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形勢與政策課程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中的作用

2016-07-15 08:54劉立紅
考試周刊 2016年53期
關鍵詞:話語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權

劉立紅

摘 要: 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話語體系是提高話語權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重大而緊迫的課題,決定著社會主義中國的影響力和主導力。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面臨西方“話語霸權”不斷擠壓、混亂多元的話語格局、互聯網技術的沖擊等諸多挑戰。形勢與政策課程作為馬克思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打破西方話語霸權、贏得話語發展空間、夯實話語基礎、增強話語自信、探求有效話語方式、掌握現代網絡話語載體方面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 話語權 話語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形勢與政策課程 構建

世界歷史發展進程表明,一個國家要發展強大,必須在各領域特別是意識形態領域擁有自己的話語權。話語權越大,影響力和主導力就越大,但真正掌握話語權的邏輯前提是建立完整科學嚴密的話語體系。話語權最終是通過構建一系列話語體系實現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達,加強國際傳播能力。這就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問題,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是一個多系統、多角度、多層次的復雜工程,本文擬就形勢與政策課程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作用問題進行探討。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基本內涵

話語作為一個被廣泛運用于各個學科的術語,擁有不斷豐富和變化的內涵。從哲學視角看,話語是表達一定思想、觀念、理論、知識和文化等的載體或符號?!白鳛橐环N意識形態的話語從權力關系的各種立場建立、培養、維護和改變世界的意義?!鳛橐环N政治實踐的話語,不僅僅是權力斗爭的場所,而且也是權力斗爭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話語實踐利用了那些孕育特殊的權力關系和意識形態的習俗,而這些習俗本身,及它們得到表達的方式是斗爭的焦點”[1]。話語在其形成過程中必然打上特定階級和集團意識形態的烙印,一定階級和集團的意識形態總是通過某種話語體系表現出來。法國后現代主義社會學家米歇爾·??略凇对捳Z的秩序》一書中指出:話語即權力,話語蘊含、顯現、釋放并行使著權力,話語的擁有意味著對權力的實現?!霸捳Z意味著一個社會團體依據某些成規,將其意義傳播于社會之中,以此確立其社會地位,并為其他所認識的過程”[2]。話語權實際成為維護自己和自己所在利益集團及控制他人和他人所在利益集團的工具。話語權的構成要素主要有話語主體、話語表達和話語傳播,包括話語創造權、話語表達權、話語傳播權、話語設置權和話語自主權,它是一種顯性霸權,具有極強的排他性。

掌握了話語權就贏得了主動權,而掌握話語權的邏輯前提是建立完整科學嚴密的話語體系?!霸捳Z體系是思想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的外在表達形式,包括概念、范疇、表達、詞匯等。不同特色、不同風格、不同氣魄的話語表達,對于科學表達某種思想理論體系和增強傳播力、競爭力、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的效果是不一樣的”[3]。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不能沿襲和照搬傳統話語,而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統一、內容與形式的契合、傳統與創新的銜接、主體與客體的互動。因此從學理角度考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內在邏輯關系要素構成的系統,它包括話語基礎、話語核心、話語體系、話語方式、話語自信、話語傳播、話語權和話語創新八個方面[4]。話語基礎要言之有物,話語核心要言之有道,話語體系要言之有理,話語方式要言之有效,話語自信要言之有信,話語傳播要言之有聲,話語權要言之有力,話語創新就是要與時俱進言之有新??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要以話語表達的創新為重點、以話語系統的完善為手段,以話語權威的樹立為目標。

二、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挑戰

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世界享受中國發展的紅利的同時,卻頻頻誤讀、抹黑,甚至妖魔化中國國家形象,世界隨處可見“中國制造”,但是很少見到“中國話語”,在世界話語體系中,中國話語影響與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極不相稱,那么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主要挑戰在哪里呢?

第一,西方“話語霸權”不斷擠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影響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就是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存在本質的制度沖突和斗爭。西化和分化中國是西方發達國家的長期國策和既定方針,并為此進行了精心的理論研究和實現路徑準備,建立了完整嚴密的話語體系。他們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的侵略和滲透,宣傳“普世文明”和“普世價值”,企圖動搖民眾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消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西方大國利用“話語霸權”竭力遏制中國話語的正常生成和正常表達,他們無端炒作中國話題,制造負面輿論,發動意識形態圍攻,極力抹黑中國形象,妄圖干涉中國內政。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目前話語體系建設滯后,不但缺少扎實系統的基礎理論研究,學科之間缺乏貫通照應,難以形成系統和體系,而且中國話語傳統在以西方話語為背景的國際話語環境中很難得到恰當而正確的理解,加上中國傳統話語中內核價值理念、中介轉化和生活化運用之間缺少應有的通道,無形中削減中國傳統話語的魅力。

第二,復雜的社會存在導致混亂多元的話語格局,消解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主導力。當前,我國社會正經歷著深刻的社會變革,處在經濟發展轉型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個人對發展道路的選擇、對社會現象的評價和對道德觀念的定位趨于多元化,不同階層和不同利益群體的價值取向和利益訴求存在明顯的差異,加上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普世價值觀等錯誤思潮陳渣泛濫,更有甚者,極個別別有用心的人趁機鼓吹西方價值觀和制度模式,企圖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否定馬克思主義,進而煽動人們不滿黨和政府,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種混亂多元的話語格局,弱化了主流意識形態的社會認同度。

第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推進,沖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控制力。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絡不僅催生了新的產業形態,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而且為意識形態的交鋒提供了嶄新的話語平臺?;ヂ摼W絡話語平臺中,每個個體不但是話語的接受者,而且是話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海量的話語和難以置信的傳播更新速度,擠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的傳播空間和關注程度,更何況網絡話題容易聚焦在群發事件和突發事件的負面效應上,如果加上敵對勢力的推波助瀾,就極容易扭曲群眾的價值觀,誘發大面積失控性事件,甚至危及社會穩定。

三、發揮形勢與政策課程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中的作用

形勢與政策課作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向學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介紹國內外政治經濟軍事形勢、解讀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灌輸馬克思主義形勢觀和政策觀的重大使命。其教育內容蘊含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之中,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中必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形勢與政策課開放、公允、全面地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了解中國發展道路和中國的合理訴求,通過中國故事,使世界受眾理解、接受“亞洲安全觀”、“中國夢”、“一帶一路”、“中國和平崛起”“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等諸多話語主題,并在交流中產生共識,這不但能有力回擊世界“話語霸權”對中國的圍攻抹黑,而且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贏得平等的發展空間。

第二,形勢與政策課從歷史和現實的視角闡述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宣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和世界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新建構了人類社會主義理想,為處于低潮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摸索出了一條新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豐富了人類探索和創造現代化道路的社會實踐,挑戰了“西方現代性模式唯一正確”的歷史神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建了符合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國情的基本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中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中國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話語基礎,這種源自對自身價值充分肯定的價值自信有利于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話語自信。

第三,形勢與政策課通過剖析世界話語大國對世界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的話語解說,依照“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探求既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又符合外部世界話語背景的言之有效的中國話語方式。中華民族在悠久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話語體系,這種話語體系中的語言、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等并不能輕易被國際受眾理解和接受,中國傳統話語體系中缺少符合外部世界話語背景的話語方式,外部世界只能從自身認知系統出發,通過零碎的、片面的、虛假的信息,甚至是敵對勢力處心積慮的蠱惑資料拼湊出所謂的中國圖景,其結果是中國失去與其綜合國力相匹配的思想創造國際影響力,也削弱一個負責任大國所本應獲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第四,形勢與政策課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和方法解釋現象、厘清曲直、預測未來、指導實踐,有利于普通群眾透過現象看破本質,把握國內外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的實質,形成和鞏固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有利于廣大群眾理性看待發展中所遇到的障礙和挫折,有利于形成共識減少矛盾和沖突,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贏得廣泛的群眾基礎。

第五,形勢與政策課與媒體保持天然的聯系,形勢由媒體來記錄,由媒體來傳播,由媒體來解讀,而政策大多通過媒體來發布,通過媒體宣傳鼓動,通過媒體審視政策效果,形勢與政策課有豐富的掌控駕馭媒體的經驗,對于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駕馭現代媒體,提高話語權控制力有現實的借鑒意義。特別是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中國作為互聯網+國際標準的倡導者、制定者和領導者,在信息化水平、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傳播水平方面已大大縮小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具備彎道超車的條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提供強有力的話語傳播平臺。

參考文獻:

[1][英]諾曼·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62.

[2]王治河.??耓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3]姚桓.構建中國執政黨理論的話語體系[N].北京:光明日報,2012-10-31.

[4]韓慶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八個層次.北京:人民網,2014-11-19,16:29.

猜你喜歡
話語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權
中國如何爭奪LNG市場話語權
核心素養如何在中小學校落地生根
在修辭與實踐之間:環境權概念的貧困及其義務轉向
講好中國故事的幾個路徑創新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工作發展方向
中國故事中國認知國際表達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途徑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的運用
應提升貧困群眾話語權
高職應有自身的“話語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