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傳統財會工作轉型升級的思考

2016-10-21 08:31應曉君盛秋生
商業會計 2016年15期
關鍵詞:轉型升級對策研究

應曉君+盛秋生

摘要:通過對溫州鄉村財會工作狀況的實地調查,在鄉村城鎮化建設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探索鄉村財會工作的轉型升級,以期推進鄉村城鎮化建設效率、強化反腐倡廉、遏制村官腐敗、保護村民利益。

關鍵詞:鄉村財會工作 轉型升級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6)15-0103-02

近年來,隨著鄉村城鎮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傳統的鄉村財會工作受到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2012年以來,溫州共有131名“村官”受到刑事處罰。在這些村干部職務犯罪案件中,犯罪主體身份較為固定,多為村級組織中具有審批決定重大財會工作事項權力的人員和財會人員。截至2015年8月20日,溫州市鄉村基層作風巡查工作組共發現并移交違紀違法線索182起,其中刑事立案30起,14起為已通報的典型案例,集中反映出溫州市一些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在“三資”(農村集體資金、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村集體資源)管理、村級工程建設、房屋安置、征地補償款使用和村級其他重大財會工作事項決策等方面存在違紀違法、工作效率低下、侵害村民利益的嚴重問題。

一、鄉村傳統財會工作情況調查

筆者對溫州某鄉2012—2014年有關的財務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該鄉轄45個村,筆者調查了37個村,占比82.22%),走訪了村支書、村長、村民代表、普通村民,舉行了座談會,發放了調查問卷,并對近十個村的會計資料進行了反復、認真、嚴謹、細致的審核,多次與被調查對象和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交流,發現村級財會工作存在很多不合法、不合理、不完整及不規范的地方,見表1。

其他相關調查和統計數據表明,上述問題在溫州其他鄉村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鄉村傳統財會工作轉型升級的思考

隨著鄉村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加大了鄉村財會工作的范圍、增多了財會工作的內容,“合情(重情)、輕法”的傳統村級財會工作理念以及缺失、不規范的工作流程和內部控制,嚴重助長了村官的腐敗行為,村民自治和現行的“村賬鄉管”的表面化管理模式缺少監督制約,導致腐敗問題不斷出現,使得很多城鎮化建設資源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極大降低了城鎮化建設的效率。把鄉村財會工作從傳統的重情、輕法的“民風鄉情自治型”,轉變為重法執法、講情合理、科學高效的“自治與他治結合型”;從主要對經濟業務信息進行整理歸類、記錄報賬,重反映的傳統“表面管理”,升級為強化核算、規范流程、完善內控、重績效評價的“內涵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村官腐敗風險的同時,保護村民利益、加速農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高效推進鄉村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已勢在必行。

(一)工作流程上的思考——工作流程再造,完善鄉、村一體的財務工作內部控制體系。重新梳理鄉村財務工作流程。首先,確保建立財務工作崗位的制衡性,在鄉、村的財務工作崗位設置、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設計。其次,建立科學的財會工作程序步驟標準,特別是對于重大財務事項,必須制定并實行標準工作流程,實施嚴格的過程控制。第三,將重大財會業務活動按流程進行風險分析,并按風險點制定管控措施,將分散的各項制度有機地連接起來,就像企業的生產線一樣,形成完整的制度鏈條,相互制約、相互牽制,使得任何一個工作環節不按流程走就無法進行。

(二)工作內容上的思考——明確風險項目,著力風險點控制。財會工作的一般規律是“業務內容的價值化”和“業務活動的資金化”。調查中鄉村財會工作出現的問題都是源于這兩個方面。這就要求我們在完善財會工作業務流程的基礎上,明確哪些工作內容(風險項目)容易出現問題,哪些工作節點(風險點)經常偏離流程。實踐調查中表明,鄉村財會工作大的問題(主要表現形式為:村官貪污腐敗、工作效率低下)都是發生在一些專門業務項目(風險項目:經濟業務價值大、資金流量大)和特殊工作節點(風險點:簽字、蓋章等資金轉移審批點)上,如表2所示。

對于風險項目,村級財務開支必須做到事前有審批、事中有監督、事后有審計問責,規范農村財務管理秩序,嚴格各風險點控制,以更好地規范資金運作,約束規范村干部的行為,減少不合理開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工作方法上的思考——采取多種措施,科學管理,全面推進鄉村財會工作的轉型升級。鄉村財務工作的轉型升級,其重點是對經濟業務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目前鄉村的主要經濟業務包括:預算、采購、收支、工程、資產、合同等。對那些價值高、資金流量大的經濟業務,要采取一系列的科學管理措施。第一,要明晰工作步驟:(1)梳理重點項目的工作業務流程。(2)明確業務環節。(3)系統分析活動風險。(4)確定風險點。(5)科學合理選擇風險應對策略。(6)依法依規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7)督促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執行。第二,以預算為主線、以資金管控為核心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和不相容職位分離、內部逐級授權審批、歸口控制、預算控制、資產保護控制、會計控制、單據控制、信息公開控制、信息技術控制等各種控制方法的有效運用。從預算的編制、批復、執行到決算與評價,應貫穿于重大財務活動的全過程,每個過程都要進行風險分析,明確風險內容和風險節點。第三,通過風險分析,明確項目的風險內容、項目執行的風險環節和風險節點,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除了嚴格遵守預算管理流程,還要對預算執行中的收入、支出業務,根據其類別不同,采用不同的管控措施。如對于收入業務,主要是控制流程,通常為:收入登記→收入確認→資金到賬→資金墊支歸墊。管控措施通常為:不相容職務相分離、歸口管理、票據管理、印簽章管理、定期對賬、會計核算;對于支出業務,主要是控制目標,一是合規性、真實性,管控手段主要包括:明確管控模式及責任部門、完善事前審批流程及權限、規范票據要求;二是經濟性、有效性,管控手段主要包括:費用支出結構、開支范圍和標準等。對于重大的支出業務事項,采取不同的管控方式和管控手段(如表3所示)。

實際中要根據經濟業務不同的風險程度,將各種控制方式靈活結合運用。

溫州鄉村實行的是“村賬鄉(鎮)管”,其工作內容側重于經濟業務的記錄,村級財會工作大部分還是通過“村民自治”來完成,缺乏有效的實質性的檢查和監督,更加缺乏對各項政策、資金運用科學性的論證、使用效率的審計和監管。對于溫州而言,城鎮化建設的條件和環境比較好,今后一定時期內,城鎮化建設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重點和新常態,結合當前“村官”腐敗的現狀及城鎮化建設的背景,完善村級財會工作、加速村級財務工作的轉型升級,無疑是各級政府工作的重點。因而,從長遠和根本上來看,必須建立鄉村一體化的內部控制體系,將鄉村財務工作的“自治和他治”有機結合起來,在崗位設置、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設計機制,使之具有制衡性;將所有的業務活動,特別是重大經濟業務,設立標準工作流程,按流程進行風險分析,并按風險點制定管控措施,將分散的各項制度有機連接起來,使之具有流程化。這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對鄉村財務工作不斷改善來逐步完成。

參考文獻:

[1]蘇運利.淺析當前鄉村會計工作存在問題、原因及整改措施[J].財經界,2015,(20).

[2]張睿.我國農村會計工作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4.

[3]張自遵.淺談農村會計發展趨勢[J].財會通訊,2013,(2).

猜你喜歡
轉型升級對策研究
試論集團公司如何實現財務轉型升級
關于支持小微企業轉型升級路徑的思考
房地產開發模式轉型升級路徑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地面電視頻道“新聞立臺”的一次轉型升級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