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思維培養之我見

2016-09-21 14:25高美蓮
考試周刊 2016年68期
關鍵詞:實踐操作遷移思維

高美蓮

摘 要: 創新思維就是不受現成的常規思路的約束,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實施創新教育是現時代教育的主旋律,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永恒主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 遷移 思維 多思 實踐操作 開放學習

在培養跨世紀創新型人才的今天,學校有責任給學生創造和諧、融洽、寬松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對于小學生來說,一條新穎的解題思路,編一道應用題,一個小發現、小創造等都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是前人創新的產物,數學知識源于創新、又能促使人進行新的創新,創新思維寓于數學教學之中,數學教學能夠且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

一、科學運用學習遷移,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學習遷移即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科學運用學習遷移,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小學數學教學要適應數學教學實際,提高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教師要精選例題,按類型、深度編選適量的習題,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活躍學生思維,進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例如,在六年級應用題綜合復習教學中出示這樣的題目:王師傅計劃16天生產零件900個,結果4天生產了360個,照這樣可以比原計劃提前幾天完成?教師提問:“你可以從哪些不同角度解答這道題呢?”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結果學生有多種解法:(1)歸一法解:16-900÷(360÷4);(2)比例解:設實際天完成900/=360/4,設提前天完成900/(16-)=360/4;(3)方程解:設可提前天完成900÷(360÷4)+=16。這些解法,使學生溝通歸一、比例、方程等知識間的聯系,起到活躍學生思維的作用。由此可見,只有科學運用學習遷移,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二、巧妙“改造”思考題,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

小學數學課本中的思考題是小學生思考的材料,它要求小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綜合思考、分析,突破思維定勢的影響,最終尋求問題的解法。教師可以通過對思考題的原題“改造”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水平,并以此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例如:畫一個長方形,想想看,怎樣在這個長方形內畫一條線段把它分成:(1)兩個長方形;(2)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3)兩個三角形。改造:在原題中增加;(4)兩個梯形;(5)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讓學生自己動腦,經過思考,畫出圖形。很顯然,通過思考題的原題改造,加大學生的思維力度,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

三、提倡多思與首創精神,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要有創造,就必須勤于思考,只有敢于標新立異的人,才能不斷發展創造性思維,有所創新。對于小學生來說,培養他們勤于多思和創造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在提倡多思與首創精神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例如:我在教學工程問題一課時,出了這樣一道習題,在一個水池裝有進出兩水管,單開進水管,6分鐘將空池注滿;單開出水管,8分鐘將滿池的水放完?,F同時打開進出兩水管,多少分鐘可以將空池注滿?多數學生都按常規解答的:1÷(1/6-1/8)=24(分鐘)。但有一名學生卻列出與眾不同的算式:(6×8)÷(8-6)=24(分鐘)。學生感到大惑不解。讓這位學生陳述算理,他是這樣說的:在(6×8)分鐘的時間里,單開進水管,可注滿8個空池,單開出水管,可放完6個水池的水,實際是注滿(8-6)個空池,所以同時打開進出兩水管,注滿1個空池所需的時間是48÷2=24(分鐘)。這位學生構想之奇特,算理之充分,體現了強烈的創新意識,贏得了師生的一致贊賞。由此看來,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對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大有裨益。

四、加強實踐操作,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

數學中許多有趣的規律、迷人的魅力,是很難單純地從課本中領略到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應當結合教材內容,開展數學課外活動,拓展書本知識。數學實踐活動既能使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又能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在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學習面積計算,讓學生實際測量計算操場、花圃、圓形水池的面積: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表面積,讓學生制作各種紙盒;學習了圓柱、圓錐的體積,讓學生測量計算大樹的直徑與橫切面積、沙灘、麥堆的體積和質量;學習了比例,讓學生測出旗桿、教學樓的高度。

五、設計開放練習,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為了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調動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培養創新精神。除在教學新知識時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外,還可以設計開放性練習,由于開放性問題綜合性強,極具挑戰性,因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探索中創新。

1.一題多解,培養發散性思維。

很多小學數學知識都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嘗試用多種解法,以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如:“光明小學四年一班有54位同學,如果每個小組的人數相同,那么可以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幾個同學?”題目出示后,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想出多種分組方法。

2.趣味解答,誘發創造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生活實際,設計趣味性強的開放性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加“創新”活動的機會,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的發展。比如,豬八戒化緣得到一塊正方形餅,唐僧師徒四人共商怎樣分餅,孫悟空說:“且慢!必須使分得的每份大小相等?!痹撛趺捶帜??請畫圖表示。教師讓同學分組討論,動手畫圖表示分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教師要把創新教育的主要目標放在“創新素養”的培養上。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喜歡自由思考問題”等,看上去不是直接的創新教育,但它卻是“創新素養”的源頭活水,因此,在今天的數學課堂中,我們要學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賞識學生,善于捕捉學生創新的信息,這些信息如同一個火種,需要老師們去點燃他,這樣學生才能揚起自信的風帆,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創造,使學生走進數學課堂就感到充實、感到需要、感到快樂,我們就會從中獲得最大的樂趣,這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境界。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立項課題“小學數學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立項批準號:FJJK14-30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實踐操作遷移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小學科學課外活動的拓展與開發初探
淺析遷移規律在足球教學中的影響
運用遷移學習規律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本體感覺的研究進展與現狀
淺談數學教學策略的探究
中職實施分層優化鉗工實訓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