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教語文教學中的禮儀教育:從“相加”到“相融”

2016-10-08 13:52鐘育華
考試周刊 2016年74期
關鍵詞:培智文明禮儀禮儀

鐘育華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迸嘀菍W生由于存在不同身心缺陷,因而身上表現出來的行為問題相對較多,諸如缺乏應有的是非觀念,行為自覺性較差等。糾正培智兒童的不良行為,開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培養其良好文明行為習慣對培智兒童尤為重要。語文教師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開展禮儀教育,在語文“生活化”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培智學生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語文教學與禮儀教育不可偏廢,從“相加”到“相融”,使二者相得益彰,更具時代積極意義,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一、讓文明禮儀之花綻放在語文課堂

掀開特教語文課本,民族傳統美德課文隨處可見,教師應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禮儀文化因素,巧妙運用語文的工具性,在課堂上引導培智生關注禮儀的價值和意義,樹立文明禮儀意識。

在《用餐禮儀記心間》一課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找出“吃”、“說”生字詞并正確讀音,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談談“客人、大人、筷子”,漸次導出“客人來了,誰先入座?”“不用筷子怎樣?”等關于禮儀知識的問題。針對培智生形象思維占主導的特征,用圖句結合的形式指導他們認讀“文明用餐、亂翻菜、亂濺”等詞匯,同時以影像呈現“不講禮儀”的用餐場景,讓他們對文明禮儀行為明辨是非、自我鑒別,激發習禮內生動力。在閱讀環節利用閱讀期待,鼓勵培智生自讀,用想象把課文情景化,身臨其境體驗別人稱贊“好孩子”的快樂,促成情感遷移。最后,“說一說”練習中,讓孩子說“好孩子”用餐時應該怎樣做,通過教師及時小結,鞏固禮儀知識“吃,要客人、大人先入座,不用筷子亂翻菜。說,聲音要輕,口水不亂濺”。這節課,教師將生字詞、生活經驗和文明禮儀知識點緊緊聯系起來,層層遞進,最終讓“用餐禮儀”成為知識的“生長點”。在語文課堂上滲透禮儀教育不應只是簡單的“相加”,以“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問題,我們真正追求的是禮儀教育在語文天地中的橫向融合,只有這樣,禮儀之花才能綻放課堂,才能在孩子們心中扎根。

二、孩子是被生活的環境教學和教育的

情境教學法是實現特殊教育“生活化”、教材“生活化”的最好教學方法,鮮活的情境不僅調動了培智生的積極性,而且其直觀形象的屬性恰恰適合智力落后兒童的認知特點。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針對“生活化”教材內容再加工和文本拓展,巧妙地“糅合”禮儀教育知識點,走進文本情境中,讓培智生親身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對于智力缺陷兒童,豐富的情境體驗最有助于他們理解并接受文明禮儀知識。體驗的最有效途徑是在接近生活實際的模擬情境中進行學習。因此,老師應該做有心人,善于尋找讓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運用于課堂,使禮儀教育建立在學生已知熟悉的情感體驗基礎上,由淺入深、依次遞進地引出?!渡舷聵翘荨芬徽n中,本節知識點是“上樓”和“下樓”兩個詞語,教學目標讓學生上下樓梯做到禮讓有序。為此,教師先設計了“喜洋洋邀請你們乖乖上樓去”這個孩子們生活里耳熟能詳的卡通動態教材,把抽象的語言知識直觀地展示在課堂,具體、形象、鮮明的內容立即引來了孩子們的關注,引發學生對禮儀行為的共鳴。在認讀“上樓”、“下樓”生字詞和說句訓練過程中,播放生活中上下樓的畫面,將生活中禮讓有序上下樓梯的場景帶入教學中,用熟悉的人和事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了蠢蠢欲試的欲望。學生結合已有生活經驗整合文本知識,自然而然形成一個基本概念:“上下樓梯也是一個禮儀的過程”。孩子是被生活的環境教學和教育的,教師在教學最后環節又設計一個最貼近生活的模擬體驗活動——“上樓找喜洋洋要禮物”,憑借活動中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情不自禁”融入文明禮儀行為,文明禮儀意識得到強化,行為習慣得到固化,活動也是在體驗真實的生活。

三、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將還你一個奇跡

從建構主義視角來理論,一切知識主體都是來自于已有的體驗感受。所以說社會實踐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其關鍵在于讓學生通過活動養成禮儀行為習慣。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言外之意就是“實踐出真知”,這是教育的一般規律,亙古不變。

大力開展語文課堂外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培智生品嘗成功的喜悅、收獲自信的有效途徑,這也是大語文教育觀。在《升國旗》一課中,教師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精心設計了“我是一名文明小旗手”主題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縮短了語文教學與禮儀教育的距離。主題活動以“禮”為主線:排隊是遵守秩序之“禮”,衣著整齊是對國旗的尊重之“禮”,行隊禮是熱愛國旗、熱愛祖國的表現之“禮”。在體驗性禮儀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用語文視角看待禮儀習俗,以中國人的姿態傳承我國悠久傳統禮儀美德,活動既完成了“升”與“旗”的感性認識,又獲得了“禮”的經驗。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苯o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將還你一個奇跡,我們不妨嘗試改變教育方式,始終把“教”引導到自我教育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嘗試、去發現、去生成。

由于培智生先天不足,當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基本不可能有機會進入更高層次的學校再學習,因此,特殊教育始終應本著以培智生為中心,以他們將來能順利融入社會為出發點和歸宿,從這點來說,禮儀教育無疑承載著更多的使命。教師應該關注語文背后蘊含的禮儀要素,秉承“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禮儀教育傳承觀,認真培養學生懂得禮儀的常識和做法,重視培養學生禮儀行為習慣。日積月累,將無形的文明禮儀精髓滲透于學科教學,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猜你喜歡
培智文明禮儀禮儀
培智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探索培智學校生活化數學課堂的構建路徑
探索培智學校生活化數學課堂的構建路徑
文明禮儀潤童心 養成教育伴成長
培智學校生活適應課教學之我見
提倡文明禮儀 弘揚社會公德
回歸生活 以生為本——場景模擬為培智高段數學插上快樂的翅膀
禮儀篇(下)
孝——禮儀第一禮
知禮儀,做謙謙君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