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體化視角下“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觀的探析

2016-09-15 06:39徐仁芳
人間 2016年23期
關鍵詞:愛情觀個體化個體

徐仁芳

(上海體育學院,上海 200438)

個體化視角下“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觀的探析

徐仁芳

(上海體育學院,上海 200438)

本文將對“90后”女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為樣本進行研究探析,“90后”是改革開放個性鮮明一代。通過對“90后”女大學生對待愛情的看法、怎樣理解愛情分析“90后”女大學生愛情觀的特點。同時在個體化視角下,結合文獻資料法通過對“90后”女大學生在愛情態度等方面特征。

個體化; “90后”女大學生; 愛情觀

前言

隨著高校擴招,更多地女大學生的存在?!?0后”女大學生是未來十年婚姻的主要群體?!?0后”女大學生是知識分子,她們的戀愛觀的健康與否,作關系到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發展,關系到他們未來的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快樂。更是影響學校乃至社會的和諧發展。本文從個體化理論的視角下展現當代“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觀,個體微觀層面上分析“90后”女大學生愛情觀的特征都擺脫不了個體化這一時代的主題。愛情觀是人們對愛情產生的動機、對待愛情的態度以及擇偶的標準。個體化:是指在現代化發展中,社會個體成員脫離由傳統化和集體控制的生活,轉向一種由個體自主決策,更具流動性和獨特性的人生狀態[1]。Buhl 認為:個體化概念強調了個體化獨特的方面,即認知和情感兩個方面[2]?!?0后”女大學生將成為在全面二孩政策的背景下的主要愛情群體,對“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觀的特征進行分析與探索。因此,本文將為“90”女大學生愛情觀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和現實意義。

一、個體化和“90后”女大學生的概念研究

(一)個體化的概念研究。

“個體化”是由德國社會學家貝克提出的,用以解釋后工業社會轉型的一個術語,后經鮑曼等的研究,發展成為西方社會學界的一個重要概念[3]。Buhl 認為:個體化概念強調了個體化獨特的方面,從舊的理念從生出新的觀點,即是一種新形式的社會特點。[2]個體化是呈現新的特點,個體化讓“90后”女大學生從傳統女性的特征進化為新時代女性的代表;個體化又在中國現代社會的發展背景下塑造“90后”女大學生文化知識結構的提高。從而推進了“90后”女大學生個體化的構建。

(二)“90后”女大學生的定義。

“90后”女大學生的定義研究,包括在讀“90后”女大學生、畢業“90后”女大學生以及“90后”研究生的三種身份研究。大學生是與時代潮流密切聯系的群體,她代表了一種知識的代名詞;大學生的內涵在實質是知識的代表、活潑的象征、個性的群體。對女大學生的愛情觀的特征,尤其是“90后”女大學生研究甚少。本文將以個體化理論為基礎分析“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觀的觀點。

二、信息時代“90后”女大學生個體化的展現

在貝克的個體化理論中認為或強調,個體尤其是女性,在個體化的時代自愿或者被迫“過自己的生活”。[4]在中國改革開放后,中國逐漸進入一個現代化的社會,在這現代化社會中,讓中國社會逐步進入的信息化時代的過程,伴隨著而“90后”是這個現代化中個體化典型的代表,她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與她人不同的獨特生活方式,這必然引領“90后”青年走向個人個體化的過程,個體化是一種客觀的必然且非主觀的一種選擇,正如貝克所說的:“個體化是一種強迫性沖動,盡管也是一種矛盾的沖動,克制不住要去創造、安排自己的人生,以及周遭的紐帶和網絡[3]?!痹趥€體化趨勢背景之下,“90后”這一代的個體被從傳統中脫穎而出且標新立異的特征,本身擁有更多自由權和獨立感。在這里她們是自己的主導者,有她們自己的思維,追求自己的個性的生活,標新立異的生活狀態。自主獨立的特點更加被凸現出來,但從“90后”女大學生這部分人群來說,當代“90后”女大學生群體正在處于一個去傳統化、價值觀的轉變、自主獨立對自我認知狀態,在獨立與個性之間,追求獨特生活態度。

(一)“90后女大學生去傳統化的體現。

去傳統化即傳統逐漸弱化,這里是指對待性別不在傳統化,隨著時代進步,性別意識逐漸出現了顯著的改善。徐安琪曾寫道“一些人可以選擇在家養育孩子而不工作,或在孩子大些后再就業,而這在“勞動光榮’‘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傳統年代,會被視作好逸惡勞、不務正業而受鄙視[6]。但是21世紀的開放時代,“90后”的女大學生他們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工作,她們不會因為自己是女性,就只能在家里負責孩子的日常起居,照顧家庭并且成全丈夫發展事業的傳統思維習慣?!?0 后”的女大學生是新生代的活力的代表、現代化的代表?!?0后”的女大學生她們追求高學歷高素養。有著極強的學習能力?!?0后”的女大學生去傳統化屬性逐步顯現。

(二)“90后”女大學生價值觀的轉變。

在信息化發展的大背景下,“90后”女大學生個體的突起,改革開放制度的迎來使女性借助時代的變動成為個體自我的可能?;趪艺咧贫然A上的就業、女性保障等權利的不斷趨于完善。個體化的女性從傳統中脫離。王玲認為“大學生的價值觀是大學生評價周圍事物的是非、善惡及重要性的觀念系統,是大學生對他們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現象和他們對自身價值的認識、評價、決定取舍所持的最基本的觀點。大學生的價值觀是當代大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主要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價值手段、價值目標和價值評價標準的統一,是抽象價值觀和具體價值觀的統一。[7]“90后”大學生從出生到現在都一直是一種和平、開放的環境里,可以享受著國家的改革開放以及全球化思想帶來的文化碰撞。對于“90后”的女大學生在價值觀上轉變由自我意識不強向自我提升意識增強,追求高學歷,學習知識的功利性增強,她們生活在科技時代、時尚潮流的時代,價值觀也是時代的代表,個性。在這種氛圍成長之下的“90后”的女大學生,她們在價值觀取向是極其鮮明的和強烈的,表現了“90后”女大學生是個體化的鮮明的一代。開始擁有鮮明獨特的價值觀。

(三)“90后”女大學生自主獨立的表現。

自主獨立這里指個體化的一方面的的表現,是獨立自主的成人狀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90后”女大學生發展出獨立自主的特性。從而獲得了對自我負責的一種能力,也是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因此,個體化是個體在發展成為一個獨自主即自我依靠和自我管理 。自主的表現主要是個體可以在個人事務領域自己做主,可以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做決定,并能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獲得自主,因此自主獨立是個體化的一部分,是個體化的表現之一[8]。在目前的中國進步的程度,個體化的進程對于女性地位的提高來說,是非常明顯的。而“90后”女性張揚個性, 獨立自主,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也是新一代“90后”自主獨立的特征。

(四)“90后”女大學生自我實現的體現。

“90后”女大學生她們可以應付目前生活上有很充分的準備,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梢宰灾魍瓿晒ぷ?。她們辦事有責任感,值得信任。女性不僅僅有較高的抱負,并且努力學習或工作來實現她們的目標?!?0后”女大學生自我實現體現,最顯然的是“90后”女大學生在現在社會地位的提升,她們不再是成功事業男性后面的默默的支持者,同樣的,她們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選擇權,將不再是自己在繁重的家務和撫養孩子有時間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事業,工作和生活,繼續提高自己的價值[9]。她們自我意識強,可以激發能力,專注于任務。自我價值的實現是她們所追求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是“90后”女大學生自我獨立身份的建構。

三、個體化視角下“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觀的探析

愛情觀主要表現為適齡男女群體對擇偶動機的理解、擇偶偏好選擇、擇偶標準的期望。通常愛情對未來家庭生活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結果顯示,“90后”的女大學生的愛情態度是想愛就愛型;愛情動機是著眼未來;擇偶標準不將就。以下是對“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觀的具體分析:

(一)個體化視角下“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態度——想愛就愛。

發揮高校的文化功能,增強女大學生愛情觀的意識。研究表明,女性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可以實現自己的愛情態度。因此,“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態度不再受到傳統文化觀念的主導,現代個性化思想逐漸占于主導地位,“革命同志式”的的愛情關系已經被現代的“想愛就愛”的戀愛模式所替代。傳統愛情動機不再占據著“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觀?!?0后”女大學生可以對自己愛情模式可以作出理性且正確的判斷,對愛情動機選擇性和主動性有了自主權,她們不再受傳統思維模式影響。在愛情動機的構成分析,首先,“90后”女大學生不再認為愛情態度是以跟著自己的心走的,她們考慮更多的是現在此時此刻的”感覺”;其次,“90后”女大學生愛情態度更強調主體意識,更多注重自我個體感受,不太介意別人的評價,不會一定是男生追女生,自己喜歡的對象就可以主動去追求,特別是她們把眼光從世俗生活轉為浪漫主義。這反映出“90后”女大學生這部分人群在愛情態度上去傳統化的特征。

(二)個體化視角下“90后”女性擇偶標準——不將就。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90后”女大學生大部分擁有高學歷,她們對愛情考慮問題時通常會綜合權衡,不僅僅考慮對方經濟、社會地位等因素,更注重考慮未來婚后的生活質量、家庭生活穩定等因素[9]?!?0后”不會順因潮流去戀愛,他們也有自己的思維想法,在個體的社會中體現個體人群?!?0后”女大學生在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上是越來越獨立化,社會保障對女性的保障也是越來越全面化。當今社會文明發展達到一定程度,人們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文明程度就會達到一定高度。特別是“90后”女大學生這一代是先進思想文化與愛情觀念相互融合,她們對于愛情中的擇偶標準的思想相對于傳統女性更具有主動選擇性?!?0后”女大學生的擇偶標準特點是不將就。在選擇戀愛的對象時,多數女生則是以人品、能力、共同語言等作為首要條件。[9]顯然多數女大學生的擇標準是不會將就,她們有自己的理想標準。

(三)個體化視角下“90后”女大學生愛情動機——著眼未來。

伴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個人條件因素和家庭因素是對“90后”女大學生愛情動機的影響是重要的特征。低年級的“90后”女大學生在愛情動機中,部分女生期望現實中的遇見“高富帥”的在自己身上發生。在愛情動機上,按照偶像劇情節的模式尋找對象,在交往的過程中若有與自己期待的不相符合,總是覺得對方不夠優秀,不是自己的最佳伴侶,就會想要放棄。尤其是低年級的女生,往往比較愛幻想,對待感情過高期待愛情,質量逐漸受到經濟因素調整的影響,“90后”女大學生的愛情觀念越接近愛情的社會需要,愛情行為也與社會意志同步。她們的個體化體現:不受共同世俗的眼光,她們更多地根據目前自身情況維系個體與共同體之間的關系。當然,還是有部分女大學生會有決定愛情本身。只是從整體趨勢看愛情動機受父母意愿的可以說是一代弱于一代,80后弱于70后,90后弱于80后。

四、結語

通過個體化的特征“90后”女大學生現代身份意識的凸顯,給予“90后”女大學生一個包容性的特征來實現個體化的的維度。即使目前校園愛情已經屬于正?,F象,并且在隨著社會的個體化以及“90后”本身個體化大環境背景,“90后”女大學生在短短一代的時間內突破了傳統的愛情觀念,將會成為現代愛情觀念的主導地位。

[1]呂夢醒. 論當代青年自我認同的發展困境與應對策略——基于個體化理論的研究視角[J]. 甘肅社會科學,2015,04:57-60.)

[2]1Buhl H M.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tion in adult child -pare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2008,29( 2) : 262 - 281.

[3]劉建,王前. 個體化視角下農民身份變遷的路徑及未來[J].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1:29-33.

[4]沈奕斐. 個體化視角下的城市家庭認同變遷和女性崛起[J]. 學海,2013,02:64-71.

[5]Eccles J S. Control versus autonomy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l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1,47 (4) :53一68。

[6]徐安琪. 家庭價值觀的變遷特征探析[J]. 中州學刊,2013,04:75-81.

[7]闞妮妮. “90后”大學生價值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

[8]王國霞,蓋笑松. 個體化概念辨析[J]. 心理學探新,2011,02:105-112.

[9]顧力. “90后”女大學生戀愛觀現狀及對策研究[D].貴州財經大學,2014.

G641

A

1671-864X(2016)08-0164-02

徐仁芳(1991.03-),女,民族:漢,籍貫:皖,學歷:研究生,單位:上海體育學院,研究方向:休閑體育。

猜你喜歡
愛情觀個體化個體
個體化健康教育在小兒厭食癥患者中的應用
從《寡婦春怨》與《孤雁兒》對比中看中西愛情觀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個體化干預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我做好了和你共度一生的準備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個體化多媒體時代微電影的流行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