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模文化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2016-09-28 11:59張鳳蓮
人民論壇 2016年25期
關鍵詞:培育機制區域經濟

張鳳蓮

【摘要】英模文化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不竭的人力資源、強大的社會凝聚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現實的生產力。進一步加強英模文化的培育,需要努力完善英模人物的選樹機制、健全英模權益的保障機制、創新英模事跡的宣傳方式、加強區域民眾的教育引導。

【關鍵詞】區域經濟 英模文化 培育機制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英模文化是指以英雄模范人物為主體,以英模事跡為載體,以英模的價值觀念、道德品格、信仰追求、行為規范為內容,往往通過黨和政府的倡導和宣傳并為廣大民眾廣泛認可和踐行而形成的文化現象,它主要包括英模人物的形象、事跡、精神及其宣傳機制,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社會仿效行為及心理情感等內容。作為一種軟實力,英模文化以其所具有的巨大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而注定要為世人所關注。在市場經濟與價值觀多元化的背景下,作為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英模文化在引領社會風尚、凝聚民心士氣、教化民風世俗等方面所呈現的獨特功能與作用,更是日益凸顯出其在當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

英模文化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英模文化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不竭的人力資源。英模文化對人們價值觀念和職業情操的影響與感染,可以有力地促進區域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英模文化能夠促進區域干部素質的提高。通過英模人物的先進事跡所直接或間接折射出來的英模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必定會對領導干部產生強烈的教育與引導作用,為其構建正確的權力觀、群眾觀和責任感,提供精神資源與品質動力。另一方面,英模文化能夠促進區域青少年的培養。作為社會的榜樣,英模人物極易引起正處于人生發展階段的青少年的敬佩、信服與向往,使之在模仿英模人物行為的同時,接受蘊含其中的崇高精神品格與價值規范,激發青少年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進而將個人的成長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實踐中。

英模文化能夠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社會凝聚力。英模人物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者。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之中蘊含著豐富的倫理本位與集體至上的人文傳統,積淀著深厚的德義忠信、團結奉獻的品德因子。通過英模文化的傳播,可以教育民眾、提升思想境界、培育道德情操。英模人物還是時代精神的引領者。作為一個時代的杰出代表,英模人物既是所處時代現實需要的產物,更是時代精神的重要創造者和集中反映者。由于這一時代精神及其所彰顯的先進性根源于英模人物所代表的普通民眾的現實社會生活中,集中體現著普通民眾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向往與追求,因此,英模文化往往能夠得到普通民眾的廣泛認可,能夠在吸引、感召和團結民心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英模文化作為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高度統一,其引領道德、團結民眾、凝聚民心的作用,無疑會引導和團結人們為區域的社會和經濟目標而共同努力拼搏,推動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實現。

英模文化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英模文化能夠促成區域內部的社會穩定和對外的吸引輻射。對內,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而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的實現需要良好道德風尚的引領和較高政府公信力的維系。對外,良好的道德風尚和較高的政府公信力,又會成為一個地區生命力的自然揮灑與區域魅力的自然表達,塑造良好的區域形象與區域品牌,成為區域社會對外的自然輻射力,從而在激烈的區域經濟競爭中占盡先機,使本地區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英模文化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現實生產力。英模文化能夠促進區域物質文明的發展。從區域內部來說,由于英模人物是社會各行各業的杰出代表,其長期的工作實踐和敬業努力已經為區域社會發展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加之他們的崇高精神品格和偉大社會實踐的感召和引領,又會極大地影響區域民眾的價值觀念和職業操守,推動形成努力進取、向善向上、團結互助的社會趨向,從而有效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工作效率;從區域外部來說,由英模文化所引領的良好的區域社會環境,勢必會塑造良好的區域形象,進而對外產生積極而強大的輻射力,吸引區域外的資金、技術和人才等生產要素向區域的流入,從而有力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英模文化對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會產生如此直接而積極的影響,因此說,英模文化是促進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現實生產力。

英模文化培育路徑的思考

完善英模人物的選樹機制。英模人物作為社會主流政治理念與價值取向的承載者與引領者,其選擇與樹立得恰當與否,對于推進區域英模文化建設具有決定性意義。選樹的英模人物應體現時代性。任何英模人物的出現自然都離不開其所處的特定時代背景,而又必然忠實反映著該時代的精神特質。在當前的英模選樹問題上,必須要在積極繼承、發揚傳統美德的基礎上,積極融入且努力彰顯改革開放背景下市場經濟所賦予的新內涵和新特點,充分體現新時期的時代精神。另外,選樹的英模人物應展現群眾性。選樹英模的標準不宜過高,要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來自普通民眾,身份、經歷與普通民眾相仿的英模人物,以其平凡生活、工作中的閃光點來引發民眾心理的共鳴,從而為社會所接受、認同,并激發人們學習效仿的信心和動力。

健全英模的權益保障機制。一是健全相關行政法規體系。區域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推進與英模權益保障相關的行政法規的制定與出臺,針對英模權益保障的相關問題給予確認與規范,確保英模權益維護合法渠道的暢通,并為推動國家層面在已有的普通法中增加有關英模權益保障的相關條款,進而在立法條件成熟時制定相關專門法提供必要的合法性借鑒與來源。二是完善相關幫扶體系。要結合英模人物的家庭環境、先進事跡、榮譽認定等相關信息,構建英模人物檔案數據庫,為英模權益保障工作提供完備的信息查詢與參考,確定幫扶對象。要由民政部門牽頭,聯合社會力量,給予幫扶對象定期、不定期的幫助與扶持,及時解決其在生活、就醫等方面的實際困難。三是建立相關監督體系。要借助政府網站及其他新聞媒介,明確英模內涵、獎勵標準與發放程序,實現對公共資源分配標準的確定與落實,實施有效而完整的監督,從而使英模權益得到切實的保障。

創新英模事跡的宣傳方式。在宣傳內容上,要堅持平民視角。從實際出發,貼近民眾,激發民眾學習與效仿英模的信心和內在驅動力。要堅持以情感人。將英模人物的豐富內心情感與先進事跡有機結合,使民眾與英模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達到以情動人、以情勵人的效果。要倡導多元個性。從英模人物的行為與情感細節中捕捉并彰顯其個性,并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人群的價值取向與利益訴求,選樹相應的英模人物。在宣傳載體上,要綜合運用和發揮各媒體功能。建立和加強區域各媒體間的交流與合作機制,積極優化、整合傳統與現代媒體資源的功能與作用,形成優勢互補、聯合作戰的效應,以持續而強勁的輿論態勢,增強英模人物的吸引力與感染力,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加強區域民眾的教育引導。一方面要加強社會建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區域的社會建設。使區域的民眾在感受政府溫暖、分享社會進步成果的同時,自覺向英模人物學習,弘揚英模文化。另一方面要提高民眾素質。加強區域地方史教育,樹立家鄉故土全面發展的信心與決心。要加強區域域情教育,使廣大民眾正確認識當前區域所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以英模人物為榜樣,自覺投入到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偉大事業中。

(作者單位: 鞍山師范學院社會發展學院)

【參考文獻】

①李正治:《試論區域軟實力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理論月刊》,2009年第5期。

責編/楊鵬峰 賈娜

猜你喜歡
培育機制區域經濟
徐州網絡作家群培育機制研究
新常態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機制研究
區域經濟視角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勝任力培養研究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實踐研究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實踐探索商務英語專業有效服務區域經濟能力的提升
中國社會信任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區人口流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位培育模式、機制與策略
浙江本土星級飯店高管人員職業化培育機制和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