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

2016-10-17 07:25王群
2016年27期
關鍵詞:養老產業保險金融支持

王群

摘 要:新常態經濟時期,我國面臨“未備先老”、產業轉型等多重挑戰。金融作為國家重新配置資源的重要手段,在推進供給側改革、支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以保險行業為例,分析保險機構從多種途徑支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現狀,得到保險機構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可以實現保險行業與醫養產業共贏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的結論,并從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金融支持;養老產業;保險+醫養模式;保險資金運用;年金管理

一、政府鼓勵金融支持養老服務行業發展

當前,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截至2014年,中國已成為全球老年人口總數最多的國家,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高達2.12億人,占總人口比重15.5%。高齡老年人口將以年均100萬的速度快速增加,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將在2020年突破4600萬。2014年至2050年期間,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左右,占GDP的比例將從8%增長到33%左右,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然而,“未備先老”使我國未來經濟發展面臨更大的挑戰。目前,我國產業供需錯配,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嚴重滯后,在養老制度體系、物質保障和金融支持等方面無法滿足養老需求。其中,金融支持滯后具體表現為金融支持體系不健全、金融機構專業性低、養老型金融產品單一、金融服務模式落后、資金配置沒有有效推動養老產業發展等方面。在新常態時期,為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保險等金融機構為養老服務業提供金融支持。例如,今年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民政部、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在明確金融支持體系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提出改革總體目標:至2025年,基本建成與我國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改革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實現養老金融組織機構專業化(規范產業投資基金、養老金融中介、科技金融機構等方面)、產品服務多元化(建立信貸管理機制、產品和服務創新等方面),以及提升資金配置效率(拓寬融資渠道等)、發展養老保險產業(前端產品和后端資管等)和完善政策制度與配套支持體系等方面。通過金融產品創新、組織機構創新和技術創新,提升養老金融服務水平,并充分利用金融跨期資源配置功能,發揮金融市場對養老產業的支持作用。本文以保險行業為例,分析保險服務業支持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建議。

二、我國保險服務業推動養老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商業保險機構共投入1至1.35萬億元,從養老型保險產品與服務、保險資金運用、企業年金管理、大數據和產業協同整合幾個方面推動養老產業的發展。

第一,商業養老保險作為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第三支柱,能有效緩解我國基本養老保障捉襟見肘等問題。目前有70家保險公司推出年金型保險產品,規模約1.44萬億,且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隨著個人稅優型健康保險的政策落地,商業養老健康保險發展將迎來政策環境利好階段,預計未來五年商業養老保險的市場規模將超過3萬億。另外,產品設計與服務模式逐步實現多元化和專業化。例如,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和養老機構責任保險等產品的推廣,有效推動養老產業的發展。

第二,保險不僅可以從前端通過保險產品提供養老保障服務,還可以通過后端資金運用,為養老產業發展提供優質資金支持。目前,9家保險公司擬投資600億(已投資200億元)建立27個養老社區,占地1100萬平方米,提供床位4萬張。以泰康人壽為例,泰康人壽從2007年開始計劃布局,借鑒美國“凱撒模式”,積極發展保險與醫養結合的重資產模式,至今在“北上廣”等城市落地8個養老社區,投資額度量級達200億元。泰康在北京建立的養老社區“燕園”深受同業關注和客戶好評,2015年泰康在燕園成立二級老年康復醫院,中長期照護區將在未來全面開放,為老年居民提供“預防-治療-康復-長期護理”的閉環整合型醫養服務。除泰康外,國壽、平安等大中型保險機構都積極推行大醫養、大健康的發展戰略,順應國家鼓勵醫養融合、支持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的政策。另外,我國養老產業主要包括四大板塊:老齡金融業、老齡用品業、老齡服務業和養老房地產業。目前,養老相關產業巨大市場潛力并未引起足夠關注和資金支持。隨著保險資金運用政策限制的放開,保險資金利用久期長、可持續等優勢,能夠滿足養老相關產業發展周期長、成長性高的融資需求,實現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

第三,保險資金與養老金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在資金特性上具有天然契合性,投資風險偏好和投資管理模式相似。因此,保險機構已占領企業年金投資管理市場的半壁江山。具有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資格的各類金融機構達20家,可以大致分為基金系機構、保險系機構、券商系機構等三大類,其中保險系機構除4家養老保險公司,還有華泰資管、人保資管、泰康資管3家保險資管機構。目前,7家保險機構受托管理近70%的企業年金資產,并受托投資管理50%的企業年金,規模約5千億元,收益率超過9%。未來,保險公司在企業年金管理方面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最后,保險公司可以通過股權投資、與養老產業相關企業戰略合作等形式,整合產業鏈資源,實現養老產業協同發展。例如,保險公司通過共享大數據平臺和銷售渠道等方式,實現對目標客戶群體的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等;保險公司也可以通過與產業鏈相關企業合作,實現“混業經營”,為客戶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養老服務體驗,有效提升養老產業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刺激養老服務消費需求。

三、結論與建議

為響應國家政策號召,順應未來我國經濟產業轉型和養老訴求不斷提升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保險機構從資產端與負債端雙管齊下,積極推動組織、產品和服務創新,完善養老領域的金融服務,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支持,推動保險和醫養產業鏈的整合。在為養老服務產業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時,保險機構也應該遵循穩健經營原則,在組織和產品創新的同時,加強經營的專業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確保保險的產品設計和保險資金運用滿足“償二代”的全面風險管理要求,實現保險與醫養產業共贏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與此同時,政府應加強對保險行業的政策支持和監管力度,統籌商業養老保險服務業發展布局。通過規范市場秩序,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等風險監管,為保險機構支持養老服務行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通過進一步落實稅優優惠等政策,為保險機構開展稅優健康險、長期護理保險等創新業務提供有利條件。(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參考文獻:

[1] 趙婧.淺析保險公司投資養老實體的可行性[J].上海保險.2011(02)

[2] 張佩,毛茜.壽險業介入養老產業:經驗借鑒與現實選擇[J].南方金融.2013(03)

[3] 孫立娟.國外個人年金保險的發展經驗及啟示——基于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視角[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05)

猜你喜歡
養老產業保險金融支持
關于咸陽市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的思考與建議
“產教融合”視角下我國養老產業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對接研究
中日兩國養老產業政策的比較與對我國的啟示
農業現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國際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