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金融對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影響

2016-10-20 16:44曾維蓮李瑩星師學萍
江蘇農業科學 2016年7期
關鍵詞:影響研究

曾維蓮 李瑩星 師學萍

摘要:由于農村地域分布廣闊、農業生產雙重風險等問題,導致農村金融服務出現供求失衡,偏遠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以手機為載體的移動金融可以有效克服地域限制、降低服務成本,將金融服務惠及到廣大偏遠貧困地區。農村移動金融在國內移動金融基礎上得以發展并推廣,但發展過程中發展速度、發展模式、資金安全、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問題限制了農村移動金融的發展。對于如何發展農村移動金融并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本研究從發展模式、宣傳認知、發展對象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移動金融;國內實踐;農村金融服務;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 F832.3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7-0593-06

隨著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金融服務需求日益增加且呈現多樣化趨勢。農村金融體系也在不斷探索和發展,逐步形成以銀行業、非銀行業和微型金融組織共同構成的多層次、廣覆蓋、適度競爭的農村金融體系。盡管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在縣以下地區存在網點不足問題,但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在解決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完善農村金融市場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來自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的數據顯示,2012年底90%以上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設立在縣及縣以下地區,60%分布在中西部地區。截至2014年年末,全國已組建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92.9%以上的貸款投向了“三農”和小微企業[1]。2014年,中國銀監會啟動實施的基礎金融服務“村村通”工程,通過設立標準化網點、開展簡易便民定時定點服務、布設自助服務終端等服務,實現基礎金融服務行政村全覆蓋。截至2014年已實現52萬個行政村的金融服務覆蓋。

來自2008—2014年的農村金融服務報告顯示,涉農金融機構的網點數量不斷增加,從2006年的55 109個增加到2014年的81 397個。由表1可知,農村商業銀行機構網點數量迅速增加,由2006年的505個增加到2014年的32 776個,在2009年至2014年期間增長迅速。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的機構數量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農村信用社網點數從2006年的52 089個增加至2009年的60 325個,之后減少至2014年的 42 201 個。農村合作銀行由2006年的2 515個增加至2009年的8 134個,之后減少至2014年的3 269個。

之所以出現農村商業銀行增長迅速、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的機構數量減少,主要在于:銀監會提出,從2011年開始5年的時間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為農村商業銀行,不再組建新的農村合作銀行,現有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2]??梢钥吹?,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的數量在不斷減少,農村商業銀行在不斷增加,農村商業銀行在農村金融市場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截至2014年,農村信用社在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中所占比重最高,依然在農村金融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2006年銀監會發布的《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金融機構準入政策的若干意見》提到,在農村地區設立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設立提高了金融服務在農村的覆蓋率,但是數據顯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的發展緩慢。自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以來的7年間,僅村鎮銀行由當初的193個網點增長到2014年的3 088個網點,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幾乎沒有變化,網點數量少。

由表2可見,農村每10萬人擁有涉農金融機構的數量在逐步增加,但總體而言,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覆蓋率仍然很低。截至2014年,農村信用社擁有量僅為6.82個/10萬人,農村商業銀行為5.30個/10萬人,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擁有量更低。從已有數據可知,農村地區金融服務需求遠遠得不到滿足。

具體而言,由于地理可及性障礙和抵押擔保條件不足,現有的農村金融體系仍然把某些弱勢人群排斥在外[3]?,F有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信息不對稱、市場失靈等問題,導致傳統的銀行機構很難達到人口稀疏、收入低下的偏遠地區,生活在這些偏遠地區的人群,基本金融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農村金融資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導致農村金融供求的結構失衡[4]。這些失衡主要表現在:由于農村地區居住分散、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等因素影響,傳統的金融機構服務農村(尤其是偏遠貧困地區)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力投入,造成農村金融服務成本過高,限制了農村金融機構的網點分布。針對這些問題,銀監會于2009年啟動消除“零金融機構鄉鎮”,實現金融全覆蓋。由表3可見,全國金融空白鄉鎮數量不斷減少,占鄉鎮總數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7.0%減少至2014年的3.9%。盡管如此,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仍有1 570個鄉鎮處于金融空白狀態。

由于農村地域廣闊,農業生產面臨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導致金融供給雙方信息不對稱,容易產生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從而加大了金融供給方的風險承擔,降低了對農村的金融供給意愿。加之受逐利性的影響,農村金融資源向城市和富裕地區轉移。眾多因素使得農村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出現失靈,導致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資源配置嚴重失衡。2013年中國統計年鑒和農村金融服務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各項貸款余額為63億元,農村貸款余額為14.5億元,農村貸款余額僅占全部的23%??梢缘贸?,城市的貸款余額是農村的3倍多。2013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顯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西部的分布比例都在30%以上,其中村鎮銀行為30.2%、貸款公司為30.8%、農村資金互助社為30.6%、小額信貸公司為34.7%。但是,2013年小型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近一半集中在東部地區,占46.9%??梢?,東中西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差距懸殊,農村地區和偏遠地區可獲取的金融資源遠低于城市和富裕地區[5]。

對于傳統的農村金融體系,服務農村的成本過高、市場配置失靈,導致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很難獲取基本的金融服務。如何實現對偏遠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成為政府和學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讓所有市場主體都能分享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學界也紛紛提出,通過建立普惠金融來實現對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通過對已有文獻的梳理總結,構建普惠金融研究主要從2個視角進行:小額信貸的發展和延伸視角[6-7]、移動支付推廣視角[8-11]。由于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提高,農村金融需求也呈現多樣性。本研究主要在移動支付的基礎上,全面地分析移動金融,以實現廣大偏遠農村地區的金融需求。

隨著農村地區手機使用的普及,以手機為載體的移動金融為實現農村地區的金融普惠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突破地域限制,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實現對無銀行賬戶和低收入者的金融服務[12-14]。在現有移動技術支持下,出現了“移動金融能否克服傳統金融的弱點,能否解決廣大農村地區的金融需求”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研究分析了移動金融對農村金融發展的作用,以及非洲地區的發展經驗和國內發展實踐,并在此基礎上,尋求滿足偏遠農村地區金融服務需求的有效形式。

1 移動金融對農村金融發展的作用

移動金融是以手機為主要載體,在銀行、證券、保險、支付、理財產品、生活等領域的應用,全方位滿足金融用戶在存、取、借貸、理財等方面的需求(移動金融應用行業報告,2015)?;诂F有農村移動網絡的全覆蓋,移動金融可以將金融服務延伸到更為偏遠、貧困的地區,對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環境、構建普惠金融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些作用主要體現在:

第一,彌補現有農村金融空白,將金融服務惠及到更為貧困、偏遠的地區?,F有的農村金融機構幾乎都依照商業化模式經營。由于農村居住分散,尤其是偏遠貧困地區,出于對交易成本控制和盈利性的考慮,傳統金融服務體系很難到達這些地區。截至2014年年底,仍然有1 570個鄉鎮處于金融機構空白的狀況。相對而言,移動金融則不受地理空間的限制,有效克服了傳統金融服務物理網點不足的問題,為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二,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滿足農村金融服務需求。由于偏遠農村地區的金融需求起點低且零散,這無疑會增加交易雙方的成本費用,即金融網點提供服務成本和需求者往返網點獲取服務的成本。移動金融只需要在手機上操作即可完成,無需網點設置和需求者往返于網點,極大地降低了交易雙方的費用成本,有助于實現廣大農村地區的金融供求結構的平衡。

第三,有助于推動金融服務獲取的公平性。傳統金融服務在利益驅使下,不斷收縮農村業務,將金融資源轉向相對富裕的地區,使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體現了金融服務的不公平性。然而,移動金融不受城鄉經濟環境影響和地理空間限制,不論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只要網絡覆蓋到的地方,都可以使用移動金融,極大地體現了金融服務獲取的公平性。

綜合國內外研究資料顯示,移動金融普及率最高的地區多數集中在經濟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地處偏遠的地區。全球范圍內移動金融普及率最高的地區發生在非洲,在所有發展中國家中移動金融發展最成功的也是在非洲的肯尼亞。在肯尼亞有70%成年人使用移動金融,3/4的家庭至少有1人使用[15]。在肯尼亞、南非等發展中國家,移動金融已成為居民滿足日常金融服務需求的主要載體[16]。國內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手機支付占整體電子支付的比例也遠高于一線城市。來自支付寶201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移動金融占比最高的是邊疆偏遠地區用戶,排名前10的地區全部位于青海、西藏、內蒙古等幾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17]。國內外移動金融的發展經驗表明,移動金融將有助于推動普惠金融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偏遠地區的發展,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是實現廣大農村地區金融需求得到滿足的有效形式。

2 國內移動金融及在農村的發展

國內移動金融的發展,從1999年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首次推出手機銀行服務,至今已有10余年[29]。但由于信息通訊技術發展滯后,移動金融一直處于緩慢發展狀態。直到2009年,3G網絡等信息通訊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加速了移動金融的發展[30]。為大眾所熟悉的淘寶購物平臺早在2003年就已成立,但直到2009年才得到突破性發展,成交額由2008年的413億元急速上升至2009年的2 083億元[31]。自此以后,移動支付、移動理財、移動交易、微信銀行、APP模式等等各類移動金融業務在全國范圍陸續問世,加快了移動金融的發展步伐。2015年移動金融應用行業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第1季度國內移動金融用戶規模達到7.6億,較2014年同期的3.3億增長了130.7%。移動金融應用于行業中,支付應用的用戶規模和增速在眾多應用中居首位,其次是銀行,保險和理財產品的用戶規模較小但增速較快。

2.1 主要模式

不同于國外以移動運營商為主導的發展模式,移動金融在國內的發展主要有銀行主導模式和以電商、互聯網金融為主的非銀行2種模式。

2.1.1 銀行主導型模式 銀行主導的移動金融模式是傳統銀行的移動端平臺,在傳統銀行業務的基礎上,提供網點查詢、移動支付、投資理財、網上充值、生活服務等業務。截至目前,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都相繼推出了移動銀行。2015年移動金融應用行業報告顯示,在移動銀行應用中,中國建設銀行覆蓋率和用戶活躍率,分別以4.64%和1.42%排在首位。城市商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覆蓋率和用戶活躍率相對較低,平均分別為0.70%和 0.01%。

2013年中國手機銀行用戶調研報告顯示,國有四大商業銀行占有超過7成的移動用戶,其中建設銀行占25.75%,工商銀行占18.87%,農業銀行占18.43%,中國銀行占 8.41%。48.23%的用戶習慣使用與工資卡相關聯的移動支付,且主要使用業務為賬戶查詢、轉賬、充值、購物、信用還款、理財等等[32]。來自國有四大商業銀行的官網顯示,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通過手機銀行進行境內人民幣轉賬匯款、國內跨行匯款、境內外幣轉賬的個人客戶,不收取手續費。中國工商銀行同城同行不收取手續費,同城跨行、同城跨行、同行異地按0.2%收取手續費,最低0.2元,最高10元。中國建設銀行根據轉賬金額收取不等的手續費,最低1元,最高15元。傳統的柜臺式服務轉賬業務費用在1~50元。相比之下,移動金融比傳統金融優惠很多。

銀行主導的移動金融在服務價格方面大大降低,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但由于傳統銀行機構在農村網點的不足,局限了該模式移動金融在農村的發展。

2.1.2 非銀行主導型模式 非銀行主導型的移動金融在近幾年得到迅速發展,不斷推陳出新。服務類型涵蓋生活方方面面,包括電子商務類、娛樂類、手機打車、手機地圖等等服務應用,加大了對社會生活的滲透力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為主的移動金融模式。

(1)移動電子商務。以阿里巴巴B2B模式、京東商城B2C模式、淘寶C2C模式、淘眾福ABC模式為代表的電子商務類應用在手機應用發展良好。隨著在線、線下管道的連接及移動應用服務的發展,通過各類APP與社會服務廣泛融合,如零售、餐飲、繳費、大眾理財等,推動移動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同時對手機網民影響程度加大。在整個移動互聯網市場中,移動支付呈爆發式增長,用戶規模和使用率增長在所有手機應用中最高[33]。移動電商占比最高,其中淘寶、京東等電商收入占比較大。在淘寶和京東的收入中分別有約30%和10%的收入來自移動端。

(2)移動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金融包括第3方支付、P2P小額信貸、眾籌融資網站、新型電子貨幣以及其他網絡金融服務平臺。第3方支付包括以支付寶、財付通、盛付通為代表的互聯網支付企業,也包括銀聯電子支付、快錢、匯付天下為代表的金融型支付企業。其中支付寶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第3方支付平臺。支付寶官網顯示,支付寶與銀行、移動運營商、電商等15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提供包括購物、繳費、支付、轉賬、信貸、理財、掛號、導診等業務,手機客戶端使用實行零手續費。數據顯示,在移動支付應用中,支付寶錢包的覆蓋率和用戶活躍率分別以35.03%和19.03%居于首位。

由表4可知,電子支付總體上增加快速。其中交易數年平均增加65億筆,年平均增長比例28%。交易金額年平均近290萬億元,年平均增長比例29%以上。

由表5可知,電子支付中網上支付和移動支付的交易數量呈上升趨勢,分別由2013年的236.74億筆和16.74億筆上升至2014年285.74億筆和45.24億筆??偭可?,網上支付增加了49億筆,高于移動支付增加的28.5億筆。從增長速度來看,移動支付明顯高于網上支付。從所占比重來看,網上支付2013年和2014年分別占到91.82%和85.73%,移動支付分別占到6.49%和13.57%。從以上數據來看,網上支付依然占主導地位,移動金融所占比例依然較小。同時也可以看出,移動支付使用比例不斷增加,且增長快速。隨著手機的普及化,移動支付得到廣大消費者的接受,使用越來越廣泛。

移動互聯網還改變了用戶獲取金融信息的方式,使金融產品隨時隨地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朔藗鹘y金融信息的不對稱,從而使P2P融資成為可能,并且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14年8月P2P融資企業已有1 600多家,迄今比較活躍的約350家。P2P網貸最大的優越性,是使傳統銀行難以覆蓋的借款人能充分享受貸款的高效與便捷,把網民的“碎片化”資金整合起來。同樣,余額寶將支付寶平均每個賬戶的幾百元余額聚集起來,實現閑散資金的整合,匯集成巨大的商業價值。據阿里官方介紹,從余額寶上線后18 d累計用戶數達251.56萬,累計轉存超過66億元。

以上移動金融發展主要集中在城市范圍,快速的發展進程和多樣化的服務類型為農村移動金融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2 農村移動金融發展現狀

國內農村移動金融的發展起步較晚,從2012年開始試點??v然農村移動金融發展起步晚、進程緩慢,但是移動金融在解決農村金融物理網點不足、交易費用過高問題等方面,卻是傳統金融方式無法比擬的。作為移動金融發展的主要載體,農村手機的普及為移動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可能。來自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農村居民每100戶手機擁有量為197.8部,即農村家庭平均每戶擁有近2部手機。從表6可以看出,農村網民規模和使用手機上網的規模都呈逐年上升趨勢。手機上網占農村網民的比重很高,2013年這一比重達到84.6%,且略高于城市的796%。其原因在于,手機在農村的普及,以及農村其他網絡基礎設施的缺失,使得手機成了農村居民上網的主要途徑。隨著農村使用手機上網比例的不斷上升,也將進一步推動農村移動金融的發展。

移動金融在拓展農村移動金融市場的過程中,金融服務的供給方也逐步改變傳統服務模式,針對農村市場中手機性能低、使用者文化水平不高等問題,不斷創新出適合農村地區的移動金融模式。比如,翼支付在河北、江蘇、福建甚至西藏等地的廣大農村地區,實現從在線充話費、繳納水電費、互聯網理財等到線下的超市刷手機消費,突破了在線交易的限制?!皡R易達”農村手機貼膜卡支付業務,通過手機貼膜卡技術,將1張薄如紙片的貼膜卡與手機SIM卡貼合,綁定客戶的郵儲銀行綠卡或存折賬號,通過SIM卡功能菜單的操作即可實現手機支付。這些新的支付方式有效解決了農村市場中低端手機和上網問題,為實現廣大偏遠地區的金融普惠提供了有利條件[35]。

由表2可知,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市場中占有主導地位。以此為據,農村信用社應該成為農村移動金融的主要服務機構。2015年移動金融行業應用報告顯示,各類銀行的移動應用開發率中,農村信用社的開發率僅為2.7%,與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100%相比,農村信用社的開發率非常低,這也將成為農村移動金融發展的制約因素。

2.3 影響因素分析

由于國內農村移動金融尚處于起步階段,有關農村移動金融的發展研究尚處于空白。本研究通過引入1個四川農村的案例來分析國內的農村移動金融發展的影響因素。

2.3.1 數據來源及描述 數據資料:來自2015年5月對四川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鯰魚村的走訪調查。鯰魚村位于四川省東部,距離縣城14 km,距離鎮中心1 km??側丝? 587人,勞動力人口1 545人,人均年收入9 779元,耕地面積121 hm2。該村現有企業10家,餐飲11家,超市2家,汽車修理廠26家,其他2家(鯰魚村村委會統計數據,2014年)。金融服務網點僅有郵政儲蓄銀行,位于鎮中心,距離該村1 km。鯰魚村已實現網絡全覆蓋,可以滿足村民上網需求。

2.3.2 移動金融使用情況 對該村部分家庭的走訪顯示,手機成人使用率為100%,手機上網主要為40歲以下人群。手機的用途為打電話、聊天、玩游戲、網上購物、轉賬。除此之外,其他網上購物和轉賬途徑則不了解(比如微信支付、電商、理財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上網聊天和玩游戲等娛樂,其次是網上購物,而網上轉賬則是有生意往來的人群使用??傮w上,使用手機進行網上購物和轉賬的比例不高。

2.3.3 影響因素分析 經調查了解到,農村居民在使用移動金融過程中,受到工作性質、物流、商品價格、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首先,使用移動金融進行轉賬業務的人群主要是有生意往來的的人群,轉賬額度根據生意性質有所不同。其中,1戶經營裁縫店的村民談到,轉賬金額在2 000元以內;另一戶從事建筑業的村民轉賬金額不定,但交易金額過大時會選擇到柜臺辦理。

其次,物流的不發達限制了村民使用移動金融購物的欲望。除了郵政可以到達鄉鎮一級,其他物流都只到達縣一級,而從村里到縣城有14 km的路程。一般選擇移動金融購物的商品,是在市集購買不到的商品。

再次,受教育程度也是制約移動金融使用的重要因素。在調查中發現,受教育程度低且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村民,尤其是女性,不敢嘗試使用移動金融。因為這部分人群的收入較低,安全防范意識更強,不希望遭受任何的損失。而受教育程度高的群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強。相對而言,有工作、受教育程度高、男性使用移動金融的可能性更高。

2.4 發展評價

2.4.1 移動金融發展迅速,占整個金融領域比重仍小 移動金融在國內發展迅速,但在整個金融領域中所占比重依然較小,且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推廣?;谶@一問題,可以從城鎮和農村2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從城市角度出發:城市地區金融網點分布廣泛,為金融服務獲取提供便利。 城市地區互聯網絡的廣泛使用。相對于移動金融來說,計算機為載體的網上支付安全性和視覺效果更好。因此,城市的移動金融很大程度上是作為其他支付方式的一種有效補充。其次,從農村角度來看,由于移動金融在農村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農村居民對于這一項新事物并沒有完全接受,包括對移動金融使用功能的適應、安全性的考慮等等。同時,由于農村地區的金融體系和物流體系不健全、農業生產的季節性、農民支出的單一性等等,使得農村地區金融需求使用頻數和起點都較低。綜合城鄉2個方面的因素,移動金融在我國的發展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農村市場。表6數據顯示,城鄉居民使用手機上網的人數都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且在上網設備選擇中占據主要地位。這為移動金融的不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4.2 現有發展模式局限了移動金融在農村的發展 國內現有的2種模式,包括銀行主導型和以電商、移動互聯網金融為主的非銀行模式,在國內發展迅速且服務種類不斷創新。但是這兩者模式在農村的發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農村移動金融服務主要集中在農戶匯款和轉賬等方面的需求。首先,銀行主導型的移動金融模式,需要有相應的網點來支持業務的擴張?,F有農村金融體系單一,金融網點不足,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該種模式在農村的發展。其次,以電商、移動互聯網金融為主的非銀行模式在農村的發展仍存在一些障礙。雖然非銀行型移動金融模式不受網點的局限,但是相對城市而言,農村尤其偏遠地區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物流體系的不發達等問題,成為了電商在農村發展的障礙。

2.4.3 資金安全、風險規避等因素,對移動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盡管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仍有1 570個鄉鎮沒有實現金融覆蓋,但國內農村居民在金融服務獲取方面還是具有可選性,包括在鄰近的鄉鎮或者縣城獲取。作為風險規避型的農村居民,對資金安全更關心,同時他們對新事物也存在更多的敬畏感。從現有農村人口狀況來看,年齡上老少多青壯年少、性別上女多男少、能力上素質低者多素質高者少[36]。由于這部分人群尤其是偏遠貧困地區的此類人群,文化素質低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風險意識更強。與傳統銀行服務相比,移動金融沒有任何憑證,農村居民更多地會選擇傳統方式。因此,要推動金融普惠和發展,更可能是需要適合農村居民意識形態的新服務、途徑和供應商的配套,實現金融服務的多樣化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2.4.4 安全等制度保障不到位,金融生態環境依然脆弱 雖然國內針對移動金融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法規,比如央行發布的《中國移動支付技術標準體系報告》,但是國內移動金融的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來自2013年中國網民信息安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 74.1%的網民在該年前半年內遇到過安全事件,總人數達4.38億。在智能手機上網用戶群中,個人信息泄露和賬號密碼被盜的發生比例分別為13.4%和8.9%,雖然表面上看比例較小,但此類事件發生后給用戶帶來的損失非常大。尤其對于農村地區的使用者,在使用初期安全意識容易被忽視。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安全環境,是至關重要的。

3 結論及建議

移動金融在中國農村具備發展的基本條件和發展的必要性。一方面,我國農村家庭手機使用率達100%,移動網絡實現全覆蓋,為移動金融在農村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另一方面,基于我國金融結構的二元性,城鄉金融服務存在顯著差異。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仍有1 570個鄉鎮沒有實現金融覆蓋,偏遠地區的基本金融服務需求受到極大限制。同時,我國農民工人數逐年增加,2013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2.69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外從業的農民工)1.67億人,占農村總人口6.3億人的26.5%。這部分農民工的家人、親戚和朋友還生活在農村,需要給予他們日常生活或應急事件的資助。移動金融既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更重要的是可以滿足那些被排除在傳統金融之外的偏遠人群的基本金融服務需求。與此同時,移動金融在農村的發展從發展模式、資金安全、風險規避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基于以上研究結果,針對我國在農村推廣移動金融服務提出以下建議:(1)實行銀行+移動運營商的發展模式。我國現有的農村金融是以銀行為主導的,農村銀行網點分布的不足,都將限制金融服務在農村的覆蓋,比如不能及時滿足農村居民的現金存取等。那么,在我國農村推廣移動金融服務,可以借助移動運營商的代理網絡優勢,實現銀行與移動運營商的合作。(2)宣傳與引導并重,提高農村居民對移動金融的認知。對于當前國內的發展模式,傳統銀行發展移動金融只是在原有業務上的拓展。銀行業是否愿意在前期投入大量資金來進行宣傳,會不會如同物理網點的建設一樣?傳統銀行不愿在偏遠地區進行過多投入。針對這一問題,政府可以采取適度干預,借助現有的政策工具或以一些扶貧項目的形式,比如農業補貼、低保金等發放通過移動金融來執行。在利益的引導下,農村居民會更為主動地學習和接受一項新事物。(3)從法律、規范使用等方面,提高交易的安全性。農村居民由于收入水平不高,對資金的安全意識更加強烈。在使用移動金融的過程中,如何保障資金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應加強相關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另一方面要加強規范使用移動金融進行交易的培訓和宣傳。(4)以偏遠地區為重點,兼顧扶貧目標。盡管農村地區的金融環境與城市存在明顯差異,但偏遠農村地區的金融環境才是需要真正關注的重點。有些極為偏遠地區由于地廣人稀,居住分散,加劇了獲取金融服務的成本,而這部分人群往往也是扶貧的重點人群。在中國農村的這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網絡覆蓋,為移動金融在這些地區的開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也就是說,農村移動金融是有可能在極偏遠地區實現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緩這些地區的貧困狀況。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研究小組.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2008—2014)[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

[2]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步入良性軌道,整體狀況穩健 支農主力軍作用突顯——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情況答記者問[EB/OL].[2015-09-15]. 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20110802755850841C4A0023 FF19FC7F41F99700.html.

[3]馬九杰,沈 杰. 中國農村金融排斥態勢與金融普惠策略分析[J]. 農村金融研究,2010(5):4-10.

[4]馬九杰,吳本健,周向陽. 農村金融欠發展的表現、成因與普惠金融體系構建[J]. 理論探討,2013(2):74-78.

[5]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13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EB/OL]. [2015-09-10]. 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cehuobisi/4227/2014/20140624195602579944558/20140624195602579944558_.html.

[6]何廣文. 小額信貸成功的基本要素何在?[J]. 中國金融,2008(7):76-78.

[7]杜曉山. 對當前小額信貸及相關熱點問題的思辨[J]. 科學決策,2013(11):1-6.

[8]Johnson S,Arnold S. Inclusive financial markets:is transformation under way in Kenya?[J].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2012,30(6):719-748.

[9]Mishra V,Bisht S S. Mobile banking in a developing economy:a customer-centric model for policy formulation[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3,37(6):503-514.

[10]焦瑾璞. 移動金融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應用分析與政策建議[J]. 中國流通經濟,2014(7):7-10.

[11]劉海二. 手機銀行可以解決農村金融難題嗎——互聯網金融的一個應用[J]. 財經科學,2014(7):32-40.

[12]Donner J,Tellez C A. Mobile bank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inking adoption,impact,and use[J].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8,18(4):318-332.

[13]Allen F,Carletti E,Cull R,et al. The Africa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inclusion gaps (No. 305)[J]. 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2014,23(5):614-642.

[14]Jack W,Suri T,Townsend R M. Monetary theory and electronic money:Reflections on the kenyan experience[J]. FRB Richmond Economic Quarterly,2010,96(1):83-122.

[15]Jack W,Suri T. Risk sharing and transactions costs:evidence from Kenyas mobile money revolu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4,104(1):183-223.

[16]金融時報. 移動金融或將改善農村支付結算狀況[EB/OL]. [2015-09-10].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30814/073116439662.shtml.

[17]支付寶發布2013全民年度對賬單[EB/OL]. [2015-09-10]. http://www.it-times.com.cn/hulianwang/33600.jhtml.

[18]牛瑞芳. 中國農村手機銀行發展問題研究[J]. 新金融,2012(2):54-56.

[19]王隆娟,姚孝明,譚毓銀. 移動金融安全問題探索[J]. 信息安全與技術,2015(1):7-10.

[20]淘寶網[EB/OL]. [2015-09-10]. http://baike.haosou.com/doc/1037087-1096884.html.

[21]2013年中國手機銀行用戶調研報告[EB/OL]. [2015-09-10]. http://www.199it.com/archives/155766.html.

[2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移動互聯網調查研究報告:2014[EB/OL]. [2015-09-10]. http://www.docin.com/p-902910243.html.

[23]201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J]. 金融會計,2014(3):16-19.

[24]郵儲銀行全國率先試點農村手機支付業務[EB/OL]. [2015-09-10]. http://www.psbc.com/portal/zh_CN/Home/PSBCNews/34169.html.

[25]熊主武. 努力改變農村人口結構扭曲的狀況[J]. 中國發展觀察,2012(1):45-48.

猜你喜歡
影響研究
適齡人口變化對江蘇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研究
投資者情緒短期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研究
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影響研究
論個案串聯教學法在影響研究教學中的活用
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