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重要性及存在問題

2016-08-23 17:15侯陽林
商場現代化 2016年15期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

摘 要:以傳統金融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相結合的互聯網金融因其本身固有的3A(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務為廣大客戶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務。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因此,當今金融市場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本文旨在根據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分析其重要性及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善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監管;風險

一、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及特殊性

1.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

在市場有效的理想環境下,市場參與者理性,個體自利行為使得“看不見的手”自動調節市場均衡,均衡的市場價格充分明確地反映了所有信息。此時,互聯網金融監管應采取任其發展的態度,目的是排除造成市場非有效的因素,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少監管甚至不監管,以免抑制有益的金融創新和發展。但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存在大量非有效因素,使得自由放任監管模式不適用。實施合理有效的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由此體現。其必要性有如下幾點:

第一,互聯網金融中,個體決策存在非理性。比如,在P2P平臺中,金融機構銷售的產品是針對借款者個人的貸款,由于投資需求者不一定能充分認識投資失敗對投資者個人的影響,即使P2P平臺明確說明借款者存在信用風險并且投資分散,這種網貸仍屬于高風險投資。第二,有些有害風險不一定會被市場紀律有效管理控制。目前我國風險定價機制在某種程度上是失效的,在這種大環境下,部分互聯網金融機構推出高風險、高收益產品,用預期的高收益來吸引眼球,擴大發展,但不一定如實揭示風險,會潛在巨大的道德危險。第三,互聯網金融創新可能存在嚴重問題。

2.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特殊性

與傳統金融一樣,在互聯網金融中,風險指的仍是未來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和法律合規風險等概念和分析框架也都適用,從而相應監管邏輯也都適用。但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有兩個突出風險特征,在監管中要予以考慮。

二、當今互聯網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金融近期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反映了我們對互聯網金融監管存在偏差。在過去兩年以P2P網貸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在無序中發展,在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許多非法集資、跑路等諸多亂象。來自監管機構的數據顯示,金融產品的網絡化趨勢加快了非法集資的擴散速度,2015年非法集資案件數達歷史頂峰,民間投融資中介機構、P2P網絡借貸、農民合作社、房地產、私募基金等成為非法集資重災區。其中投資理財類非法集資案件占全部新發案件中數的30%以上。一些平臺扮演了信用中介的角色,要考慮到其業務性質發生了變化,只要涉及辦理存貸款業務,就需要接受特殊的監管。銀行有資本充足率、風險拔備等各方面的要求、而缺乏監管的平臺公司一旦出問題,只能通過借新來還舊,典型的“龐氏騙局”就出現了。因此對進行特殊的監管并不是一種歧視,也不是為了保護銀行的壟斷地位,而是這類機構一旦出了問題,其風險的外溢性就會很廣,因此為了防患于未然,互聯網金融監管極具重要性。

三、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走勢

為期一年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正在開展中,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6月,互聯網金融業的增長速度逐漸減慢。4月28日,新一期的“北京大學互聯網金融發展指數”由北京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發布,該指數以2014年1月份為基期100,到2015年11月該指數上升到390,隨后在12月下降到386。從同比看,互聯網金融指數增長速度從2015年6月開始緩和。從分類指數上看,互聯網金融各業務發展有明顯差異。其中,互聯網支付和互聯網基金指數增長趨穩,2015年增長率分別為41.0%和37.0%,相比2014年增速分別下降了10.9%和13.9%。投資指數增速在2015年年中開始迅速下降。而互聯網保險則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新風向。接下來幾年,互聯網金融格局將有更大的調整。

在政策上,監管趨嚴將是互聯網金融新常態,互聯網金融將在資產端向產業端下沉將是未來方向。具有優質資產端的公司將會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網貸監管會在2016年收緊,一些野蠻生長期的平臺會提高內修、調整業務方向,否則就會被退出業務市場,這對行業的正向發展是有幫助的。因為一些大平臺出現事故,國家會在鼓勵金融創新方面變得謹慎。而隨著今年監管制度的到來,行業會加速分化,最終會推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意見及改善措施

1.建立健全的互聯網金融監管系統

建立完備的監督監管體系,一是為了保證網絡交易安全性,必須設立并公開市場準入標準,目的既是保護投資者的身份信息和利益,也是為了提升入市企業競爭的公平性。二是在虛擬的交易環境中注意掌握真實的數據資料,保證交易記錄的真實性。三是當網絡交易出現故障時,應該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同時追究分析交易雙方的責任,并加強網絡交易監管的實施和懲獎措施。

2.增強國民監督監管意識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離不開國人共同的參與和監督,各高校應加強對學生關于金融市場秩序、監管、合法合理性的教育,在學校專業的環境下有目的的培養有關金融監管的人才,可開設類似相關的課程,培養學生的監管意識。政府也應該支持社會和學校的教育培養,加大宣傳力度,落實到實際生活工作學習當中來,從長遠來看,這種舉措是很有必要的。

3.把握監管力度,明確部門分工

把我監管力度,避免盲目控制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發展,為網絡金融市場提供和諧穩定的環境。明確部門分工,將職務和任務明確分配到個人頭上,提高企業運營和監管效率,做到不疏漏,不重復,遇到風險能有效及時的管理控制,減少損失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東齡.試論互聯網金融監管存在問題及對策[J].商,2015(02).

[2]孫昊.當前網絡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23).

作者簡介:侯陽林(1997- ),女,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畢業于(任職于)吉林財經大學,研究方向:保險學

猜你喜歡
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
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
淺論我國會計監管體制的創新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監管交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