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導入方法研究

2016-12-23 17:48唐秀麗李永力
山東工業技術 2016年23期
關鍵詞: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方法

唐秀麗 李永力

摘 要:針對高職學生特點,結合親身教學實踐,介紹了《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新課導課的幾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方法;導課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3.196

0 引言

《機械設計基礎》是高職院校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學生沒有企業實習的經歷,對機械零件及機械傳動缺乏有關的感性認識,因此課堂上新課的導入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筆者總結了幾種課程導入方法如下:

1 直觀性導課

通過展示實物、模型、操作演示,讓學生進行觀察分析、總結規律,作為講授新課的起點。直觀性導課說服力強,有真實感,學生可以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是一種效果較好的導課方法。例如在講緒論課“機器的特征”之前,可以利用內燃機、破碎機等教學模型的操作演示,就很容易和學生一起總結出機器的三個共同的特征。

2 銜接性導課

新舊知識有很多聯系,這種聯系不但能夠使舊知識成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或入門向導,還能使學生從舊知識中獲得對新知識的預測、想象,進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復習舊知識時要注意二點:第一,應抓住與新知識密切聯系的部分加以復習;第二,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新課的講解。例如:行星輪系的傳動比的計算是輪系一章的重點內容,講新課前首先復習軸線平行的定軸輪系的傳動比計算公式,簡述求解的方法后,并重點強調此公式的應用條件是定軸:然后復習定軸輪系與行星輪系的區別在于行星輪系中至少的一個齒輪的軸線不固定,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行星輪系的傳動比如何來求?很自然的使學生產生把行星輪系轉化為定軸輪系的聯想,從而導入了下面的新課:反轉法求行星輪系的傳動比。

3 糾錯性導課

在講新課之前,設計一些與新知識相關的、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然后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所在,再引出新課要講的內容。正誤對比的方法會使學生印象深刻,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活動。例如:講完機構自由度計算公式F=3n-2PL-PH后,筆者給學生出了三個例題讓學生求機構自由度。

(1)F=3n-2PL-PH = 3×5-2×6-0 = 3? F=3n-2PL-PH = 3×5-2×7-0= 1

(2)F= 3n-2PL-PH =3×3-2×3-1= 2? F= 3n-2PL-PH =3×2-2×2-1= 1

(3)F=3n-2PL-PH=3×4-2×4-4=0 ? F=3n-2PL-PH=3×3-2×3-2 = 1

學生們計算時,往往會給出前面的錯誤結果,而實際上這三種機構均為具有確定運動的機構,原動件為1,自由度應為1,為什么會出錯呢?很自然的由這三個例題分別引入了復合鉸鏈、局部自由度與虛約束的問題,從而導入本節課的新內容:幾種特殊情況和處理。

4 生活性導課

學生的邏輯思維正處于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階段。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實踐中親身經歷過的實際現象導課,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實用感,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探索精神。例如在講解平面連桿機構中“死點”這個新課前,可用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導課,日常生活中踩過縫紉機的學生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一腳踩下去便踩不動了,原因在哪里?如何克服?多數學生會回答搖動手輪可以克服,然而具體原因解釋不清楚,上升不到理論認識的高度。隨后,教師解釋說明:學完本節“死點”新課后,就可以從理論上解釋為什么機構同樣的位置用腳踩不動,而用手搖可使之運動的現象。

總之課堂上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頭兒開好了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迅速跟上講課的節奏。

作者簡介:唐秀麗(1972-),女,吉林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等課程教學與科研工作。

猜你喜歡
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高職院校音樂選修課信息化教學方法與實踐探索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關于《機械設計基礎》的課堂教學研究
關于《機械設計基礎》的課堂教學研究
基于三維軟件和云班課APP的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多元化評價的研究與實施
機械設計基礎省級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