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段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對策

2016-09-27 00:34潘飛嬋
求知導刊 2016年20期
關鍵詞:審題能力數學學習

潘飛嬋

摘 要: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部分學生會出現在數學學習中經常會因為審題失誤,而不能正確解答題目的現象發生。這種問題的出現并不全是因為學生粗心,更多是因為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審題能力。所以教師應該盡早開展相應的訓練,從細節出發,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本文提出了幾種培養小學低段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小學低段學生;數學學習;審題能力

1.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進行訓練,有效提取關鍵信息

聽、說、讀、寫是學生應具備的基礎的學習能力,并且這些能力與學生其他能力的發展以及成績之間有著密切關系。一年級學生認識的字數量有限,需要教師幫助讀題才能完成學習任務。面對二年級學生,教師可以逐漸不去讀題,由學生自己理解,在這個時間段學生必須認真聽講,因為稍一走神就可能不知道題目具體的要求是什么,自然不能回答正確。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對他們“讀”的能力進行訓練,使他們可以獨立讀題并解答題目,在讀題的過程中整理加工獲得的信息,并且對關鍵信息進行分析。與此同時,還要積極訓練學生“寫”的能力,規范并且清晰地進行說和寫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理解題意時的準確度,日常教學中要多開展這樣的訓練。

2.養成勤于動手的習慣

學習數學只靠想和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自己動手去算、去畫。年級比較低的學生往往都不會合理使用草稿,因此需要盡早訓練學生正確使用草稿,并且使他們養成這種良好習慣。例如二年級上冊中有這樣一道題目:“一個花環上共有24朵花,共有紅、黃兩種顏色,每3朵紅花之間有1朵黃花,那么這個花環上黃花總共有多少朵?”教師首先可以安排學生齊聲朗讀一遍題目,找出其中的關鍵信息。然后問學生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候可能會有學生提出解決方案,即24÷3=8朵黃花。教師此時并不著急評價,應首先引導學生用別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準備好草稿紙,然后在上面畫一個大圓代表花環,用白圈表示紅花,黑圈表示黃花,如下圖所示。

學生畫完之后教師這時候再問:“大家看看這個花環上黃花總共有多少朵???”這時候學生自然可以順利地數出來共有6朵黃花。學生通過這個過程對排列的規律有了清晰的理解,最終順利地算出了答案。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要善于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題目來畫示意圖從而解決問題,將草稿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重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小學低年齡段兒童使用的數學教材中多為圖畫,文字比較少,學生想要正確地理解題目并且找出答案,必須從這些圖畫和文字中找出可以利用的數學信息,所以日常教學中必須強調培養、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4.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知識

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接觸的知識有限,同時缺乏生活常識,所以一些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會比較困難。例如:“7點的時候時鐘敲7下,需要18秒敲完,那么敲10下需要幾秒?”如今家庭中幾乎不會使用整點報時的鐘表了,所以學生很難理解題目。這時候教師可以帶學生去看公共場所會整點進行報時的大鐘,認真進行觀察,這樣一來不僅擴大了知識面,順利地解決了問題,還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即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并且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5.多進行題型變換練習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變換題型來對學生進行訓練,而且引導他們用多種方法來解答同一個問題,學會舉一反三。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不僅能擺脫茫茫題海帶來的壓力,還能認真對每道題目進行思考和分析。

6.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行合理的訓練可以解決學生審題能力欠缺的問題。教師不能把學生審題方面出現的錯誤全部歸結為粗心,教師也要進行反省,是否有訓練不到位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從每一個教學環節入手,全面及時地開展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巧云.破題而授之——也談對小學低段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J].浙江教育科學,2012,(4):50.

[2]陳思憶.小學一年級學生數學審題障礙原因及對策研究[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3,(10): 51-57.

猜你喜歡
審題能力數學學習
小學數學低年級數學審題能力培養途徑之研究
如何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芻議
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
漢語授課對維吾爾族學生數學學習影響的案例分析
數學文化價值觀對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
在游戲中經歷, 在探索中提升
借鑒陶行知思想,小議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
提升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研究與探索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