主動建構認知結構

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還要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設問題,并把情境創設看做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九年級下冊的語文教學中,想要突破學生閱讀理解上的重難點,教師需要巧妙創設適合學生思考的情境,帶領他們置身于文本當中。如教學《孔乙己》這篇小說,創作時代距離學生久遠,小說所批判的社會制度早已蕩然無存,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深入理解小說內涵,走進文本,把握孔乙己的人物性格,領悟孔乙己人生悲劇后深刻的社會原因呢?不妨借文中的小伙計“我”的一雙眼睛展開觀察,觀察酒店環境,觀察酒店里的客人,觀察最使大伙兒開心同時充滿“矛盾”的孔乙己;孔乙己被打、出現及失蹤的這段時日,“我”的內心在想些什么,酒店客人和掌柜在孔乙己的悲劇發生后作何反應,“我”此時的內心感受如何?學生只有真正置身于“咸亨酒店”之中才有可能深入走進人物和故事。再如《變色龍》這篇小說,隨著狗主人身份的不斷變化,警官奧楚蔑洛夫的態度也在不斷變化,可憐的狗是無辜的,它的貴與賤不在自身的品種、樣貌,全在主人的身份上,這真應了那句“打狗還要看主人”。何不讓學生成為小狗的傳聲筒,用小狗的心理獨白譴責見風使舵的警告奧楚蔑洛夫,揭露沙俄社會媚上欺下、趨炎附勢的丑惡本質?如此,學生便會真正走進文本,帶著自己的理解解讀文本,收獲真實的閱讀感受。

二、運用學生共同體幫助學生建構認知結構

九下語文學習難度較九上平穩增強,加之面臨中考檢驗,因此有必要借助學習小組或班集體的力量優化學習成果。比如,某一專題的學習結束后,可以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任務地整理課文重點形成適合本組學生的復習資料。教師可以組織評選活動,給予優秀的團隊一定的獎勵,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如,教師在九下階段最要緊的是整理出適合學生復習的練習和資料,幫助學生在知識上查漏補缺,備戰中考。其實,知識的盲點來自學生,學生對沒有掌握的知識是有所了解的,與其通過考試直白地指出學生的缺漏之處,不如先給他們充分的時間自省自查??梢砸越M為單位,統計出基礎知識、文言文、現代文閱讀及作文等考不足之處,讓學生針對最容易失分的項目展開自我反思,所有組的問題集中起來,不就是這整個班集體最需要關注的了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疑難之處編排練習和資料,有重點地幫助本班學生查漏補缺。

三、在實踐中幫助學生合理運用和領會知識

學語文的目的是用,我們教一篇課文不是目的,而是要借這篇課文教給學生方法,培養學生繼續學習的能力。以往,我們關注課堂中的學,把練放在了課后,如此,導致學生的練脫離教師指導,教師無法觀測到練習效果。當堂檢測在近幾年的教學改革中被反復強調,人們大多明白了其重要性,但當堂檢測的形式有待進一步探究。我們可以在講讀課上幫助學生拎清思路,總結方法,至于學生到底掌握得如何,完全可以放在自讀課上通過實踐檢測。比如,九下第一課《詩兩首》,按析背景—初讀—想象畫面—解詞細讀—再讀感悟的思路展開的學習,教師想要檢驗掌握的效果,完全可以放手給學生自學《外國詩兩首》。先帶領學生回顧學習思路,課后給出時間查閱資料,課上請生小組配合進行學習展示,看他們的畫面描述,詞語理解,朗讀水平如何即可檢測學習效果。再比如,剛開始學習劇本,學生很容易對排演劇本產生興趣,有的學生甚至提前幾天就跟老師溝通,希望安排他們演一演。演劇本是最好的在實踐中學習語文的機會,但僅僅安排學生就某一節選段落照書本朗讀,未免辜負了這樣一個機會。因此,實踐前還是要讓學生自主地、充分地了解劇本的創作背景,反復揣摩人物性格,讀出語言特點。課上安排學生邊演邊說明這樣處理人物表演的原因,這樣他們便能真正深入劇本,感悟劇本創作的魅力。

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從傳統的傳遞知識的權威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在充滿未知和驚喜的生成式課堂活動中,教師與學生自由碰撞出知識的火花,在交流與合作中各自完善知識體系。真實的課堂才是有生命力的,未知旅途才能吸引即將踏足的人們走上征程,寫在書上的知識不僅僅是文字,作者記下的情思與感動需要讀者結合自身體會才有涌動之可能。

參考文獻:

[1]查有梁.中學語文教學建模[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

[2][美]加涅.教學設計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陳艷娟.芻議建構主義理論下學生與教師的角色轉換[J].中學文科:教研論壇,2006:12.

猜你喜歡
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探究建構主義
旁批:建構主義視域下的語文助讀抓手——以統編初中教材為例
借鑒建構主義思想培養財會專業人才
提問機制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課堂的運用
讓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堂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中職英語口語互動教學探究
“合”樂而“不為”
多媒體技術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建構主義視角下的翻譯標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