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抓好班級管理

2016-09-20 18:18王翠芬
考試周刊 2016年70期
關鍵詞:班級凝聚力班級管理班主任

王翠芬

摘 要: 班主任的精神之愛應建立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在寬容與樂觀的期待上。新課程理念下的班級管理,一個顯著特征便是把班級管理權還給班級主體——學生。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除了依靠學生自覺,還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老師作為這個大家庭的家長,要學會認真對待師生關系,使師生之間形成平等的、互動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 班級管理 班主任 班級凝聚力

班級是學生體驗生活的大家庭,是學生發展個性、施展才能、演繹人生的舞臺。新課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要觸及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班級起到監督和組織作用。班主任的精神之愛應建立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在寬容與樂觀的期待上。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接觸的是學生,管理的時候,要用充滿愛的責任感對學生進行管理和引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要重視班級文化建設,以良好的文化氛圍感染學生。中學班主任進行合理有效的班級管理,是培育學生、創造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那么,如何創建蓬勃向上的班級文化?

一、激發主體意識,健全班級管理制度

新課程理念下的班級管理,一個顯著特征便是把班級管理權還給班級主體——學生。班級是全體同學的“家”,科學、民主、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是班級文化的另一重要內容。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獨立于世的人,而不是任人打造出來的產品。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除了依靠學生自覺,還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克服學生行為的隨意性。學生雖不成熟,但并非一無所知,而是對世界充滿好奇;他們雖稟賦各異,但不乏獨到見解。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實施必須講究科學,切合學生實際,班主任應思考怎樣的管理語言最適合與學生交流并產生共鳴,尊重學生意見,真正發揮正面教育效應。怎樣的活動方式最能讓學生置身其中、樂此不疲?我認為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制定班級公約,班級公約是全班學生共同信守的制度。班級公約應該“自下而上”由學生討論產生,學生是制訂者,也是執行者。因此,制定班級公約時,應廣泛聽取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從而內化成他們追求的目標。

2.建立和健全激勵機制。實施班級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要建立和健全激勵機制。有的同學逃避值日,通常做法是對其進行處罰,但往往效果不佳。這時可以采取一些靈活的激勵措施獎勵那些不負責任者。顯然后者更能達到既獎勵先進又帶動后進的雙重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實現教育民主化,教師必須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班級是學生體驗生活的大家庭,是學生演繹人生的舞臺,是學生成長的沃土。班主任不應是權威者、控制者,而是與學生就某些問題進行探討的對活者。中學班主任進行合理有效的班級管理,是培育學生學會學習的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讓學生獲得知識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學生心里打下自信成功的底子。老師作為大家庭的家長,要學會認真對待師生的關系。平等對話關系使班主任與學生的心靈彼此敞開、彼此接納?,F在都比較流行和孩子和家長做朋友,相互之間可以交心,一定要和學生真心交流,使學生獲得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積極的生活體驗和生活態度,使師生之間形成平等的、互動的師生關系,使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十分和睦。長期堅持下去,必將使學生形成與社會、與他人積極的交往關系,每個人之間都相互尊重,對學生學習成績和未來人格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從而影響其一生。

三、新課程要求班主任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級活動是學生學校生活的基本形式,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組織班干部開會,表揚他們一些好的做法,對于不完善的地方,要教他們方法,并鼓勵他們開展主題班會活動,主題班會是班級最常見的活動之一。成功的班主任要認真仔細地對每一個學生進行了解掌握。注意聯系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為每一名學生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在其點滴進步中給予賞識。針對學生中出現的種種不良行為習慣,組織一次題為“向陋習告別”的主題班會活動。周會課上,對一周好人好事進行表揚,這樣做在無形之中引領學生向優秀學生學習。輕松活躍的文體活動有利于愉悅心情、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發展特長。選擇適當時機及時表揚或贊賞,強化和鞏固學生的上進愿望。班主任還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校性文體活動,如歌詠比賽、體操比賽、田徑運動會、舉行運動會,在賽前鼓勵學生,使學生充滿信心,比賽時,組織學生成立“拉拉隊”加油助威,多發廣播稿鼓勵表揚,激發斗志。通過這些活動,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自己的才能,在活動中既獲得成功的體驗又進一步發展特長。

四、新課程要求做一個有愛心的班主任

教育是愛的事業,“為了學生的一切”,是博大無私的愛,包涵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抽出一定時間讓學生體驗現實生活,在這樣的感受、體驗中,學生的認識才能得以提升,情感才能得以激發?!皭凼且婚T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班級活動可以和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相結合,教師的愛的形式與內容,就是教師品德、學識和情感的結晶。為學生個性發展和潛能發揮創造條件,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班主任要能愛、善愛,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

實踐證明,生動活潑的班級文化氛圍能使師生心情愉快,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努力使自己的班級成為優秀的班級,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用心關愛他們。班主任要耐心細致地抓好班級文化建設,細水長流,使學生在良好班級文化氛圍的熏陶下健康成長。要給予他們鼓勵和批評,正確引導他們,使學生樂觀成長。在發展知識、能力的同時,發展情感與精神力量,更發展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周鴻.論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同補性教育[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3).

[2]駱舒洪,周衛紅.中小學班級管理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1(11).

猜你喜歡
班級凝聚力班級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如何提高小學班級凝聚力
大學生班級凝聚力影響因素的研究報告
班主任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以人為本 高效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