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審美體驗,讓閱讀變為“悅讀”

2016-07-28 12:08周小俊
語文教學之友 2016年7期
關鍵詞:審美體驗悅讀高中語文

周小俊

摘要:高中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要從培養審美意識、深化生命體驗和享受情感之美等方面入手,通過創設“悅讀”情境、捕捉探究“火花”和尊重個性閱讀,教會學生發現美、感受美,最終形成較高的審美能力,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讓學生愛上閱讀,真正享受語文課堂。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審美體驗;悅讀

語文課堂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審美教育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也是新課程標準中的明確要求。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深入文本,讓學生學會發現美、體驗美以及創造美的方法。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會學生發現美、感受美,最終形成較高的審美能力至關重要。在高中語文的閱讀課堂上,要重視滲透審美教育,只有這樣滲透了審美教育的閱讀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讓學生愛上閱讀,真正享受語文課堂。

一、創設“悅讀”情境,培養審美意識

對于閱讀,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高,甚至有的學生提起閱讀就會產生畏難情緒,但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所以,教師要為閱讀教學創設良好的環境,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地閱讀。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新鮮的元素,例如大家都喜歡的音樂或者影視作品等,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

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教師在預設教學目標時將重點內容設置為引導學生重點掌握林黛玉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深入理解經典作品的內涵。因此,在課堂導入部分,教師首先為學生播放了音樂作品《葬花吟》,隨著凄婉纏綿的音樂聲音回蕩在教室中,學生立刻進入到紅樓夢的意境中,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但是《紅樓夢》這樣的作品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教師為了進一步鼓勵學生理解文本,又讓學生欣賞了伊能靜演唱的《十二少》,帶著大家再次追憶林黛玉的整個凄美的人生。音樂作品的欣賞,讓學生輕松走進經典名著,大家對課文內容產生了學習興趣的同時,對原著也有了閱讀興趣,業余時間,大家主動拿來原著,并且還進行交流,之后大家將自己的感悟以簡報的形式在班內進行展示。在閱讀經典名著的過程中,學生的精神得到熏陶,思想得以升華,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意識,而且提升了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可以說,要想讓學生接受閱讀直至喜歡上閱讀,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當然,除了音樂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其他的培養閱讀興趣的方法,比如介紹相關的故事,播放影視作品等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二、捕捉探究“火花”,深化生命體驗

在新課改的進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在這樣探究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必定會碰撞出不一樣的智慧火花,這就是在教學中的動態生成的精彩,而正是這樣的智慧碰撞,給課堂帶來了新的精彩。所以,語文教師要注重這些“非預設”的精彩,升華學生的生命體驗。

例如在教學《漁父》這篇課文時,教師指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探討交流,預設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請仔細閱讀文本,思考屈原為什么一定要選擇葬身汨羅江,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文中的漁父在懇切的勸告屈原,人要學會明哲保身,學會保護自己,即便是隨波逐流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你對于這樣的觀點有什么看法?談談你的理解。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陷入了深思,紛紛思考,大家形成了不同的見解。有的學生認為人就應該能屈能伸,忍一時,也許以后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是有的學生不這樣認為,他說:人就要有氣節,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為了外力而改變自己的初衷,我們要像屈原一樣寧折不彎,活出骨氣。教師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觀察者的態度,觀察著學生之間的探究過程,及時在旁邊進行引導以及指正,如果在探究的過程中出現不一樣的聲音,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就這位同學的看法進行探究討論,在大家探究的過程中,提出來很多的意見,這樣也幫助學生真正理解了這篇文章的重點和難點,那就是深刻領悟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高潔品格。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培養學生的生命價值觀,應該鼓勵學生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尋找答案。在大家探究討論的過程中,必然會擦出智慧的火花,而教師就要捕捉這樣動態生成的精彩,適度引導,讓學生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升華學生的生命體驗,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三、尊重個性閱讀,享受情感之美

我們提倡審美化閱讀,從根本上說,審美閱讀就是通過學生的個性閱讀、自我享受閱讀的過程,從而產生情感之美和精神之美。而語文學科的魅力就在于學生通過自主品鑒文章的精彩之處,讓學生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這樣才能讓學生得到獨特的情感體驗。因此,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非常重要。

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由于這是朱自清非常經典的一篇散文佳作,其語言非常優美,感情也很細膩,所以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文本中的情感之美。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就是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加入自己的講解,而是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或者段落進行自主賞析,然后大家交流。學生們對于這篇文本的賞析設計了各個方面,有的學生品味了文本中的動態以及靜態描寫的句子,有的學生抓住了視覺、嗅覺等感覺進行鑒賞,還有的學生細致地分析了文本中使用的排比、通感等修辭手法。在這樣的鑒賞過程中,學生充分體會到了這篇散文營造出來的詩情畫意,被這樣的藝術境界深深陶醉了。在此基礎上,教師引領學生深入解讀文本,體會到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作者對于當時社會的失望以及不滿。而作者向往“暫得浮生半日閑”的精神解脫、追求自由、尊嚴的思想也深深影響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深深認識到朱自清的人格魅力,這也是語文人文性的體現。這樣的個性解讀,不僅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而且升華了學生的思想境界。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感受美的熏陶,所以,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品味文本中優美的語言,感受文本中描繪的優美畫面,同時體會文本的情感,以便使自己的感情世界得到凈化和升華。這樣的過程,也在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這也是審美教育的最終追求目標。

因此,在課堂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閱讀。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就要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以及個性閱讀,在學生深入文本、體驗感悟的過程中,激活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獲得獨特的審美體驗和情感體驗。潛移默化中,文本中蘊含的精神之美就會深入學生內心,陶冶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樣學生自然會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在書香中收獲精彩的人生。

參考文獻:

[1]朱美霖.以《離騷(節選)》為例談語文教學的鋪墊藝術[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3,(12).

[2]李述國.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閱讀策略的探索與實踐[J].課外語文,2015,(2).

猜你喜歡
審美體驗悅讀高中語文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淺談審美教育在中學音樂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微課,為“悅讀”插上“隱形的翅膀”
從閱讀到“悅讀”
打擊樂藝術的審美體驗思考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體驗教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