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輸血指征對重癥監護患者預后的影響

2016-07-26 21:38鄒宵萌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6期
關鍵詞:重癥監護

鄒宵萌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輸血指征對重癥監護患者的預后影響。方法 60例重癥監護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 30例。對照組采用開放性輸血方式;觀察組應用限制性輸血方式。比較兩組患者死亡率、重癥感染、心力衰竭與肺水腫發生率以及多器官功能性障礙綜合征評分情況。結果 輸血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中死亡 1例(3.33%), 和對照組患者的 2例 (6.67%)相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中重癥感染 1例(3.33%)、心力衰竭 0例、肺水腫 1例 (3.33%), 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 4例(13.33%)、3例 (10.00%)以及 4例 (13.33%),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輸血治療后的多器官功能性障礙評分為 (14.27±3.27)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 (22.36±5.2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不同輸血指征對于重癥監護患者預后的影響較為明顯,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要綜合考量, 合理實施。

【關鍵詞】 開放性輸血;限制性輸血;重癥監護;預后影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85

輸血是臨床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搶救和治療手段, 主要是指將血液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注入到患者體內, 在臨床中應用十分廣泛[1]。重癥監護患者病情較重, 大部分患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癥狀, 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本研究就開放性輸血與限制性輸血兩種不同輸血指征對重癥監護患者預后的影響進行統計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4年 7月~2015年 8月本院收治的60例重癥監護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 30例。觀察組中男 16例, 女 14例, 年齡 18~86歲, 平均年齡 (44.93± 10.15)歲。對照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齡15~84歲, 平均年齡(43.44±9.89)歲。兩組患者性別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開放性輸血方式治療, 將血紅蛋白(Hb)<100 g/L作為輸血治療的指征。觀察組患者采用限制性輸血方式進行治療, 并將 Hb限制在70 g/L。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1] 比較兩組患者死亡率、重癥感染、心力衰竭與肺水腫發生率以及多器官功能性障礙評分情況。按 Marshall提出的多器官 (呼吸、腎臟、肝臟、心血管、血液及神經系統 )功能性障礙評分標準為患者多器官功能性障礙綜合征評分:以 6個臟器系統的客觀生化指標衡量, 每個系統得分有 0~4分 5個檔次, 滿分為 24分。分數越高, 死亡率越高。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輸血治療后死亡、重癥感染、心力衰竭以及肺水腫發生率的比較 輸血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中死亡 1例(3.33%), 和對照組患者的 2例 (6.67%)相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中重癥感染 1例(3.33%)、心力衰竭 0例、肺水腫 1例 (3.33%), 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 4例(13.33%)、3例 (10.00%)以及 4例 (13.33%),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2 兩組患者輸血治療后多器官功能性障礙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輸血治療后的多器官功能性障礙評分為 (14.27±3.27)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 (22.36±5.2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 討論

輸血是搶救過程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治療方式, 臨床應用十分廣泛。人體內部的血液總量是一定的, 當患者由于疾病或者外傷導致失血過多時, 體內的組織機能無法保證患者正常的血壓, 產生多種器官功能性障礙,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輸血不僅可以給予患者補充血量、維持體內的血容量, 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血壓, 防止出血性休克的發生[3]。于此同時, 輸血也可以補充具有帶氧能力的紅細胞與各種凝血因子, 降低患者急性缺氧病癥以及血液凝固障礙癥的發生率, 臨床中可以挽救重癥疾病患者的生命。輸血治療關乎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如下:①應給予患者輸同型血液;②輸血治療前應該給予患者做交叉配血試驗, 確保沒有紅細胞凝結的情況發生[4];③要嚴格選擇控制輸血指征, 因為開放性的輸血會導致患者血液中氧含量升高, 無法改善患者全身的氧利用率。一旦大量輸血極易會增加患者肺部血管的阻力, 影響患者的右室射血。于此同時, 重癥監護患者病情較重, 心肺功能不健全, 很容易出現血液循環超負荷的情況發生, 引發心力衰竭以及肺水腫等致命性并發癥的發生, 導致患者出現死亡。因此, 在重癥監護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過程中, 應該慎重使用輸血方式, 綜合考慮患者病情情況, 采取有效措施替換臨床輸血治療的安全性[5, 6]。

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輸血治療后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說明開放性輸血與限制性輸血方式對于重癥監護患者治療期間的死亡率沒有直接關聯;觀察組重癥感染、心力衰竭與肺水腫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說明開放性輸血與限制性輸血會明顯影響重癥監護患者重癥感染、心力衰竭以及肺水腫的發生情況, 關聯密切;觀察組多器官功能性障礙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說明開放性輸血與限制性輸血會影響患者多器官功能性障礙綜合征評分。

綜上所述, 對于重癥監護患者, 不同的輸血指征會顯著影響患者的預后質量。因此, 為了提高輸血治療的安全性, 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 需要綜合考量, 提高臨床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林伯, 曾群娟, 徐煜.分析不同輸血指征對重癥監護患者預后的影響. 中國社區醫師, 2015, 31(32):38-39.

[2] 袁強.不同輸血指征對重癥監護患者預后的影響觀察.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2(6):343-344.

[3] 田蜜, 李永軍, 楊嬌嬌.限制性輸血與開放性輸血策略對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預后的影響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4, 30(5): 441-443.

[4] 朱明艷, 臧妤惠, 馮虹, 等.不同輸血指征對重癥監護病人預后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 31(10):1755-1757.

[5] 魏晴, 艾伯平, 王娟. ICU住院患者紅細胞輸注的臨床觀察. 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09, 15(3):164.

[6] 孟慶蘭, 劉曉偉. 重癥監護室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 山西醫藥雜志, 2014(11):1338-1339.

[收稿日期:2015-12-30]

猜你喜歡
重癥監護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遠程重癥監護網絡的建立與臨床運用
重癥監護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壓瘡的護理對策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眼瞼閉合不全的護理研究
DeBakeyⅢ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重癥監護期間整體護理的應用
重癥監護室腦血管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及治療
重癥監護中常見快速心律失常的護理對策
臨床護理路徑在重癥監護治療患者的家屬健康教育中應用
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臨床感染細菌分布和耐藥性監測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