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存貨的管理與控制分析

2016-10-21 08:14石敏
經營者 2016年12期
關鍵詞:存貨管理企業內部控制

石敏

摘 要 在企業的資產管理實踐中,如何保障流動性資產的安全是內部控制的重點。存貨作為企業一項重要的流動資產,直接關系企業的資金占用水平以及資產運作效率。企業為了保證生產經營過程的連續性,需要有計劃地購入、耗用和銷售存貨。本文從內部控制環境與控制關鍵點兩個方面,針對目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的自身內控意識不足、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等問題,以及會給企業帶來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和解決對策。

關鍵詞 企業內部控制 存貨管理 控制關鍵點

一、企業存貨的概述及流轉形態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以備出售,或者仍然處在生產過程,或者在生產或提供勞務過程中將要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資、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及商品等。企業代銷、代管、代修、受托加工的存貨也屬于企業存貨管理范疇。存貨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既是企業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生產循環中最重要的一環。企業存貨運動一般表現為“取得-入庫-保管-發出”。雖然存貨隨著企業作業流反映出的形態各異,但是實物流伴隨企業經營步驟在企業的內部循環仍可簡化為收、存、發三大基本環節。

第一,存貨取得環節。取得存貨的方式有外購、委托加工、自行生產等,業務流程具體包括物資驗收、核對有關業務憑證、驗收實物等。

第二,存貨儲存環節。倉儲業務是存貨流轉中間業務最重要的環節,包括物資記賬管理、物資保管、物資養護管理、倉庫設備管理。

第三,存貨出庫環節。生產企業生產部門領用、倉儲部門根據發貨單向客戶發出產成品、商品流通企業向下級經銷商發出商品等,都涉及存貨發出的問題。主要內容是存貨領用發出管理。

二、企業存貨實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采購是企業經營管理中最薄弱的一環,最容易出現以權謀私、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和收受回扣等,也最容易導致積壓浪費。采購計劃程序失控、采購計劃依據不當、采購計劃執行不徹底等,都是采購風險發生的重要因素。采購業務存在的主要風險包括:一是采購行為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可能遭受外部處罰、經濟損失和信譽損失;二是采購未經適當審批或超越授權審批,可能因重大差錯、舞弊、欺詐而導致損失;三是驗收程序不規范,可能造成賬實不符或資產損失:四是付款方式不恰當、執行有偏差,可能導致企業資金損失或信用受損。

第二,為了保證企業經營過程的連續性,需要對存貨進行倉儲保管,存貨倉儲保管的方法不適當、監管不嚴密,可能導致存貨遺失、損壞變質、價值貶損、資源浪費。

第三,存貨的領用發出審核不嚴格、手續不完備,可能導致貨物流失、損壞。

第四,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中的關鍵點不了解,使關鍵崗位的管理出現漏洞。

第五,財務部門控制力弱,參與內控管理的能力差。

三、企業存貨內部控制改進措施

第一,完善物資采購制度。建立健全企業采購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要特別加強對采購前的評估和論證;采購機構應全面、及時地向采購監督機構傳遞采購信息,使監察、內部審計等監督機構能全面、深入地監督采購活動;進一步完善招投標管理制度,保證招標采購活動真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第二,存貨的流動性大,在流動過程中應做好存貨明細賬。存貨倉儲過程要按照存儲貨物所要求的儲存條件妥善保存,做好防火、防洪、防盜、防潮等保管工作,不同品種、批次、型號的產品要分類存放;生產現場應建立監督機制,防止浪費、被盜和流失;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加強存貨的保險投保,保證存貨安全,合理降低存貨意外損失風險;定期對物料進行盤點和抽檢,詳細記錄庫存情況,對于進出倉庫的人員應辦理進出登記手續,嚴禁未經授權人員接觸存貨。

第三,制定嚴格的存貨準出制度,明確存貨發出和信用的審批權限,健全存貨出庫手續,加強存貨領用記錄。倉儲部門審核領用單或發貨單,做到齊全,名稱、規格、計量單位準確;符合條件的準予領用或發出,并與信用人當面核對、點清交付。商品流通企業在存貨銷售發出環節就側重于防止商品失竊、隨時整理棄置商品,每日核對銷售記錄和庫存記錄等,對于大批存貨、貴重商品的發出,應當實行特別授權。

第四,分解業務流程,尋找控制關鍵點。貨幣性控制是會計部門支付存貨采購價款和銷售收款執行的內部控制。立足點在于資金流控制與會計內部各崗位之間的不相容。方法則利用會計票據與賬簿相互審核、牽制,以提高存貨管理水平。這里的關鍵點主要有:一是存貨進入或退出企業之后,采購人員/銷售人員或其他有關業務部門,應該將企業存貨有關的主要財務憑證匯總,交給主管存貨的財務人員,總賬和明細賬的記錄人員根據有關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并輸入系統,成本核算主管會計編制和登記有關的成本核算憑證、賬簿。二是負責存貨會計核算的人員要進行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主要有存貨業務記錄與審核職務分離、存貨總賬記錄和明細賬記錄項分離、接觸存貨和記錄存貨職務相分離。三是在發生存貨退回時,會計人員應該及時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防止流動資產虛增現象的發生。四是會計信息系統內部要取得各批入庫存貨的數量、時間等信息,為存貨發出和存貨成本分攤的核算順利進行做好基礎工作。貨幣性控制的控制力著眼于財務單證控制,同時采取對涉及存貨類和往來類賬簿的核對控制。

第五,完善內部控制環境。企業應優化內部組織架構,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科學劃分各管理部門的權限和職責;順應現代內部控制理論的要求,建立必要的風險評估機制;設置風險評估機構,定期為管理層提供風險報告;合理提升資產管理部門的地位。將資產管理部門對資產的監督和管理職權落實到位;將內部控制理念作為企業文化理念,在各級管理層和員工中廣泛宣傳;加強部門間的信息溝通,提高管理信息質量,使各種管理信息在各管理層級之間及時傳遞。

第六,賬簿核對是會計信息系統內部進行稽核監督工作的構成部分之一。通過賬簿之間的核對實現控制目標,由于總賬是反映存貨經濟業務總額和總體情況的簿記資料,明細賬反映的是存貨業務活動的具體情況和詳細信息。因此,賬簿核對主要是通過應付賬款、原料及主要材料等存貨類及銀行存款等總賬和明細賬相互核對進行控制。

第七,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建立大型儀器設備采購論證和評估機制,由不同機構分別執行采購論證和儀器價值評估職能。堅持和完善固定資產定期清查制度。建立固定資產使用效益評價制度,定期對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進行評估,積極探索建立大型設備網絡管理系統,提高儀器設備使用的開放性。建立和完善經濟合同歸口管理制度和經濟合同訂立授權制度,將重大經濟合同的復核納入企業法律顧問機構的職責,加強對合同印章的管理,嚴防合同欺詐。

第八,加強對企業投資的內部控制。建立健全企業負責人定期考核制度,加強對企業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建立對外投資論證、評估制度和對外投資管理制度,及時評估投資風險,預防重大投資損失,特別要防止風險向企業轉移;建立企業改制內部審計程序,對企業評估資產進行必要的價值復核。

第九,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力度。內部審計制度是貫徹內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企業管理層應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完善內部審計制度,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并將其列為內部審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作者單位為長沙縣職業中專學校)

參考文獻

[1] 陳斯雯.企業存貨核算與庫存管理技巧[M].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2007.

[2] 吳敏紅.淺談企業存貨管理[J].現代企業教育,2010.

猜你喜歡
存貨管理企業內部控制
房地產公司存貨管理
淺談醫藥制造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地市級供電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
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的企業內部控制措施研究
淺析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賬務處理的幾個關系
淺談鐵路站段的存貨管理
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淺析食品企業存貨管理問題研究
公司存貨管理循環內部控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