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駱駝祥子》的悲劇藝術

2016-10-21 10:54劉通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駱駝祥子必然性悲劇

劉通

[摘要]本文從祥子的悲劇形象、形成悲劇的原因、悲劇人生的意義和作品的思想內涵幾大方面進行分析。它是一部成功的悲劇作品?!恶橊勏樽印芬攒婇y混戰的20世紀初的北平城為背景,人力車夫祥子為主要人物,其悲慘坎坷的生活為線索,通過他的生活經歷,控訴舊社會的黑暗,軍閥的自私,人心的冷漠以及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深切關懷??梢赃@樣說,祥子是時代下層人民的典型代表,被賦予了一定的時代意義。本文主要通過造成祥子悲劇人生原因的分析以及作品悲劇內涵的真正意義進行探究,分析主人公悲劇人生的必然性。

[關鍵詞]悲劇 必然性 個體勞動者

[中圖分類號]H19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103-02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長篇代表作,創作于1936年。老舍的作品大多是來自普通大眾的生活。尤其是描寫中下層貧民,而他普通百姓的生活經歷也為他的作品提供了一定的借鑒,尤其擅長抨擊落后的思想以及揭露丑惡的社會現象。他更善于將最能夠反映社會問題的矛盾溶于普通的生活現象中,并且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而延伸到對人性的弱點的探究和對整個國家命運的思考。作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為線索,最后以失敗告終。準確地說,是以悲劇收場的,祥子就是個悲劇的人,也是那個時代的典型悲劇代表。

一、祥子的悲劇形象

祥子想要反抗命運,卻無力改變生活對他的各種折磨,他深深陷入了舊社會的泥潭。開始的祥子是個有理想的年輕人。一心想好好工作,努力賺錢。但是劇情要是讓他輕易實現理想,那就恰恰違背了老舍先生的初衷,要通過祥子悲劇的人生來揭示社會的黑暗和對底層人民水深火熱生活的同情。所以,不得不將祥子“逼上”絕路。我相信作者在給祥子安排結局時也是不愿意的,可是沒有辦法,不可兩全其美,只有盡力而為了,盡力去表現社會的不合理性,用以喚醒人們內心沉睡的希望。

(一)積極向上

祥子雖然是一個老實人,能夠做到遇事能忍則忍,但是他的骨子里仍舊埋藏著反抗的種子,想對劉四的報復,在楊宅發怒辭職,都足以體現他的反抗。他獨立的性格注定了他不會滿意于眼前社會最底層的生活。因此他既不愿聽別人的建議去放高利貸,也不想貪圖劉四的六十輛車,更不愿意聽從虎妞做小買賣,這都說明他具有一種堅強獨立的精神。在故事發展過程中,隨著情節的發展,祥子變得越來越墮落,也為祥子的悲劇人生營造了一種氛圍,可以這么說,老舍先生采用了欲抑先揚的手法,著實讓人佩服。與此同時,足以看到軍閥混亂、社會黑暗的一面,令人扼腕。

(二)不甘失敗

成功人士都是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失敗才會獲得最后的勝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甘失敗??墒欠催^來:不甘失敗的人都會成功,這個命題就站不住腳了。很顯然,祥子就是屬于后者。前面說過祥子原來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有自己的抱負與理想,即使賺錢買了新車,“因為想多賺點錢,冒昧拉車去清華,結果車被收了,還為人家做了幾個月的苦役”。①按理說,在當時那個大環境下,是經不住折騰的,逆來順受,拋棄自己的理想與愿望才是最正常的??墒窍樽訁s偏不,他在一次混亂中逃出來之后,又繼續了自己的夢想,攢錢買新車,繼續載人??墒谴撕蟮馁I車卻只能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一個夢想罷了。

(三)自甘墮落

在過去,他為了實現社會地位的提升為自己樹立了一個明確的生活目標,并且為之努力奮斗,但當這些都被社會現實打擊成了泡影的時候,他沒有了生活目標,沒有了追求。祥子的在層層的重壓下,失去了理想,失去了本來的追求,本來上進的他變得頹廢,吃喝嫖賭,無所不為,最終淪為社會的渣滓,人民的敗類。主人公祥子墮落的悲劇不僅是為了展現當時社會物質上貧窮,而且更突現了當時人們內心世界的無助、失落與痛苦。在祥子由奮進到墮落的過程中,不是一個突變的過程,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由希望到失望到絕望,最后自甘墮落,喪失底線。舊社會摧毀了他的人生理想,使他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小說真正意義上描述了祥子從一個有為青年,在經受社會摧殘,受他人壓榨后,變成一個只有生存本能的“動物”。這也進一步說明,想要改變社會僅僅靠最下層的人民是不夠的,在那樣的社會,貧民的呼聲是得不到任何回應的。個人奮斗順利的時候,表現為要強上進;遇到挫折,會自私自利。

二、形成悲劇人生的原因

以上是對祥子形象的分析,下面我們從社會時局及其自身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剖析他悲劇人生形成的原因。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也是各種各樣的。我主要截取一些主要的原因進行敘述和分析。

(一)社會的黑暗與剝削

社會是一個人生活的環境和背景。沒有了社會,也就沒有了人物活動的場所,那么一切的行為舉止都無從發生。所以,要從社會入手,找到真正的原因。

剝削自古以來就有,只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而已。社會和諧,剝削就弱;社會混亂,剝削就強。而祥子生不逢時,就出生在這樣一個社會里。首先,最大的剝削是來自劉四老爺。祥子買車的希望落空后,不得不去他的廠里做苦役。劉四老爺的女兒虎妞也處處欺負祥子,侵犯了祥子的尊嚴。悲劇總不是伴隨著單方面的,它是雙向的,甚至是多方面的,命運多舛的祥子另一方面還受到國民黨孫探長的剝削。除此之外,祥子在曹老板家的包月車錢也是很貴的,祥子的包車錢要遠遠超過他的辛苦收入。表面是一樁交易,其實就是一場新式掠奪。最終受害人永遠就是那可憐的祥子。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實屬不易。

(二)自身的性格缺陷

祥子的性格是矛盾、孤獨的,換句話說,就是不合群。祥子很堅強,但在其內心是一個軟弱的人,碰到困難就茫然不知所措。走投無路時,也不知道尋求周圍人的幫助,他只是在和自己生活。所有的苦自己吃,所有的重擔自己扛,所有的委屈自己吞下。當時的中國仍然是較為落后的農業國,由于傳統的耕作方式限制,使得農民被束縛在狹小的空間中。自然而然的,思想、意識都受到了阻礙,形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但農村的勞動者仍然具有著樸素、勤勞的優秀品質。面對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不幸者時,祥子更愿意幫助他們。問題的癥結就在于祥子,他沒有生活在農村,與農村也早已脫節,不愿意回去了,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城市生活不能容納于他,換句話說,就是他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中去。這就使得他像一根浮萍一樣,到處漂來漂去,卻不知道何處是自己的真正歸屬的地方。因此,時間一長,這種心理落差和挫敗感就很明顯地表現出來,也就形成了他現在的這種孤獨、不知所措、脆弱和無能為力了。用一個詞來形容祥子的生活,那就是“城市的過客”,僅此而已。

(三)周圍人對他的影響

周圍人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和社會一樣,每個人在生活的時候,都要和一定的人群生活在一起,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處在什么樣的人群里,可以影響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在祥子周圍打轉的人,不是剝削階級,就是和他一個階層的窮苦勞動者,沒有一個正正經經的人來幫助他、指導他、援助他,只得靠他自己了。孫探長、劉四老爺、曹家、虎妞等等一系列的人物皆虎視眈眈地盯著祥子不放,在這樣的人群中生活,水深火熱是無疑的,但是想要不去磨滅意志,一直這樣堅強地活下去,卻是很難的。祥子也有過嘗試和反抗,可是最后的結果都是以失敗而告終,這樣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摧殘,可惜了。且不說是祥子,給任何一個人,也都有著相似的命運。因為作者自己就已經設定好主人公的命運和人生軌道,換作其他人,也是一樣的。在當時的那個環境中,這群人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存在的意義?;蛟S他們是作為另一種典型出現的,在那個時代是在所難免,可以理解。從這點來看,祥子悲劇的人生也是注定的。

(四)作者的合理安排

開頭就提到小說的背景是二三十年代,軍閥混戰的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就會涌現出令人同情的人們。這些人物的出現是伴隨著社會出現的。試想,在這樣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百姓生活的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了。祥子就是其中的一例。作者安排這樣的角色出現,有其一定的寫作意圖。祥子的出場映射了社會的現實,表達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和作品內涵。老舍也是一位有心的作家,和其他作家一樣,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力圖還原真實、表現真實、傳達真實,將最真實的一面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即使有些東西是痛苦不堪的,是不忍卒讀的,可是,必須要面對。悲劇也是如此。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別人看。老舍先生做到了,我們要感謝這位偉大的作家,他是時代脈搏的傳達者,祥子的悲劇人生就是在他的筆下誕生的,繼而傳達給我們,引起我們深思。

三、悲劇人生的意義和作品的思想內涵

老舍先生作品中以城市人民生活為主,每個人物都具有鮮明的特點,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在細節方面老舍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同時更注重語言的雕琢。他也能夠準確地運用北京話表現人物,嚴肅而不失幽默,緊張而不失詼諧。正是這種寫作方法,受到了讀者的喜愛。小說思想內涵還是比較高的。作者善于從生活中的一些小的細節入手,以小見大,深入探究當時的社會圖景,表現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從而揭示了這樣一個社會現實:社會黑暗,人性冷淡,失去了本來的淳樸善良的品質,在舊社會的壓迫剝削下,“人”變成了依靠本能生存的“動物”。從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單靠個人力量是無法與社會抗爭的這一悲慘現實。同時,作品也表達了作者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更體現了人是隨環境變換而改變的動物,可謂是最不堪一擊的。②人性的丑惡在此暴露無遺。

總而言之,祥子的這一悲劇形象的出現,不僅僅在當時能夠引起廣大讀者的強烈自省意識,就是到了現如今,小說中所揭露的那些在底層勞動的小生產者的意識依然相當普遍地殘存于社會大眾的頭腦里。③特別是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的當今社會,這種意識仍舊或多或少地成為整個社會發展的絆腳石。造成祥子如此悲劇的人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面也列舉了一些因素,比如社會的黑暗現實、祥子自身的性格缺陷、周圍人對他的影響以及作者的刻意安排等。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這部作品的全部描述,客觀上起到了這樣一個效果,它能使人們認識到:如果不推翻當時那個暗無天日的舊社會,勞動人民就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解放。同時我們也應得出這樣的結論:沒有什么比靈魂更可貴,沒有什么比失去靈魂更嚴重。并且,對于這種不平等社會要提出反抗,尋求一種沒有壓迫的社會。這樣,悲劇才不會再重演。

注釋:

①老舍.老舍經典作品選[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12.

②劉芹.一部真實展現舊社會下層人民生活實況的精彩小說——老舍的《駱駝祥子》導讀[J].現代中學生:閱讀與寫作,2011(05),3.

③齊越.論祥子的形象及其悲劇意義[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02),07.

【參考文獻】

[1]陳霞.試論祥子與其生命中女性的隱性關系[J].新余高專學報,2010(05).

[2]成梅.靈活的借鑒 獨特的創新——《駱駝祥子》與《無名的裘德》之比較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02).

[3]徐楊.論老舍的民間文化意識——以《駱駝祥子》為例[J].長春大學學報,2009(07).

[4]周道友.試論《駱駝祥子》的心理描寫[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03).

[5]劉誠言.關于《駱駝祥子》·手稿本[J].襄樊學院學報,2009(04).

責任編輯:楊柳

猜你喜歡
駱駝祥子必然性悲劇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連環悲劇
畫家的悲劇
河北省卷《駱駝祥子》閱讀
論《駱駝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劇的原因
個人在國際法中的地位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學性分析
近視的悲劇
不希望歷史“悲劇”重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