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冷戰后美國全球新戰略

2016-08-02 00:13卞開悅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單極美國

卞開悅

摘 要: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冷戰后不斷對其全球戰略進行調整,以適應變化了的國際國內形勢,并逐漸形成了一套以確保美國國家利益和全球霸權為目標的面向21世紀的全球戰略框架。

關鍵詞:美國;新戰略;單極

冷戰后,美國成了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原來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的格局被美國稱霸世界的態勢所取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巨變,柏林墻倒塌,華約解散,以及蘇聯解體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長達40多年的冷戰終于結束。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后冷戰時代。冷戰的結束無疑標志著雅爾塔體系的終結和國際新格局的開始,各國均面臨調整對外戰略的壓力,以便為自己的發展營造有利的內外部環境,而如何準確評估新的時代特點,發展趨勢,及其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無疑是各國在調整全球戰略時所無法回避的問題。作為冷戰后的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積極利用這一世界格局新舊交替的重大歷史時機,重新進行了跨世紀的全球戰略規劃和部署,經歷了從布什的“新世界秩序”到克林頓的“參與和擴展”戰略的探討與摸索,逐漸形成了一套以確保美國國家利益和全球霸權為目標的面向21世紀的全球戰略框架。

1 后冷戰時代美國的“帝國機遇”

冷戰的結束既是一個重要歷史階段的終結,也把美國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戰略起點。單極的霸權優勢意味著美國正處于其建國以來最接近于“帝國”的時刻。從世界力量對比看,處于單極地位的美國,相對實力基礎優勢處于歷史上最突出的時候,單級格局下的國家戰略行為取向和戰略邏輯使得美國更不容易受到權力制衡,美國也具有更強的單邊主義動力;從國際體系和秩序來看,冷戰的勝利使得美國體系突破西方陣營的范圍而向全球擴張,美國主導建立的經濟體系、安全體系正擴張到原有社會主義體系國家,美國自由民主價值觀和自由資本主義發展模式也在向全球擴展;從美國自身來看,它內在的一元論世界觀的戰略思維都決定了它必然要追求帝國秩序,美國自從二戰結束成長為世界性霸權后一直處于霸權擴張的軌道上,在通過冷戰打敗了蘇聯進入到獨霸時代后,如何確立帝國秩序成為其霸權繼續擴張的自然延伸。以上三個方面中,世界力量對比和體系、秩序等都屬于外部的、宏觀的時代背景,而美國的一元論戰略思維則是其追求帝國秩序的內在基因。我們認為,美國自其建國以來一直追求霸權擴張的戰略,而帝國統治則是霸權擴張的最高目標,冷戰的結束為美國提供了這種時代機遇。在后冷戰時代,美國力圖將“單極時刻”轉變為“單極時代”,也注定會尋求從單級霸權走向帝國。

2 冷戰后的時代變遷與世界多極化

冷戰后的世界格局以美蘇兩極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對抗為標志的冷戰的終結意味著世界格局的重新整合與構建。盡管冷戰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但隨著歐盟的進一步發展,德國、日本的崛起,俄羅斯重振大國地位改革的推進,以及中國政治經濟實力的增強,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已不可避免。冷戰的結束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與美國實力差距最小、同等級別的競爭對手的消失,這將美國的優勢地位推向一個更加不可匹敵的高度,美國在全球實力排行榜中所占有的首屈一指的地位成為后冷戰時代國際體系最突出的特征。有學者評論,歷史上沒有任何大國曾經享有如此巨大優勢的硬實力,從軍事、經濟、科技到地緣上,也沒有任何大國擁有過如此吸引人的軟實力,它的政治制度、價值觀、生活方式成為全球學習的榜樣。更重要的是,進入后冷戰時代之后美國經濟經歷了一個長周期的持續增長,這與日本和西歐在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緩慢增長形成鮮明對比,更加凸顯了美國的單極實力優勢和潛力。美國異常龐大的軍事支出,仍然在增加這種差距。

3 文化戰略是美國霸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的經濟、軍事強勢不僅將其消費文化、娛樂文化與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念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且美國政府將對外文化宣傳置于全球戰略的高度,其“與眾不同之處在于這項工作之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以及在朝野受到的重視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边@既是冷戰中為兩種制度、兩種意識形態斗爭服務的需要以及和平演變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出于美國人根深蒂固的美國優越論及美國應該拯救世界的救世主義傳統。冷戰后,美國歷屆政府都重視利用國際廣播對社會主義國家展開心理戰,強調美國需要一個“更響亮的聲音”,但它“不能吵鬧、刺耳”,必須“保持富有人情、手法靈巧”的特點。同時,美國各大基金會、各種民間學術機構和高等學府的對外交流活動一直是美國政府文化戰略的得力助手。

世界局勢的巨大變化,還使美國感到在戰略上需要確立一種由它領導和支配下的世界秩序,以最大限度地維護和擴展其在全球的利益。1990年9月,在海灣危機爆發不久,布什即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戰略構想。之后,布什又多次對他的“世界新秩序”構想進行補充和進一步闡釋。布什的“世界新秩序”構想,是冷戰結束之初美國在對外關系方面的一個綱領,其基本目標是維護冷戰后世界的安全與穩定,應付美國面臨的各種新的挑戰,在世界上推進“民主”事業,從而維護美國的全球利益。

在美國歷史上,隨著國際戰略格局的大變動而對全球戰略進行較大調整多是在戰爭結束后進行的,冷戰后始于布什政府而由克林頓政府加速進行的全球戰略調整則是在和平環境下進行的,新舊國際戰略格局過渡期將經歷較長的時間,中間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布什政府和克林頓政府所提出的戰略目標、指導原則及政策構想也不斷發生變化。

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世界向著多極化發展,霸權主義已漸漸收斂。各國在物質上的成功帶來了對本土文化擴張的需求,所謂的“文明的沖突”不可避免。文明中壓倒一切的教訓是,很多事情都是可能的,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不可避免的。全球經濟軍事力量的快速崛起避免了霸權主義下的可悲和平,在霸權之后,我們應當“摒棄地區性國家之間的可悲的殺伐戰爭”,通過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以增加文明之間的理解、寬容,以給世界帶來永久的和平。

參考文獻

[1]焦世新著:《冷戰后的時代變遷與美國戰略》,實事出版社2016年版

猜你喜歡
單極美國
吉陶單極蟲的研究
單極電動機
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國商業銀行衍生品業務的特點分析
美國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認同焦慮
單極射頻低溫等離子體殺菌的實驗研究
電磁學與電動力學中的磁單極—Ⅱ
冷戰后世界格局單極與多極斗爭的歷史考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