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古詩詞教學中意象教學的策略

2016-10-20 19:57熊淑芳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1期
關鍵詞:主題古詩詞教學意象

熊淑芳

【摘要】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古詩詞教學占有很大比重。但是,很多教師反映:古詩詞教學難,難于上青天。事實上,如果能把握古詩詞教學的方策略,引導學生從意象的角度出發,對古詩詞主題進行探究,就會發現,古詩詞教學其實是一件有法可循的事情,并不是那么難。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 初中 意象 主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179-01

在真正把握古詩詞意象教學的策略方法之前,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了解古詩詞意象的具體含義,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探究意象對古詩詞主題的影響。

一、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古詩詞意象

如果從春秋戰國開始算起,從第一篇《詩經》誕生至今,我國詩歌的發展史已經有3000多年。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遷客騷人,離愁別緒,數不勝數。詩人們將自己要寄托的離情別緒蘊含在詩歌中,融情入境,就造就了意象的誕生?!耙狻?,指的是作者的心意體驗、思想感情;“象”,指的是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通過自己內心獨特的情感體驗,將客觀存在在自己腦海中再加工呈現出鮮明的形象,稱之為意象。

二、引導學生思考古詩詞意象與主題的關系

在古詩詞中,不同的意象表達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代表著不同的主題。比如植物類“象”,不同的種類都寄托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柳、梅、松等。

1.柳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煥《涼州詞》)、“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初中古詩詞中的“柳”意象,數不勝數。

一般來說,古詩詞中使用到“柳”這一意象,主題大多表達的是別離之情。因為在古時候,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俗,而且“柳”與“留”讀音相同,所以很容易引起人們離別時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人們一看見楊柳,就會想起折柳送別的場景,心中就會涌起一絲愁緒。

2.梅花

在古詩詞中,如果出現與“梅”有關的詩句,那么大多要表達的都是不畏艱難,不怕打擊的思想感情。

王安石: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

陸游;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詠梅》)。

王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

這些詩都借梅花不畏風雪,肆意盛開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梅花這種品格的贊揚與敬仰。

3.松

松樹是歲寒三友之一,同梅花一樣傲雪斗霜,也是詩人謳歌的對象。劉楨《贈從弟》中“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對松樹進行描寫,寄寓了詩人志存高遠,錚錚鐵骨的思想感情。

初中古詩詞中,有很多意象都是常見的,在不同的詩詞中,這些典型意象可能都寄寓了相同的思想感情,表達了同樣的主題。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意象去聯想學過的古詩詞,比如“菊花”這一意象都出現在哪些詩中,這些詩都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學生可以將這些典型意象歸納起來,進行背誦記憶。這樣,再遇到新的詩詞,就可以根據已知意象的含義,找到突破口對詩詞進行分析。

三、古詩詞意象教學策略

1.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己找尋古詩詞中出現的意象

在古詩詞中,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是從其所描述的意象中體會出來的,所以,在進行主題分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古詩詞中出現的意象,這樣才能對古詩詞主題進行分析。

例如在教學杜牧《泊秦淮》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詞中的意象:煙、寒月、水等。對這些找出來的意象進行逐一研究,進一步分析為什么“月”要用“寒”來修飾,月亮還會讓人感到寒冷嗎,這說明詩人現在懷著怎么樣的心情(亡國之恨,對統治者腐朽無能的厭惡)?通過對這些具體意象的特征進行研究,可以幫助學生對意象的基本含義進行理解,進而把握其中的情感內涵。如果在對意象進行分析時,學生連意象都找不到,那么,所謂的主題分析只是紙上談兵,毫無意義。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找出意象,體會這些意象與客觀存在的不同,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古詩詞鑒賞。

2.讓學生學會關注意象之間的聯系

一首詩是有意境的,意境的構造所靠的就是意象的巧妙結合。意象與意象之間并不是互相孤立的關系,意象之間是存在聯系的,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這一點。

例如在進行《晏殊:浣溪沙》一課教學任務時,教師指導學生將“舊亭臺”“酒”“夕陽”“花”“燕”“小園香徑”等意象一一找出,然后帶領學生進行鑒賞,引導學生抓住這些意象之間的聯系:“新酒”與“舊亭臺”一新一舊作對比,“花落去”與“燕歸來”一來一去作對比,表達了人事不在、物是人非的思想感情。通過對詩詞意象聯系的把握,可以將紛繁的意象串聯起來,有條有理,不會感到混亂。學生如果忽略意象之間的內在聯系,分析時東邊打一榔頭、西邊來一棒子,那么,詩詞的意境就無法領略,古詩詞的教學進行得也會很吃力。

3.引導學生關注特殊意象

在古詩詞中,梅花、楊柳、松柏、月亮這些都是常見的意象,其背后所代表的主題基本上也是固定的,教師安排學生對這些常見意象所代表的主題進行記憶即可。需要重難點把握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區分那些特殊意象。比如“錦瑟”這一意象,歷來對于其含義的鑒定都比較模糊,比如李商隱的《無題》一詩。在進行解讀時,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出學生選擇,對同一意象做盡可能多的解讀,讓學生自己判斷哪種解讀更合適。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古詩詞鑒賞并沒有什么所謂的標準答案,學生能夠說出自己的審美體驗,獲得獨特的情感熏陶,言之有理即可。守著一種標準答案,不斷否定學生,只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必須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學生只有在自己的分析中才能更好地產生情感體驗,進行詩詞鑒賞,獲得美的感受。

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策略,教學過程就不會顯得太困難。教師可以嘗試帶領學生總結常見古詩詞意象與主題的關系,安排學生對典型意象進行記憶,同時讓學生多讀詩,多讀詞,學會自己準確地找出意象,進行意象分析,把握意象之間的聯系,對特殊意象進行獨到的分析,獲得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陳友琴.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白居易集[M].北京:中華書局,1962:102

[2]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

猜你喜歡
主題古詩詞教學意象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玉人”意象蠡測
《活著》的獨特意象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