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多元化評價的研究與實施

2016-10-13 23:27吳慧仙
考試周刊 2016年79期
關鍵詞:多元化評價機械設計基礎教學質量

吳慧仙

摘 要: 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文章以高職機械設計課程為對象,通過教學中多元化評價的應用,探討專業課程采用多元化評價對教與學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高職 多元化評價 教學質量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課程中較為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具有從事專業所涉及的機械設計方面的能力,具備從事本專業所必需的基本使用技能。評價是一門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評價的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進行有效的監督,通過評價的實施,使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自我認識,建立自信。在傳統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我們也進行“評價”,但是這種“評價”形式單調,主要采用單一的終結性試卷考試的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評價側重結果輕過程,重理論輕應用,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不能得到科學全面的評價,學生的相關技能和知識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也得不到較好的培養,這與職業教育理念不相符。因此,改變過去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評價方法,充分發揮多元評價的優勢,積極構建多元化評價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一、機械設計與多元化評價

在20世紀80年代,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理論主張以發展的眼光進行評價,注重評價的情境性、真實性及發展功能,注重教育對個人智力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多元化評價在此理論基礎應運而生。多元化評價,就是要讓單一的試卷成績不再唯一地決定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而是通過豐富評價主體,更新評價內容,開發評價方法,從多個角度入手改革原有評價體系,使學生能從多元化評價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閃光點,使得評價的發展功能得到發揮。

機械設計課程是從理論性、系統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向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過渡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教師與學生都反映課程難教、課程難學。課程教學重視理論、重視知識培養、重視教師主導作用,因而對學習能力不足的職校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引入多元化評價,從多方面提高和培養學生能力。

1.評價主體多元化

機械設計課程傳統教學體系中,教師占據主體地位,教師的評價具有絕對的權威性。但現今教師與學生比例不合理的現象突出,使得教師單向性評價往往變得片面甚至錯誤。同時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教學變得沉悶、低效。評價主體多元化是指在肯定教師主導作用的基礎上,引入學生互評與自評,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對自己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做出客觀評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展示自我的學習表現,成為學習的主人。另外,還可引入企業行家的評價。

2.評價內容多維化

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智力是由不同的、獨立的各種智能組成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強勢智能,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相應的環境中,運用自己的強勢智能,做出顯著的成績,取得成功。機械設計課程雖然是一門專業平臺課程,但它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更利于實施評價內容的多維化。在原有基礎理論部分考試的基礎上,對課程進行模塊化改革,形成了一系列小的單項設計任務,如齒輪傳動設計、鍵連接設計、軸的設計等。還有綜合設計任務部分,各種難易程度不一的任務,豐富的實踐項目,使得評價內容從單一的知識掌握情況,拓展到學生的動手—運動智能、制圖—空間智能、理解—數理智能等綜合智能及職業素養的高低上。簡單地說,就是評價體系更準確,更具有職業教育特色。

3.評價方法多樣化

既然職業學校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那么一次考試定成績,其成績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考試的采信度不高,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作為典型的專業課程的機械設計,其應依據評價內容不同,采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量化評價是指運用數學、統計學工具,收集、處理評價對象的資料,通過數量化的分析和計算,進而對評價對象做出價值判斷的評價方法,主要是一些測驗、考試等;質性評價是指確定評價對象主流是否積極、方向是否正確而對某些細節和小的利弊得失采取模糊評價的方法,主要在平時的作業和設計中使用,能反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二、多元化評價的實施

多元化評價實施的關鍵在于制定明確又客觀的評價標準。好的評價標準重視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學習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三維目標的實現情況,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踐和創新能力。評價表要在實際生產模擬的情境下,采用“過程評價為主”的評價模式,評價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構建“理想”的評價分值結構,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在2013級高職數控專業機械設計課程教學中,機械設計課程總評成績的評定由基礎理論知識評價25%+單項設計能力評價30%+綜合設計能力評價25%+期末考試20%這幾部分綜合而成。

基礎理論知識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能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及時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有所了解,以便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整,幫助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A理論知識的評價主要通過習題冊的完成情況來評價,習題冊在每一部分的內容講完后以隨堂作業、課后作業的形式展開。比如在我邊講帶傳動的理論知識時,就邊隨堂讓學生將這部分習題完成,有問題可以提出,及時解決,讓每位同學都能將課上所講的知識過一遍,下課即交作業。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大大調動,課堂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在評定成績時,不僅要看答案的正確與否,而且要注意答案的思維過程。允許學生答案中的不同見解,特別是靈活性、綜合性強的試題,要啟發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從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思維模式進行探索,發揮創見。此外,還可評定學生的努力程度、進步狀況等。必要時,具體指出學生學習上的優缺點和努力方向。除評分外,還寫出評語,成績采用百分制記分法。

單項設計能力評價占學期總評成績的30%。在單項模塊設計任務中,任務的完成或選擇獨立完成,或分組完成,評價采用量性和質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采用目標評價和過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主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目標實現)、職業技能的達成情況(能力水平)、情感態度(完成態度)三方面,主要以量化評價的形式,由老師完成評定(表1)。該部分評價占90%,主要反映了課程目標的實現情況,能夠真實反映出學生的薄弱環節。這樣老師對學生、學生對自己都會有比較好的把握,為老師作進一步的教學改進和學生學法的改進指明了方向。具體評價見任務設計評價表(以齒輪傳動模塊單項設計評價模式為例)。

單項設計任務中還有10%的分值見學生自評、互評表(表2)。該表首先實現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將學生由評價客體轉為評價主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綜合設計能力占總評成績的25%。綜合設計任務是結合機械行業和本課程對職業學校學生的要求制定的,內容基本滿足課程要求,主要培養學生所學機械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評價方法采用綜合設計任務評價表進行質性評價,評價主體主要是老師和組長,重視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

數1251班學生在進入綜合設計環節時,分組進行,分層進行,首先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的學習情況選擇題目難度等級不同的設計課題,學習成績好、能力強、肯鉆研的優秀學生選擇難度和設計工作量都較大的“一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學習成績一般或較差的學生,所要完成的設計課題是“一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其難度不大,設計工作量適中。若同一課題有幾個組,每組的參數也不一樣,這樣避免了抄襲的現象,每位學生都能動起來,都能學有所用,學有所得,并且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提高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有效促進了學生全方位地發展。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課程設計中以不同的方式把計算機CAD技術應用到設計中,鼓勵一般的學生能夠進行零件的平面CAD繪圖,對于基礎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對零件進行三維CAD繪圖,或者運用UG、ProE、SolidWork軟件繪圖,也可以在電腦上完成裝配圖的繪制,并給予一定的加分。

綜合設計評價主要從學生的選題難度(10%)、設計行為能力(20%)、課程專業能力(50%)和其他知識能力(20%)方面來評定。通過這樣的評價反饋,學生能清楚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針對不足進行改進,盡可能做到每位學生均獲得能力的進步和成就感,真正體現專業課程的價值。

三、結語

通過對《機械設計基礎》多元化評價的研究與實施,將原來重理論、重結果(試卷考試)的考核轉變為理論與實際應用能力培養相結合,過程與結果能很好地結合的考核方式,進一步強化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培養技能的教學目標,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老師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便于教師根據學生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朱偉莉.高職院校體育選修課多元化學習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學校體育學,2015,9:107-108.

[2]孟慶芳.構建“專業技能培養課程”多元化學習評價體系的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8,40-41.

猜你喜歡
多元化評價機械設計基礎教學質量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關注學習過程 提升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關于《機械設計基礎》的課堂教學研究
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導入方法研究
基于三維軟件和云班課APP的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機械設計基礎省級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