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教學法在商務策劃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2016-10-15 04:28宋謙
中國市場 2016年34期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教學方式

宋謙

[摘要]通過對案例教學法的介紹以及其在商務策劃教學中的必要性分析,認為案例教學法在商務策劃課程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可增強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以及實用性,使學生對于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具有雙重把握。

[關鍵詞]商務策劃;案例教學法;教學方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4.113

1 引 言

商務策劃是一門極其富有實踐性的學科,培養學生用創新性、虛擬性、精密性以及超前性的決策思維方式對未來發展進行有效的預測和計劃從而做出當前決策。在中國的教育模式下,最高層次的抽象是應試教育,也就是規范性教育和灌輸式教育[1],如何在短期內有效鍛煉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預測能力、決策能力是商務策劃課程教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命題。以往傳統的以講師灌輸為主的授課方式無法引導學生置身于策劃的真實情境中、無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而案例教學就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案例教學法在商務策劃課程中的應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2 案例教學法的含義及其優點

案例教學法最早于1870年被應用于美國哈佛大學的法學教育中[2],是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選取一些典型的、復雜的事實與現象作為教學的載體,在教師的指導及激勵下盡量模擬并還原案例情景,從而有效地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溝通與討論,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同時啟發其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同,案例教學法主要有幾下幾點優越性。

首先,加強師生雙向交流。案例教學法明顯區別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中教師在一種單調、嚴肅的氛圍中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其過程枯燥乏味,學生響應不積極,對教師的授課及學生的聽課的熱忱造成了雙重打擊;案例教學法一改往日教學方式,在基于事實案例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得學生快速投入學習中,通過師生之間的問答、討論從而促進了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使得知識有效地在師生之間轉移并擴散。

其次,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案例教學法進行的前提是師生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相關基礎知識,故需要教師提前將案例發放給學生進行準備工作,學生不僅要熟悉案例情景,還需搜羅整個案例相關知識以備課堂中教學的進行;同時,案例教學法通過對真實事件的模擬還原,課堂更加生動具有吸引力,學生間的討論與發言貫穿課堂教學當中,整個學習過程都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再次,開發學生創新性思維。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而所有學生知識的獲得渠道就是來源于同一個教師的講解與傳授,不僅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模式、創新意識;案例教學法中學生需要運用自己特有的知識去論證自己結論的正確性,與此同時,師生間、學生間不斷地交流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通過自身的主動探索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更加牢固。

最后,引導學生知識與能力并重。案例教學法在授課過程中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并培養了學生的各項能力。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對各國有關專家的調查,在9種管理課程教學法中,案例教學對分析能力的培養居第一位,在知識傳授、學員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知識保留持久性這三方面占第二位,在態度轉變和人際關系能力培養上占第四位[3]。

3 商務策劃課程中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商務策劃學科需要學生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以及事件發展趨勢有一個準確的預測,因此對學生的市場調查、分析及預測能力的要求很高。目前,通過傳統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課堂學習中不積極,考前突擊復習,知識掌握持久性短暫、實踐能力較差的現象。

根據調查商務策劃教學中教師教學方式單一,主要以傳統講灌輸式教學方式即教師單方的理論講授課為主;學生課堂不積極,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出現不主動、不情愿、不愿動腦思考,不愿發言的現象,處于被動地聽取、記錄、考試前突擊復習的應付層面上;教學硬件設施落后,教學手段陳舊,學生對于案例分析這種現代化教學方式應用不充分,不能進行實踐練習,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商務策劃課程的學習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商務策劃思維,其基本程序是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判斷、總結創新,商務策劃的主要工作任務與其過程也相對應,即為商務活動調查、商務活動分析、商務活動策劃及商務活動控制。從商務策劃工作過程的角度出發,學習商務策劃專業的學生應培養搜集調查、活動分析、活動策劃、活動管理操控能力等知識及技能。由于以上幾點問題的存在使得商務策劃思維程序無法完成,應具備的能力無法得以訓練。案例分析法的應用,需要學生課前充分準備、課堂積極參與、課后及時總結,使得商務策劃思維程序得以完整地實現,從事商務策劃應具備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也得到培養。

4 商務策劃學科中案例教學法的改革

4.1 教師是案例教學法改革的重要推手

首先,授課前教師需要搜羅具有典型性、針對性、貼近性以及啟發性的實例,整理為教學案例。其次,對所整理的案例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應列出案例所包含的各項知識點及潛在的、隱含的策劃理論與方法。最后,教師需要對課堂的設計包括學習方式、時間安排等進行全局的把握,保障案例教學法順利地進行。

授課時與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不同,教師要做好職能轉換,不再只做知識的灌輸者,而是學生們有效學習的重要推手。教師通過課堂上對學生的組織、提問、互動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學生創新。

授課結束后,教師要對案例教學整個過程進行分析總結,以便更加純熟地運用此方法。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及課堂表現進行合理的評價??隙▽W生的工作及成績,提出不足并與學生共同探討改進方案,以便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

4.2 學生是案例教學法改革的主要角色

商務策劃思維的基本過程是“準備、醞釀、豁朗和驗證”四個階段。案例教學法的引用使得學生需要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要熟悉案例內容提煉出案例的實質問題,并收集案例有關資料,形成切實可行的策劃方案并準備好討論與發言。此過程就是商務策劃思維基本過程中的準備及醞釀階段,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緊密聯系案例實例問題去探索解決方法,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思維能力、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均得到提高。

課堂當中,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快速進入角色,積極思考并在小組間進行討論,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與創新思維。課堂當中即進入商務策劃思維基本過程的豁朗及驗證階段,通過案例教學法的訓練使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累積解決各種問題的經驗,這種實踐導向下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在未來的工作環境中能夠靈活處理面臨的各種問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變能力、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與此同時,課堂上師生間與學生小組間的交流、討論、問答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結束后,學生課后需要對整節課程所學知識進行總結,進一步加深印象,保證知識保留的持久性,在實踐過程中爭取根據一個案例能做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5 結 論

通過在商務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法的引入,改變以往以教師單一傳授知識的模式,實現以學生為主導,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推手,實現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并重,形成了課下與課上結合、主導與推手結合、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模式,從而提高商務策劃課程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宏,郭建豐.知識經濟呼喚中國[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2]劉剛.哈佛商學院案例教學作用機制及其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8(5):89-91.

[3]宋華明,楊慧,馬義中,等.分時段管理案例教學法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09(6):430-434.

猜你喜歡
案例教學法教學方式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原則及教學方式探索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