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舉措打造高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研究

2016-08-10 17:09孫蘭云
成才之路 2016年19期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孫蘭云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宗旨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文章從明確教育教學的主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合理運用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等幾個方面,尋求多舉措打造高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教學策略;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9-0067-01

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宗旨。注重信息素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的教學,才是有效的課堂。而有效課堂的創建,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也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打造信息技術有效課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研究。

一、明確教育教學的主旨

明確教育教學的主旨,是開展有效教學的前提。只有明確要做什么,才能想方設法做得更好,否則,教學就會迷失方向。從“教”和“學”的關系看,教師的“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灌輸”和“給予”,不是教師“占有知識”,而是教師在充分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促使信息技術教學的藝術性和科學性充分融合。比如在學習“因特網信息的查找”時,讓學生明白獲取網絡信息的目的和意義,知道如何才能快速地獲取需要的信息,主要途徑是什么。學生不是知識的“奴隸”,也不再是獨立的學習個體,要注重激發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欲望,注重“導學”的有效性,“會學”“樂學”的高效性,這樣教學才能實現最優化。

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

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師習慣于對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不厭其煩地一遍遍講解,學生感到知識枯燥乏味,課堂的有效性無從談起,也無法實現。對于有些學生厭倦的理論知識,教師應注意“因勢利導”,讓學生有興趣學習理論知識,并在實踐中強化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Word 2003的基本操作”,這部分內容包括啟動word、界面介紹、新建文檔、保存文檔以及退出word等。如果教師對上述內容的操作一一陳述,面面俱到,學生肯定會感到枯燥乏味。而學生對操作實踐感興趣,如怎樣新建一個文檔,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輕而易舉。那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操作,敘述操作的過程,也是實踐反作用于理論的指導思想的運用。同時,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要少講、精講,讓學生根據“導學案”主動閱讀教材,掌握基礎知識,這也是發生學習方式轉變的主要途徑。如讓學生先自讀教材內容,把知識獲取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講、自己學、主動練。如對word的啟動,教師可以提出“怎樣啟動word”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講word的啟動方式:一是在桌面上雙擊word2003圖標;二是單擊“開始”,移動鼠標到“程序”,選擇Microsoft Word。這樣,學生邊講邊操作,比聆聽教師講解效果要好得多。

三、合理運用教學手段

首先,要用好多媒體。多媒體的有效使用,可以使一些教師難講、學生難懂的問題得到“根治”,改變無效、低效的課堂。對于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的講解,容易使學生進入“云里霧里”。比如“word文檔的新建”,教師在課堂上是告訴學生的:新建word文檔很簡單,方法很多,如單擊“文件”菜單,單擊選擇“新建”,或者單擊常見工具欄上的“新建”按鈕。這樣的講解,對于沒有一定電腦知識基礎或對電腦知之甚少的學生而言,的確會感到茫然。而如果借助于多媒體的動漫功能,呈現操作過程,教學效果自是不可同日而語。再如,“打開與選定文本”的教學中的“打開文本”,常見的是教師告訴學生打開文本的方法:單擊“文件”——選擇“打開”——選擇文件的位置——選擇要打開的文件——點擊“打開”按鈕。雖然教師講得言簡意賅,但學生聽起來猶如“空穴來風”,而利用多媒體的演示功能,將打開文本的方法一覽無余地呈現給學生,學生對這個知識點就會輕松地掌握。其次,利用硬件資源。教師教學“網絡的基本功能”時,利用學校局域網的作用,讓學生理解“網絡資源的資源共享”。生動、鮮活的例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師也告別了“煩瑣”的講解、“枯燥”的說教,課堂效果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硬件資源,比如多媒體、投影儀、電子白板等,為計算機教學服務,多讓學生動手操作,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高中生雖然不像小學生那樣愛表現,但他們也渴望成功和得到他人的關注。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動手實踐,激發其創新熱情。如關于“Word新建”的教學,除了借助工具欄的“新建”按鈕外,讓學生自行探討出更多的新建word文檔的方法。學生的創新思維被激發,積極地進行探究,并將自己探究的新成果在交流過程中充分展示,他們內心渴望成功的欲望得到滿足。

五、結束語

有效課堂教學是新課改的主題,是素質教育的需求。雖然“教無定法”,但只要是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知識的掌握、實踐能力提高、信息技術素養形成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好方法需要不斷探討、不斷研究和實踐,因此,作為新時代的信息技術教師,應該站在課改的高度,勇于踐行新課改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構建有效課堂,使信息技術教學彰顯生命的活力,綻放生命光彩。

參考文獻:

[1]徐美琳.讓高中信息技術課充滿生活的氣息[J].教書育人,2014(13).

[2]徐傳堂.利用課堂組織模式培養信息技術人才[J].成才之路,2014(18).

猜你喜歡
高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高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高校英語教學中有效課堂評價策略的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