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初探
——以《阿Q正傳》為例

2016-09-15 06:39金雯雯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阿Q正傳阿Q綜合性

金雯雯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級中學,湖北 恩施 445000)

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初探
——以《阿Q正傳》為例

金雯雯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級中學,湖北 恩施 445000)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而作為一個時代的經典,魯迅作品的地位也是無法否認的。魯迅先生的許多文章,不僅適宜于現在的閱讀和接受,同時也適宜于未來人的閱讀和接受。正因為如此,中學語文教材中一直都不乏魯迅作品的身影。

語文;魯迅;教學;綜合;學習

近些年來,高中語文課本中魯迅作品所占的篇幅有所減少,此事一度成為網絡上人們爭論的熱點,贊同者認為:“魯迅作品幾乎快成了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塊雞肋?!狈磳φ邉t大聲疾呼:“中學語文教材絕不能沒有魯迅作品?!?/p>

針對這種情況,作為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三年有余、同時又是魯迅迷的筆者也在課余時間和同學們進行了溝通,結果發現語文課中的“怕魯迅”幾乎已經成為了所有學生的共識:“最不喜歡的就是魯迅的文章,半文言半白話,又拗口,還經常是連標點符號都要背下來的,太痛苦了?!薄耙慌挛难晕?、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p>

這種情況下,我陷入了沉思。在我看來,魯迅是一位具有原創性的現代思想家和文學家,對整個中華民族精神的建構起到奠基性作用,其思想與作品源源不斷地給我們思想的啟迪,是故魯迅精神被稱之為“民族魂”。那為什么學生會“怕周樹人”呢?

經過進一步深入調查,我發現對魯迅作品持否定態度的學生主要理由是:語言深奧,政治性強,言辭偏激,尖酸刻??;年代久遠,無法理解時代背景,批判意識過強,讀后心情沉重,不希望學習社會的丑陋面;還有人認為他文章的意義都是后人強加的,文章本身并沒文采。但是在批判的同時,有些學生也指出,原來小學、初中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故鄉》等文章學起來就覺得生動有趣得多。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不同作品本身風格的差異性之外,問題真正的癥結在哪里呢?通過和其他同事尤其是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前輩的探討,我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材選文的問題,我們常說魯迅雜文是“匕首”是“投槍”,集中體現了魯迅思想的精髓,過去教材編寫受政治因素干較大,因而魯迅雜文被當作政治思想教育的工具大量選入中學特別是高中的語文教材,如魯迅先生的《我們不再受騙》、《大眾并不如讀書人所想象的愚蠢》、《論打“落水狗”》、《記“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論“第三種人”》、《“友邦驚詫”論》等火氣十足的雜文都曾經入選過語文教材,顯然這些作品不適合中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引不起他們的興趣甚至引起反感是必然的。

二是教師的問題。還不僅僅是教師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的問題,而是教師素養有待提升,教師對魯迅作品的鑒賞能力有待提高的問題。大多數教師教學魯迅作品只能依賴教學參考書,缺乏自己的理解與鑒賞。教師只有自己真正讀懂魯迅作品,理解了魯迅,才能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確定恰當的教學內容,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將教材呈現的魯迅作品,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引導學生去理解魯迅、讀懂作品,否則只能將教參的內容“填”給學生。

在找到問題之后,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教材選文是我們教師不能決定的,那就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從自身入手,從教學手段上探究解決方法。

大學學習時,《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理論基礎與基本特征》一文給我留下過深刻的印象,其中對于語文綜合性學習是這樣解釋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課程的整合為基點,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強調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結合,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包含語文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綜合性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p>

綜合性學習,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是否能讓他們對魯迅的文章有著更為深入的了解,從而真正自發認識到這位作家的偉大呢?我以《阿Q正傳》為切入點了,和學生一起開始了一次綜合性學習魯迅文章的歷程。

我提前一周就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讓學生根據課文改編話劇。每組安排了一個導演,剩下的同學由導演安排。整個排演過程都是在休息時間進行的道具服裝也是學生自己找人借或者自己制作的。特別是服裝道具我們煞費苦心,為了體現阿Q等人生活上的窘迫,學生們把裝米的麻袋裁剪成了衣服的形狀,還用毛線辮了些辮子綁在頭上。我事先沒有給學生講解,所以學生并不太了解《阿Q正傳》和魯迅寫這篇文章的意義。

經過一周的準備,四個小組開始表演自己的話劇。當然由于理解不同,四個小組側重點并不相同,有的小組重點排演了阿Q與王胡打架和阿Q調戲吳媽這兩場戲,注重貼近原文;有的則根據自己創新,給了阿Q一個光明的結局。有的甚至有了幻想的色彩給劇中加了一個天使。

上完課后,學生告訴我這算是他們到現在為止記憶最深刻的一節課。本來一直覺得魯迅的文章難懂,所以難學。但是這次課不一樣,每一個學生都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擠出時間排演,準備道具。為了編好劇本,演或每一個人物,他們更是一遍又一遍的熟悉課文,熟讀人物的每一句話,揣摩他們的心理活動。有什么不會的,小組一起討論解決。

最后我總結性地再講過一次課,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東西遠比以往課堂要多的多。就是在他們表演過的畫面,他們討論人物、臺詞的過程,真正地理解了魯迅組品的精髓。

當然,由于時間準備的不足以及尚屬第一次嘗試,在整個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在整個教學中,對學生的準備階段比較放任,沒有給予方向性的指導,導致學生對《阿Q正傳》的理解有了誤差。個別小組改編的話劇成了爆笑喜劇,失去了魯迅先生的諷刺意味;準備結束后沒有經過驗收,導致最后的匯報演出出現了些許混亂場景。

其實這種不夠完整,不夠全面,甚至片面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在現階段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是普遍存在的。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是一種“接受教育”,教師習以為常,學生沒有了問題意識,循規蹈矩,毫無創造意識,即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創新的教學,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如何把綜合性學習教學做得更好,《談談中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意義及策略》中對此的看法,提出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策略,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以上是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過程中的感受和總結,有很多收獲也有許多疑惑。也許隨著今后對綜合性學習教學方法的理解加深,之前遇到的疑惑和困難會逐步解決,但語文綜合性的道路任重而道遠,仍然需要不斷在挫折探索和前進!

G632

A

1671-864X(2016)09-0275-01

猜你喜歡
阿Q正傳阿Q綜合性
阿Q和老A
定制鋪絲新工藝降低成本提高綜合性能
沈鵬《讀魯迅〈阿Q正傳〉(四首選二)》
《阿Q正傳》中阿Q形象賞析
從文化因素的翻譯賞析《阿Q正傳》兩個法語版本的翻譯
模糊PID在離合器綜合性能實驗臺中的應用
淺談魯迅《阿Q正傳》的思想意義
論描寫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傳》的意義
教師在綜合性學習中的作用
阿Q“國民劣根性”的誤植與誤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