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構建、運行與保障

2022-07-23 15:05袁磊滕潔梅張淑鑫張瑾肖力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保障措施運行機制雙減

袁磊 滕潔梅 張淑鑫 張瑾 肖力

摘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庭教育作為教育大系統的基礎環節和重要子系統,對配合、支持與協調教育大系統起著奠基性的作用。當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服務市場混亂、資源質量不高等問題,在國家大力倡導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切實推進“雙減”政策落地的背景下,構建高質量的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是推進和落實新時代優質高效家庭教育的重要抓手。從構成要素來看,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由節點、聯通、技術與環境四大要素所構成,其中節點包括系統中的政府、高?;蚱髽I、城鄉鎮社區、家庭四大主體,對應于決策、生產、組織和消費四大系統;聯通是指不同子系統之間的關系網絡;技術是指支持家庭教育開展的工具和方法;環境是指支持家庭教育開展的線上平臺與線下實踐中心。從運行機制來看,政府、高?;蚱髽I、城鄉鎮社區和家長依次承擔提供網絡支持平臺、構建共建共享聯盟、組織與管理服務站、開展常態化學習與實踐的職責,他們彼此協同,共同推進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良性運行。從條件保障來看,一方面要落實家校社政協同運行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營造在線家庭教育開展的良好網絡環境,同時要做好針對特殊家庭的精準幫扶指導。

關鍵詞: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運行機制;保障措施;“雙減”政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5195(2022)04-0083-08?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22.04.010

一、問題提出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稱“雙減”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a),旨在通過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孩子過重的作業負擔與家庭教育支出負擔,來緩解家長在子女教育上的焦慮情緒,并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半p減”政策推行以來,相關部門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行為以及中小學校的課后服務都進行了規范且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凸顯出家庭教育的問題,如引發了家長新的焦慮(周序,2021)。同時,家長素質水平不一,家庭教育知識缺失,家庭教育缺位與錯位等問題也進一步暴露(趙剛,2018)。在推進“雙減”政策落地的過程中,如何保障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是最為關鍵的問題之一。然而,一方面社會教育資源參差不齊,另一方面我國家庭教育存在服務機構不健全與不規范、服務市場混亂等問題(馬懷德,2021),因此,為了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亟需從宏觀層面構建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完善資源平臺,優化內容體系,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促進法》),旨在弘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全社會注重繼承與發揚優秀家教、家風、家訓,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b),從立法角度突出了家庭教育的責任,為“雙減”政策落地實施提供了法理依據與路徑指導。目前,上海、山東、江蘇等地已開設家長學校,并開展了多期主題活動。一些師范院校開設了家庭教育專業或方向,提供相關學習課程,為培育家庭教育指導教師打好了專業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1a)。但這些做法僅針對某一區域或范圍,未能充分兼顧區域差異、家長本身的素質能力差異和頻繁的社會流動等現實,因此迫切需要構建一個多元有序、共建共享共育、優質高效的在線家庭教育生態系統。

二、在線家庭教育的內涵與目標

1.在線家庭教育的內涵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洞龠M法》規定,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后疫情時代,線上線下融合教育已成為新常態。在線家庭教育也將成為家庭教育的典型形態,它是指家長借助線上教育平臺或系統等提高家庭教育技能,進而對未成年子女開展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化培育,實現其素質培養、能力提升與經驗增長。

勞凱聲教授指出,家庭教育的內容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生活常識、科學知識、法律知識、安全知識;行為習慣、心理健康、勞動素養、網絡素養;其他有益于未成年子女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教育(勞凱聲,2021)。在線家庭教育亦包括一般家庭教育的內容,但其更加突出互聯網時代的網絡素養。網絡素養是指人們了解、分析、評估和利用網絡獲取、創造信息的能力(Bawden,2001)?!洞龠M法》也明確指出家庭具有教育未成年人健康上網、謹防網絡詐騙等責任。因此,培養未成年子女處理網絡信息的能力并引導其健康上網成為信息時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

2.在線家庭教育的目標

人的生活世界的每一個領域的產生、運動與演進都有著屬于自己的、特殊的“本己的”目的、功能和需要(賀來,2007)。在線家庭教育也有其“本己的”目標。

(1)高效提升家庭教育施教者的教育素養

家庭的教育偏好取決于父母職業、收入、學歷、教育觀念、親子關系等因素。過去,家庭教育的開展主要是通過家族內部家風家訓的延續及依靠學校教育的支持,家長家庭教育素養培養途徑單一,素養水平提升相對低效。在信息時代,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家庭教育的發展,已成為時代的迫切需求(李運林,2018)。線上線下雙管齊下,能夠克服時空限制,有效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同時,在線家庭教育平臺能開放共享現代家庭教育的思想與科學知識,分享優秀家風家訓的建設經驗,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及方式,進而在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啟發孩子。

(2)促進家庭教育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

《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 2022 年,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將實現深度融合,在線教育質量不斷提升,資源和服務標準體系將全面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9)。在線家庭教育將可以借助5G、大數據、虛擬現實等現代技術,依托國家數字資源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各利益相關方深度協作,全方位為家庭教育提供多種支持服務,不斷滿足廣大家庭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當前家庭教育知識缺失、支持服務不規范和資源平臺使用不佳等問題日益凸顯,更加需要全面推進城鎮和農村等各地家庭教育行為的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

(3)提高家庭對外部環境變遷的適應能力

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特殊單元,它會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種關系的變動而發生變化,并形成特殊的家庭境域,如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這不僅會影響家庭的穩定性,也會對社會的良性運行產生消極的影響。當前,鄉村振興等戰略和政策的實施促進了新型城鄉社區的建立,營造了和諧民主的社區氛圍,為家庭教育開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在線家庭教育應鼓勵各地積極開設家長學校,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挖掘優秀家庭教育資源與經驗,促進不同家庭教育境脈下的交流互動,不斷提高家庭應對多變的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

三、在線家庭教育的支持服務體系構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保ㄖ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這要求全社會形成一個協同育人系統。而“任何一個系統都包含三種構成要件:要素、聯結、功能或目標”(梅多斯·德內拉,2012)。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亦應由要素、聯結及功能構成(見圖1)。它既是一個相互協調、動態整合的制度運行系統,也是一個支持家庭教育正常履行其功能的家庭內外聯通體系。

1.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要素

在線家庭教育需要網絡系統為其提供實施環境,該環境由多個基本要素組成。白倩等(2019)將MOOC支持服務分為資源支持、情感支持、評價支持、技術支持及人員支持5個維度。陳曙(2015)將節點、鏈接、網絡、環境視為老年網絡協作學習生態體系的構成要素。借鑒已有學者的觀點,筆者歸納提出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由節點、聯通、技術與環境4個要素組成。其中節點是指系統中的主體及其發生的活動事件,包括政府、高?;蚱髽I、城鄉鎮社區及家庭4個主體,及其所關聯的6個活動事件,即教育資源、教學設計、在線教育活動、教育過程支持、技術支持手段、教育評價與反饋。聯通是指兩個或多個節點之間的關系網絡,它將各個主體或子系統聯結起來,促進信息的流通與交換。環境是指支持、協助家庭教育開展的線上網絡平臺和線下實踐中心等,用以支持體系的運轉。技術是支持家庭教育開展的工具或方法(如網絡、5G技術、虛擬現實等),其能夠為家庭教育活動提供個性化支持和精準化指導??傊?,融于環境中的要素、活動彼此聯通,借助技術能促進信息的傳遞,如此即可打造極具活力的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

2.現代技術支持下的要素聯結

系統論認為系統是由各相互聯系的要素以一定結構聯結形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彭媚娟等,2022),其強調整體性和關聯性。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4個要素之間相互聯結,通過一定的運行機制實現系統的優化和通達。

具體而言,系統中各個節點在技術支持下服務于家庭教育。政府作為決策系統,負責制定家庭教育促進法等相關政策文件,并通過聯通環境來為高?;蚱髽I等提供政策指引與平臺支持。高?;蚱髽I是生產系統,根據政策指引設計開發個性化家庭教育資源,以及組建家長學校聯盟。城鄉鎮社區作為組織系統,通過組織和管理資源從而與家庭建立聯系,同時需要接收生產系統的培訓。家庭作為消費系統,是優質家庭教育資源與平臺的主要使用者。

總之,在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中,由各個節點構成的子系統既各司其職,也彼此關聯。它們在現代技術的支持下,通過與其他子系統之間的信息和能量交換,不斷實現迭代升級和持續完善,從而構筑成更具活躍性和穩態性的生態系統。

3.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主要功能

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具有如下特有功能。

第一,協同功能,即利用平臺體系與數字資源促進家、校、社、政深度協同。過去,家庭教育主要由中小學校提供支持,不僅聯系范圍小,而且其資源局限不利于家庭與社會各方的深層互動。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構建了家、校、社、政多方協同與互動的平臺,既開發設計了公益性網上家長學校與在線課程,又將全國優質家庭教育資源匯聚于此,為家庭教育實施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家庭對支持平臺與數字資源的使用又反過來促進了家、校、社、政的深度交流與協作,不僅有助于提升系統的凝聚力與協作力,更能促進家庭教育有序開展,從而形成一個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的良性系統。

第二,優化功能,即通過整合平臺系統和資源,優化家庭教育的全過程管理。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整合了各級各類家庭教育政策、方法、資源等,而且經過專家設計開發、審核評定、面向社會開放的優質家庭教育資源,為開展各級各類家庭教育提供了多層次、多類別、多渠道的支持服務(劉季平等,2009),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參與家庭教育的局面。家、校、社、政多元協同共育的支持服務體系不僅為開展家庭教育提供了各項優質資源,而且也有助于優化家庭教育的全過程管理。

第三,因材施教功能。家庭教育以家庭為單位,具有靈活性與個別性,容易做到因材施教。工業革命后以班級授課為主的學校教育,注重共性而忽視個性,孩子的天賦和潛能因此被埋沒。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能為家長提供豐富且個性化的家庭教育資源與實踐平臺,幫助家長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借鑒不同家庭教育的經驗,以更好地關注不同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承認并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而做到因材施教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四、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

在線家庭教育在大數據、5G、區塊鏈等現代技術支持下能實現知識、經驗、資源等信息的共建共享,促進主體間的互聯互通,形成一種正式與非正式教育相融合的新生態,進而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在線家庭教育新格局。在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政府提供在線家庭教育服務網絡支持平臺

作為決策系統,政府部門需設計并制定“總站—指導站—服務站”三級聯通網絡方案。具體而言,政府需構建為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支持的家庭教育網絡總站,調動地方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的積極性,打造智能化、個性化的在線家庭教育環境和多方主體參與的支持協助空間,即形成多元的指導站。地方政府應支持有條件的社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升級教學設施、科研設施和公共設施,打造物理和網絡空間一體化服務站。同時要前瞻性預防網絡安全威脅,構建在線家庭教育信息安全體系(袁磊等,2021),確保信息化供應鏈穩定發揮作用,保障各方的切身利益。

2.高?;蚱髽I構建在線家庭教育共建共享聯盟

作為生產系統,高?;蚱髽I主要通過設計開發數字化家庭教育資源、建設網絡培訓學習中心和體驗場館來構建在線家庭教育共建共享聯盟,進而促進家庭教育的流程再造與結構重塑。

第一,設計開發數字化家庭教育資源。由于義務教育階段兒童的認知能力、自控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還比較弱,實現其主動學習比較困難(黃瑾等,2021)。因此,數字化資源使用主體應面向家長或監護人,使其以“不教之教”去影響和改變孩子。高?;蚱髽I一方面可為家庭教育提供優質的課程資源、個性化的設備與工具,另一方面也能為家庭教育提供理論指導和支持。

第二,創設智能的網絡培訓學習中心和體驗場館。網絡培訓學習中心有助于形成全社會參與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該中心組織城鄉鎮社區的相關人員參與培訓,不斷提高其組織家庭參與線上線下課程學習的能力;同時支持家長觀看家庭教育直播課或專家報告回放等,不斷提升其家庭教育知識與技能水平。另外,高?;蚱髽I還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或元宇宙技術提升在線互動與交流質量和學習臨場體驗的優勢(劉革平等,2021),建設虛擬與現實深度融合的體驗場館,增強家長和孩子在家庭教育活動時的行為感知,幫助家長緩解家庭教育焦慮,使其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心理發展變化、面臨的負擔以及親子間的矛盾等,從而實現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高效交互(張艷麗等,2020)。

3.城鄉鎮社區建設在線家庭教育服務站

作為組織系統,城鄉鎮社區主要通過管理和分配社區課程資源、組織經驗分享交流來構建新型社區家庭教育服務站。

一方面,城鄉鎮社區應積極宣傳家庭教育網絡直播錄播課程,組織、引導家庭參與線上家庭教育學習。社區課程資源庫是適應區域內家庭實際情形的學習資源,能夠滿足差異化家庭的教育需求。因此,城鄉鎮社區工作人員應具備組織和管理在線家庭教育社區資源庫的能力,并能根據不同家庭的現實情況合理分配社區課程資源,進而分區推進家庭教育的切實落地。

另一方面,“社區是某一地域里個體和群體的集合,其成員在生活上、心理上、文化上有一定的相互關聯和共同認識”(劉視湘,2013)。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強調人、教育和社會之間彼此關系的融通和互惠共長(程豪等,2021)。因此,城鄉鎮社區還應定期開設線下的經驗分享交流活動,邀請專家為家長做講座與答疑解惑,開設父母熱線和信箱或組織家長聯誼會等,不斷向家庭傳播現代教育理念,鼓勵家長分享有效的家庭教育經驗。

4.家長開展數字化家庭教育

通過來自生產系統和組織系統的實踐指導,家長應認識到家庭既是物理空間也是文化場域,應不斷提升自身素養,以身作則,營造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主動獲取并應用各方提供的資源,開展家庭教育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常態化學習與實踐。

第一,家長應充分利用在線家庭教育支持平臺的優質資源和豐富的學習情境來開展家庭教育實踐。和諧自在的環境氛圍能夠激發學習者的學習樂趣。虛擬現實技術能為家長和孩子提供豐富的學習場景與學習資源,營造多種情境體驗,幫助其理解與應用科學知識(袁磊等,2019;劉革平等,2021)。因此,家長需意識到教育情境的高度社會性與互動性,通過多模態數字資源滿足孩子的認知需求,支持他們通過多種感官感受真實場景,促進其真實自我與生活場景的融合,達成一種認知共振、思維激勵和情感共鳴的境界(田良臣等,2015)。

第二,家長應重視利用在線家庭教育平臺優勢為孩子們提供多元的實踐路徑。實踐是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家長應為孩子提供實踐的機會,開展社會實踐與家庭勞動等活動,或利用沉浸式虛擬學習空間,不斷調動孩子的頭腦思考與肢體行為,幫助他們在社交活動中養成優良品德與合規行為。

第三,家長應尋找共同話題促進與孩子們的情感聯結。家長需認識到信息技術作用的發揮取決于是誰控制與利用(閻光才,2021),因而要主動培養未成年子女批判性獲取網絡信息的能力。家長可利用游戲的方式來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結。在游戲中,親子可以就如何解決問題、不同游戲角色的意圖,以及游戲與現實世界有怎樣的聯系進行對話,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創造能力。而游戲作為一種知識載體和認知工具也能加強親子互動,達成家庭教育目標,實現“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俞國良等,2020)。

五、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保障措施

為切實保障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可持續運行,除了要構建多元協同運作的系統外,還要聚焦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中的薄弱環節,防患于未然,不斷提升支撐保障能力。

1.落實保障家校社政協同持續運行的制度

《促進法》從家庭責任、國家支持、社會協同等維度描繪了家庭教育的法治圖景,為家校社政多元主體協同合作,共同推動家庭教育朝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一,推進資源的免費共享與應用常態化。目前,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還存在優質資源共享水平不高、應用不深入等突出問題(柯清超等,2021)。為此,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積極參與社會、高校、中小學校、社區等組織的線上或線下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活動,推進資源常態化應用。第二,扎實推進家長培訓工程。國家層面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修訂并及時頒布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從家庭實際出發,建設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的家庭教育指導師隊伍,不斷適應多樣化的家庭需求。第三,做好在線家庭教育成本優勢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1b)。如果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是公益性的,那么每一個家庭都應能享受到低生均成本優勢,但是否以“低效廉價”為代價呢?在教育質量以及教育可獲得性相同的情況下,家庭參與在線教育活動僅需支出資料復印費、上網費等,遠比家庭參與社會家庭教育培訓機構所需的學雜費、交通費支出少,且不受時空限制,因而具有明顯的生均成本優勢(李鋒亮等,2013)??傊?,保障家校社政協同持續運行,必須首先要制定相應的制度規范。

2.營造在線家庭教育開展的良好網絡環境

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家庭能夠便捷地獲取在線家庭教育資源,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家庭所能獲得的教育教學資源相對較少,且信息網絡閉塞,與外界的聯系受限,因而家庭教育資源很難流通共享(陳立群等,2018)。為此,需建設全網共享的在線學習中心,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為所有家庭獲得優質的家庭教育服務提供途徑,保障家庭教育資源獲得的機會公平。

另一方面,隨著農遠工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有望推動農村數字化轉型,實現農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盡管截至2021年12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已達2.84億人,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已達到57.6%,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2),但農村家庭在網絡應用方面還需要引導。農村未成年網民偏好使用短視頻、動畫等休閑娛樂應用,容易沉迷其中。因此,政府和社會等外界力量應加強科學普及和宣傳教育,做好善用網絡的引導工作,支持家庭間建立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共同為未成年人創設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

3.做好特殊家庭的幫扶指導

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下,普通家庭的教育問題較容易得到解決,但特殊兒童由于身體障礙,一般會選擇居家或在康復機構等接受康復治療。在此情境下,一方面由于家長所具有的特殊教育知識水平不一,較難為兒童提供專業知識方面的指導;另一方面由于特殊兒童長期在康復機構接受治療,與外界的聯系及互動較少,容易出現身心健康方面的問題。因此,應積極開發STEAM全納教育項目,重視發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從而為特殊家庭的施教提供精準支持與幫助。如我國臺灣地區針對不同家庭類型設計的服務計劃(羅爽,2015),就特別注重為特殊家庭提供免費的課后服務,以及愛與關懷的精準服務。

為縮小網絡時代殘健群體之間的“數字鴻溝”,最大化地改善其生存與發展境況,亟需各部門切實貫徹教育資源配置的差異補償原則,以滿足其充分發展的需要(侯晶晶,2016)。為此應積極設計開發支持特殊教育的軟件和硬件,以輔助提升兒童的聽力或視力,如輔助聽障兒童提升閱讀知覺廣度等。同時要增加特殊家庭的歸屬感,為其建設無障礙環境,提高其對社會的信任度。城鄉鎮社區還應積極為特殊家庭建設在線學習環境,組織家庭教育志愿者,提供“入戶”服務或一對一幫扶,指導其操作在線家庭教育資源平臺,幫助其不斷提升數字素養。

六、總結與展望

家庭教育是個人教育的起點,其對人的影響是終身的?!洞龠M法》明確規定家庭教育的主體為家長或監護人,國家和社會各組織機構等是家庭教育開展的協作者。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是推進和落實新時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抓手,既能克服時空局限性,又能營造有序、優質的家庭教育生態環境。家校社政多元主體深度融合、共建共享的運行機制,為家庭教育的有序開展提供了適應多樣性文化境脈的條件支撐與公共服務,加強了其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效溝通與協調,推動了家庭教育的有序、高效發展,能有效解決當前我國家庭教育服務市場混亂、資源質量不高等問題。未來還需進一步優化在線家庭教育的資源建設,利用動態跟蹤技術記錄家長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基于大數據精準投送資源,實現自適應和個性化學習;同時應制定在線家庭教育實施標準,合理評估家庭教育發展狀況,以及應用情境感知和虛擬現實等技術,有效提升家庭教育的積極體驗和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美]梅多斯·德內拉(2012).系統之美:決策者的系統思考[M].邱昭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8-26.

[2]白倩,張舒予,沈書生(2019).基于Kano模型的MOOC學習支持服務需求分析[J].現代遠距離教育,(5):43-50.

[3]陳立群,龍海英(2018).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關鍵在于“留守父母”[J].人民教育,(7):24-27.

[4]陳曙(2015).老年網絡協作學習生態體系的構建:邏輯、關鍵與通路——基于關聯主義的視角[J].遠程教育雜志,33(2):88-96.

[5]程豪,呂珂漪,李家成等(2021).我國家庭教育的內涵反思與時代重構——基于“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的視域[J].現代遠距離教育,(6):3-12.

[6]賀來(2007).邊界意識和人的解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16-118.

[7]侯晶晶(2016).殘疾兒童網絡信息基礎能力的現狀與影響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37(1):85-93.

[8]黃瑾,李琳,李孜佳等(2021).我國學齡前兒童家庭數字化學習資源現狀調查——基于全國31634個樣本的實證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7(6):61-68.

[9]柯清超,林健,馬秀芳等(2021).教育新基建時代數字教育資源的建設方向與發展路徑[J].電化教育研究,42(11):48-54.

[10]勞凱聲(2021).把握家庭教育性質 推進家庭教育立法[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5.

[11]李鋒亮,孫妍,謝珂(2013).遠程學習者能否享受到成本優勢[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3):61-65.

[12]李運林(2018).協同教育研究引領教育發展進入新時代[J].電化教育研究,39(3):5-11.

[13]劉革平,王星,高楠等(2021).從虛擬現實到元宇宙:在線教育的新方向[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33(6):12-22.

[14]劉季平,汪靜(2009).基于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與繼續教育和諧發展[J].繼續教育研究,(5):5-6.

[15]劉視湘(2013).社區心理學[M].北京:開明出版社:58.

[16]羅爽(2015).中國臺灣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及其啟示[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28-135.

[17]馬懷德(2021).切實增強可操作性 完善家庭教育立法[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6-8.

[18]彭媚娟,王亞煦,張君弟(2022).系統論視域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多維分析[J].系統科學學報,30(3):50-54.

[19]田良臣,李棟(2015).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學習透視——一個基于學習“三脈”的分析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33(3):3-10.

[20]閻光才(2021).信息技術革命與教育教學變革:反思與展望[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9(7):1-15.

[21]俞國良,靳娟娟(2020).新時代“大家庭教育觀”:理念和路徑[J].教育科學研究,31(10):75-80.

[22]袁磊,雷敏,張淑鑫等(2021).把脈“雙減”政策 構建在線教育信息安全體系[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33(5):3-13,25.

[23]袁磊,張艷麗,羅剛(2019).5G時代的教育場景要素變革與應對之策[J].遠程教育雜志,37(3):27-37.

[24]張艷麗,袁磊,王以寧等(2020).數字孿生與全息技術融合下的未來學習:新內涵、新圖景與新場域[J].遠程教育雜志,38(5):35-43.

[25]趙剛(2018).專業化:發展家庭教育的必由之路[EB/OL].[2022-01-03].https://news.gmw.cn/2018-10/28/content_31840472.htm.

[26]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2).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2-03-07].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202/P020220407403880448001.pdf.

[2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全社會共同擔負起辦好教育的責任[EB/OL].[2022-02-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18/zt1818_pl/mtpl/zgjyb/201809/t20180925_349775.html.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9).教育部等十一部門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2021-11-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909/t20190930_401825.html.

[2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1a).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EB/OL].[2021-11-19].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111/t20211101_576732.html.

[3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1b).積極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EB/OL].[2022-02-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1/2021_zl31/202110/t20211029_575999.html.

[3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a).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EB/OL].[2021-10-20].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24/content_5627132.htm.

[3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b).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EB/OL].[2021-11-17].http://www.gov.cn/xinwen/2021-10/23/content_5644501.htm.

[33]周序(2021).家庭資本與學業焦慮——試論“雙減”政策引發的家長焦慮問題[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7(6):96-106.

[34]Bawden, D. (2001).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Literacies: A Review of Concept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7(2):218-259.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Guarantee of Support Service System for Online Family Education

YUAN Lei, TENG Jiemei, ZHANG Shuxin, ZHANG Jin, XIAO Li

Abstract: Family is the first classroom of life. As the basic link and important subsyste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family education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coordinating, supporting and harmoniz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At present, there still exist such problems as chaotic service market and low resource quality in China’s family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igorously advocating high-quality family education and implementing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building a high-quality support service system for online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advancing excellent and efficient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ituent elements, the support service system for online family education is composed of four elements: nodes, connectivity,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system, nodes include the government, the universities or enterprises, the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and the famil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four systems of decision-making,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connectivity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network between different subsystems; technology is the tools and methods that support the growth of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refers to the online platform and offline practice center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education. From the view of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government, the universities or enterprises, the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and the families successively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providing network support platforms, building a joint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alliance, organizing and managing service stations, and carrying out normal learning and practice. They work together to advance the positive operation of support service system for online family edu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guarantee, on the one hand,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the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the family, school, society and politics should be implemented, and on the other hand, a good network environment for online family education should be created while the accurate assistance and guidance for special families should be provided.

Keywords: Online Family Education; Support Service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Guarantee Measures;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猜你喜歡
保障措施運行機制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旅游市場合作治理共同體構建及運行機制研究①
政治生態視域下我國政協協商民主的創新對策探討
高職院校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新余廣電新媒體的探索與實踐
高職土建類專業產教創深度融合機制探索
淺談在校大學生兼職權益侵權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