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定州貢院述論

2016-08-24 06:45
長江叢刊 2016年20期
關鍵詞:定州貢院科舉

賈 飛

清代定州貢院述論

賈飛

定州貢院又名定州考棚,由定州知州王大年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發起捐資修建。定州貢院現存主要有影壁、大門、魁閣號舍、大堂、后樓五座建筑,兼具清代官府建筑特點和地方特色。定州貢院在定州科舉歷史上取得很大成就,對定州地區產生了深遠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促進了定州地區教育的發展和文化的興盛。

定州貢院 概況 科舉制 影響

貢院是中國古代社會最有代表性的考試場所,是我國歷史上科舉考試的特殊產物,也是各朝代城市中最有特色的建筑群體。貢院出現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考功郎中李昂,為士子所輕低,天子以郎署權輕,移至禮部,始置貢院?!保?]北宋時期,地方性質的貢院開始設立,“宋之貢院,廢置不常。自崇寧至政和間,中州外郡,始咸有之”。[2]李燾《貢院記》也談到,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從董正封建請,令諸州遍立貢院”。到南宋時期,地方貢院已經大量出現。明清時期,科舉制達到頂峰,在京師至各州府基本都建有科舉貢院。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分為四等,從低到高分別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明清兩朝的地方性質的貢院主要舉行文武鄉試,童試和殿試均不在貢院舉行。作為全國保存至今的地方性貢院,定州貢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創設與發展對當地乃至整個直隸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都有特別重要的影響。

一、清代定州貢院概況

(一)定州貢院的興衰歷程

定州貢院俗稱定州考棚,位于定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偏北О.5公里的草場胡同路東,是我國北方保存最好的州屬貢院。清初,定州為縣級行政單位,隸屬于真定府,因此按照制度不設貢院。雍正元年改為定州府級行政單位,下轄曲陽、新樂二縣。雍正二年(1724年)又改為直隸州,雍正十二年新樂縣劃歸正定,將保定府管轄的深澤縣劃歸定州。定州設立貢院時間較晚,起初定州為縣,故不設貢院。因此,每年朝廷派遣學政對貢生進行歲試和科考的時候,以及鄉試的時候,定州地區的考生因本地無貢院,只得到真定府地區的貢院參加童試和鄉試。真定府距離定州地區約有二百里路程,道路容易受阻,行李、書籍攜帶也都十分沉重,導致考生參加考試十分不便。至雍正時期,定州升為直隸州,且逐步發展成為京城以南的大州,貢生人數較多,設置貢院勢在必行,這個任務,落在知州王大年身上。

據《直隸定州志》記載:王大年于雍正五年(1727年)擔任定州知州,“公之為治也,簡而肅,溫而嚴。催科則有滾單之設,清賦則有撥補之稽。家丁之革除,役車之注冊,案無留牘,吏莫容奸”。[3]王大年在任期間,修城郭,建壇廟、陽公祠,編州志,力圖改變定州面貌,修廢建新。為了緩解科考時貢生的不便,王大年“據諸生之辭,請于臺憲,而與闔屬士民捐資創修之”。乾隆三年(1738年),貢院建成,“諸生自是免隔屬赴試之難”。[4]

道光時期,定州貢院已經年久失修,十分破敗,僅僅能夠勉強使用,“文場坍塌過半,公廨漸就欹斜,其余墻垣房舍向以土為之者,復旋筑而旋圮”。[5]如此破敗的境況,給士子科考帶來諸多不便,貢院“歷時既久,損壞浸多,而號桌坐凳及頂棚為尤甚。每屆學憲案臨,輒雜取市廛板片為供應。桌面之狹小橫斜,坐凳之高低欹側,諸多不適。一遇風雨,則頂棚飄搖滲漏,竟難展卷,諸生苦之久矣?!保?]道光十二年(1832年)新任知州王仲槐上任,勤政愛民,恪盡職守,在得知貢院破敗不堪的情況后,提倡捐資重修,而民眾也慨然捐助,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后,于1834年開始重修,“凡十閱月而竣事”,不僅恢復了原有建筑,還有所增建,“計內外工重修者三分之一,繼長增高更易添修者三分之二。東西文場各加寬,展頂棚彌加整固而桌凳則一律寬平”。至此,定州貢院一直沿用至清末科舉廢除。

清朝滅亡之后,定州貢院被廢棄。1926年,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辦事處由北京遷至定縣翟城村,“到民國十八年度,承地方的贊助,將定縣城內貢院借與本會辦公”。平教會根據工作需要,雖對貢院進行了一些休整,但大致保持了原貌:“此間所有屋舍完全就原有建筑改造成功的,以期適于現代之用,所以它雖應有盡有,而一切建筑之外形,則仍為舊式的。大門向西,入門有廣場;二門向南,對面有大影壁,上書‘除文盲,作新民’六大字,一望而知為平教會之最終目標?!笨箲鸨l后,平教會遷往湖南長沙,貢院再次廢棄。解放之后,貢院以及相關建筑歸屬當地政府管轄。1956年,入選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單位。2001年,國家文物局專門撥款重新修繕定州貢院,并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在河北省文物局主持下對貢院進行了大規模修繕工程。2015年7月,國家文物局批復同意定州貢院展示利用工程立項。

(二)貢院建筑布局及結構特征

定州貢院的建筑別具一格,是清代北方官方大型建筑的典范,同時又具有地方特色。定州貢院在修建之初,“墻垣房舍向以土為之者,復旋筑而旋圮”。道光年間重修時,“群房圍墻均易以磚瓦,以為經久之計”。定州貢院的建筑格局,從南向北依次為影壁、門正、二門、魁閣以及號舍,北邊是二堂和后樓。貢院大門兩邊分別為東轅門和西轅門,西邊建筑主要是演武廳、文昌宮等幾座?,F存比較完整的主要有影壁(當代重修)、魁閣、號舍、大堂、攬勝樓,但演武廳和二門已經毀壞。

貢院現存最南邊建筑是臨街而建的影壁,影壁長22.25米,高6.10米,厚度約為1.25米,是典型的北方磚木結構建筑。影壁是考試放榜的地方,用料考究,底部用條狀的青磚,防止腐蝕,上部分為磚坯用料,外抹上白灰,頂端為吊獸和挑檐,使影壁在空曠的考場前顯得格外莊重。

影壁以北是大門,門上有定州貢院匾額,大門兩側各有一座石獅子,正前方有一桿旗桿,大門已經毀壞,為今人修建。二門是考生進入貢院的第二道通道中間為二進院,院落比較狹長,給人以壓抑的感覺,實際是考試的需要,以彰顯科舉考試的嚴肅、莊重。

魁閣又叫作正廳,位于號舍前,連為一體,是貢院的最主要、最復雜的建筑,屬于典型的磚木結構建筑。號舍是文舉貢生和秀才考試答題和收卷的場所,同時這里也是舉行童試的地方?,F在的魁閣號舍東西長29米,南北跨度30米,面積900平方米之多??w二層裸露的天臺朝南正對院門,上鑄有一尊魁星神像,造型奇特,怒目圓睜,身披黃衣,十分威嚴??w號舍的屋頂建造特殊,有三個斜面坡頂,五條屋脊支撐。正廳從中間開始由高到低,建造了七個尖頂,造型整體規整有序??w系磚木結構的高大瓦房,中廳高聳起脊,兩廊頂下部落,兩面出水,看似分為兩層,外觀猶如快速低飛的春燕,又像夜空中懸掛的北斗七星。號舍的內部共63間,Т梁有34架,明柱、金柱、檐柱八行,每行八根??w內部設有中廳和側廊,兩側為科考場地,分成百十余個小的隔間,防止作弊。號舍建筑獨特,設有通長的直欞窗,使得內部采光十分充足,在陰雨天也可以看清試卷。這也是定州貢院最獨特之處。

號舍的后方建有大堂、二堂,是考官主持考試的辦公之地。大堂與號舍十分接近,僅有2.85米,大堂是考生交卷和主考官整理考卷的地方。大堂以北為內部辦公區域,考生禁止進入,以南為外辦公區域,大堂是兩者分界之處。大堂、二堂北面有一個院落和兩排低矮的建筑,是貢院的內簾辦公區域。內簾辦公區域的一個重要建筑就是東西兩側的耳樓,用來存放試卷。

貢院內部正北方有一棟較為破舊的三層建筑,叫“攬勝樓”,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建筑,坡頂為單脊四角形式,兩側掛有耳樓,樓層十二米,建筑占地約一百三十平方米。樓房坐南朝北,二、三層有兩排木制欄桿,圈起看臺,后面為臥室,是官員住宿和觀看武貢生比武的場所。

在定州貢院圍墻的東側,是武舉戶外考試的地方。和文科考場不同的是,武舉考場建筑稀少,且結構較簡單。武場的中間空地是跑馬場,中間有一條跑道環繞武場半周,北側是武場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是演武廳、文昌宮、最北邊為后宮?,F在貢院東邊武場部分已成為民居,原有的建筑已全部毀壞。

二、定州貢院與科舉選才

(一)清代科舉概況

清代科舉制度基本上沿用了前朝制度,清太宗天聰三年(1629年)就曾下旨開科取士。順治二年(1645年),浙江總督張存仁上奏清廷:“速遣提學,科取士,則讀書者有出仕之望,而從逆之念自息?!表樦蔚蹤嗪饫?,參考明朝的科舉制度,稍加改變,于順治二年開始實行文科舉考試,又在隔年進行武舉考試。

清代的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文科舉與武科舉大體相同,僅考試內容有所差異。童試是科舉考試的最初一級,考生被稱為“童生”,考中者稱為“生員”。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每到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份舉行,故稱為“秋闈”。

會試是在鄉試的下一年舉辦,順治、康熙時期在農歷二月,雍正時改為農歷三月份,乾隆后固定為三月,稱為“春闈”。會試考試制度大體與鄉試相同,會試由禮部主持。落選士子中才能突出的允許通過大挑等方式步入仕途??婆e考試文體是八股文,文章格式要求嚴厲,寫作內容和命題范圍也嚴格控制??荚噧热葜饕獜乃臅褰洰斨羞x擇,其做法是從四書五經中摘抄下某一句話,用來做題目,讓考生依據此句話發揮寫作,但是不能脫離經義。

武舉和文舉在考官級別、考生身份、考試等級等方面均與文科舉相同,但是科試和武試不在同一年舉行。武科舉的童試和歲試與文科舉歲試在同一年份舉行,考官為外省的武將協同學政監考。童試的考試內容分內外場,外場考馬箭、步箭、弓、馬、石等,內場則考武經,在號舍大廳內舉行。清初武舉文筆主要考策論,后來簡化為默寫《武經》的內容。

(二)定州貢院的科舉人才

科舉制創建以來,直隸的科舉活動就十分繁盛。據統計,清代全國取進士為26391人,其中河北取進士2666名,接近全國進士數量的10%。定州為京畿地區的大州,科舉活動活躍。作為直隸州,定州貢院級別高于一般州府的貢院,科舉級別為歲試和科試,會試者須到順天府貢院參加考試。據史料記載,從乾隆三年貢院設立到清末科舉制廢除,定州貢院終清一代共產生227名文武舉人,其中又有11名文科進士和13名武進士。

年份 文舉人 文進士 武舉人 武進士乾隆年間 13 2 31 4嘉慶年間 4 1 39 5道光年間 15 1 21 4咸豐年間 10 1 7同治年間2 1 1光緒年間 2 5 3

從以上統計可以看出:清代定州地區科舉活動比較發達,巍然成風。值得注意的是,定州地區武科舉無論進士還是舉人人數,均高于文科舉,說明直隸地區武舉發達,勝于文科舉。武舉在當地受到重視,這和燕趙之地好武的傳統有關系,歷史上的狀元一多半也是武舉出身,僅定州一地乾隆年間就出現邢敦行、邸飛虎兩名狀元,嘉慶年間出現何明德會元一名。而且,定州地區的武舉有著深厚的家族傳統,比如乾隆年間的邢敦行、邢敦倫、邢敦信三兄弟,王萬年、王萬清、王萬春三兄弟,馬開昌、馬福昌兄弟,嘉慶年間的胥國泰、胥國清、胥國梁、胥國干四兄弟等。這中間,家族傳統還表現出地域特點,如胥國泰四兄弟和王萬年三兄弟均是曲陽縣東旺村人氏,邢敦行三兄弟以及邢夢椿、邢承誥、劉嵩年等人均是子位村人。

三、定州貢院科舉的影響

科舉取士是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才選拔制度,對古今政治、文化、教育、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定州貢院作為科舉制度的實體產物,推動了科舉制的發展,也推動了當地社會的發展。從定州貢院的開科取士到科舉制的廢除,期間一百多年一共為清代選拔優秀人才227名之多。定州貢院的科舉考試制度首先為寒門士子進入仕途開辟了一條相對公平的道路,取士標準依靠的是才學成績而不是經濟背景和身份階層,有利于平民士子和各階層的人才參與國家政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國家人才的選拔。

定州貢院對當地最大的影響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體現在考試內容方面。清代童試和鄉試的考試內容是四書五經,考題從四書五經里面出,答題必須符合四書五經的內容。士子需要熟讀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從而直接肯定了理學是官學,也推動了當地儒家文化的傳播,道德倫理的確立??婆e的興盛同時,有助于當地小說和詩歌的發展,形成于河北地區的“北學”也因為科舉而傳播興盛。其中,從定州貢院科舉考試走出去的安文瀾和馬錫蕃就是桐城學派比較有名的傳承者。

教育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學習內容和學堂的建設上。定州貢院的興建推動了當地的科舉興盛,考科舉,入仕途,成為當地學生學習的目標,通經入仕成為社會風氣??婆e考試蔚然成風直接,帶動了學堂書院的興建,據《直隸定州志》記載定州貢院修建后,修建的書院有咸豐年間創修的定武書院,并聘請多位名師教授。新建的學堂有抬頭、田家莊、宣村、西漢等三十一所之多,基本覆蓋定州整個地區,推動了學堂教育的推廣。

四、結語

貢院的修建根本目的就是選拔優秀人才,清代定州貢院的修建與使用,對清代定州的科舉、教育、文化、政治、經濟的發展均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定州貢院的建立促進了科舉活動的興盛,進而推動了定州地區教育的興盛??婆e的發展,帶來文化教育的興盛,書院和學堂的建立,反過來也有利于優秀人才的選拔。同時,作為北方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貢院,定州貢院在貢院建筑方面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既是了解科舉制度的實物資料,也是不可多得歷史文化遺產,值得去保護利用。

[1]李肇撰.唐國史補(卷下)[M].北京:中華書局,1991:133~144.

[2](清)謝啟昆修,胡虔篡.廣西通志[M]桂林: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5965.

[3](清)寶琳等.定州志[M].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69:916.

[4](清)寶琳等.定州志[M].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69:2016.

[5](清)寶琳等.定州志[M].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69:2012.

[6](清)寶琳等.定州志[M].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69:2016.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歷史學院)

賈飛(1990-),男,漢族,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河北大學歷史學院,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猜你喜歡
定州貢院科舉
明代鄉會試貢院研究述評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群眾文藝云上展演(雄安、辛集、定州專場一)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群眾文藝云上展演(雄安、辛集、定州專場二)
江南貢院
南京江南貢院的“三門”
想念定州
從《紅樓夢影》看顧太清對科舉仕途的思考
“科舉”
千年古縣 魅力定州
南戲中的科舉程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