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外包的SWOT分析

2016-07-29 21:34石沛杰張凱翔
2016年25期
關鍵詞:SWOT分析信息化

石沛杰+張凱翔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內部制度的規范建立以及對企業管理認知的轉變,內部審計作為企業治理的重要部分越來越引起管理層的關注。為了節約管理資源,明確企業組織分工,內部審計外包業務逐步興起。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內部審計外包業務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即基于信息化環境,對內部審計外包業務進行SWOT分析。

關鍵詞:信息化;內部審計外包;SWOT分析

一、引言

內部審計外包問題在上世紀80年代起成為熱門話題,國外學者Maltin和Lavine認為內部審計外包有四種形式:補充、審計管理咨詢、全外包和替代。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后,企業治理策略產生變化,我國企業也逐漸重視內部審計的職能,企業內部審計外包業務開始興起。黃溶冰運用組織柔性理論探討了企業采取內部審計外包策略的動因和影響因素,認為內部審計外包作為一種企業內部柔性能力,體現了組織結構與企業環境匹配的適應性,不同企業應采取權變的方法選擇外包策略[1]。石恒貴通過實證研究內部審計外包的獨立性,研究結果表明:外包和非外包的公司其獨立性存在明顯差異[2]。鄭斌斌通過管理學理論中的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研究小型企業的內部審計外包,認為小企業在不同的階段應采取相應的內部審計外包策略[3]。趙保卿,李娜基于層次分析法研究表明:外包的內容應該優先選擇企業的非核心業務,這樣可以避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泄露。

二、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業務外包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通過綜合考慮對研究對象的內部環境的優勢、劣勢,外部的環境的機會和威脅進行分析,進行系統的評價,得出結論,從而選擇最優的發展策略。建立內審外包的SWOT分析模型:

(一)內部審計外包的優勢

1、消除了內部審計外包工作時間和地點上的限制。信息化環境下可以將內部審計的數據、資源、證據等資料通過網絡直接傳輸到內部審計外包工作者的手里,方便進行及時的數據分析對比。工作環境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制約和限制,為從事內部審計外包的工作人員提供便利。

2、企業內部審計外包成本降低。云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云審計概念的提出,會計師事務所接到內部審計業務的時候,可以構建一個虛擬的辦公環境,從事內部審計外包工作的人員無需騰出大量的空間去存放內部審計的資料和辦公設備,降低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運營成本。

(二)內部審計外包的劣勢

1、審計軟件使用參差不齊。目前,我國的信息化審計發展處于起步階段,信息化審計軟件還不夠成熟。各個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運用的審計軟件都不相同,雖說審計軟件的數據是相通的,但是企業和承接內部審計業務機構的軟件不能良好的對接,給審計業務外包帶來了不便。

2、缺乏復合型審計人才。會計師事務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只依靠原有傳統內部審計方法無法滿足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的要求。既能熟練掌握傳統內部審計業務,又能嫻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進行內部審計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匱乏。

3、企業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缺乏統一規范。被審計單位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直接影響信息輸出的真實和準確,增加審計風險,影響了內審工作者的判斷。內部審計外包工作應當關注被審計單位的內部審計制度,根據符合性測試確定審計重點,保證電子數據的真實和完整。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標準不同,缺乏統一的行業規范,給審計外包工作帶來阻力。

(三)內部審計外包的機會

1、硬件設備達到一定的水平。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信息化程度的高度普及,我國的信息化硬件設備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水平,甚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超高速以及運行速度超快的計算機硬件設備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這無疑給信息化背景下的內部審計外包工作解決了后顧之憂。

2、內部審計的多元化發展外包帶來機會。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引起的改革浪潮為企業內部審計職能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變化。信息技術在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優勢,促進了審計軟件與審計方法的更新與變革,讓實時審計成為了可能。由于信息技術的支撐推動了內部審計向企業各個管理領域的滲透,從而逐漸告別了傳統的單一的財務審計,同時也強化了內部審計的職能。

3、發達國家已經率先頒布了信息化環境下審計的規范標準。1996年,信息系統審計與控制協會公布的COBIT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信息系統審計標準,經過5次更新目前已于2012年更新到COBIT5.0版本。COBIT普遍適用于各種不同的業務項目和審計,并且既包容了當前的情況,也提供將來可能會使用到的指導方針。

(四)內部審計外包的威脅

1、企業內部審計外包的安全性,保密性難以得到保證。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審計信息數據的傳輸和保存都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在數據文件保存的選擇方式上,若保存在云存儲等網絡存儲環境下,這種方式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一直以來都是備受質疑的。若選擇保存在電子存儲設備上,是否能對電子存儲設備進行加密也是關鍵,如果不進行加密,存儲的信息的安全性是得不到保障的。

2、信息化環境下外包使內部審計風險加大。信息化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企業的管理和業務活動中,因此會引起內部審計線索及會計處理方式發生變化,無紙化將造成審計線索不清。內部審計線索的消失或減少勢必然會增加內部審計檢查風險,內部審計外包以后,內部審計數據的轉移,無疑進一步加大了內部審計的風險。

3、法律風險。目前,我國針對于新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外包的相關法律法規還很不完善,有些甚至還完全是空白。比如,在信息化犯罪適用的有關法律的立法還很欠缺。雖然我國審計署和中注協都已頒布了一些有關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規范和準則,但這些規范和準則還不夠完整,缺乏結構性和系統性。

三、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外包的對策及建議

會計師事務所不僅僅要加強硬件的投入,還要大力培養既懂信息化技術,又懂內審的復合型人才。一些管理層認為只要提高了硬件建設投入就可以提高信息化條件下的內部審計的水平,對信息化復合人才的培養和審計軟件的軟實力投入力度不是很大,導致計算機設備和信息程度利用不高。此外,還要加大對審計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利用力度,目前我國內部審計軟件正處于發展的初期,內部審計軟件的數量繁雜,質量不高。事務所應當恰當選擇合適的審計軟件并加強對內部審計軟件的應用力度,使會計師事務所使用的內部審計軟件能和企業使用的信息化軟件形成良好的對接。還應針對電子數據共享性、流動性強等特點,制定相關的風險防范制度,采取有力的措施進行防范,保證內部審計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方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調用和分析,實現不同時期,不同審計項目的資源共享,有利于內部審計的持續性。

我國內部審計外包發展起點相對較低,發展速度比較緩慢,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差距。會計師事務所應積極推動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彌補國內在內部審計工作上的不足,把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優勢和機會,揚長避短,努力把我國內部審計外包的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程度。(作者單位:重慶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黃溶冰.內部審計外包的策略選擇:組織柔性視角的案例研究[J].審計研究,2012.

[2]石恒貴.內部審計外包與審計獨立性[J].商業研究,2011.

[3]鄭斌斌.小微企業內部審計外包的動因分析及策略選擇[J].中國內部審計,2014(04).

猜你喜歡
SWOT分析信息化
“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分析
關于安徽壽縣旅游投資的SWOT分析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