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思想教育的功能及發揮

2016-10-21 10:54李月琴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思想教育機遇挑戰

李月琴

[摘要]當前高校網絡文化在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黨和國家也十分重視高校網絡文化建設,高校網絡文化給思想教育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要發揮思想教育的功能,必須充分借助網絡文化給思想教育提供的機遇,直面挑戰,創新方法,豐富內容,提高思想教育主體的素質,促進思想教育功能的發揮。

[關鍵詞]高校網絡文化 思想教育 機遇 挑戰 功能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168-02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到了網絡時代,它正以其飛快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據CNNIC發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88億,網民中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為25.2%①,而在學生網民中大學生所占比例最大。

網絡文化正在快速地融入高校文化中,并且在高校文化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所以高校網絡文化是網絡文化和高校校網文化結合和碰撞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文化形態,是高校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通過網絡所衍生出來的一切精神現象的概述。

一、高校網絡文化給思想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網絡文化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對信息和精神產品的需求,但網絡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積極促進人類文化發展和進步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負面效應”②。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給思想教育同樣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一)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給思想教育帶來的機遇

1.豐富了思想教育的資源

傳統的思想教育內容是以教材為主,所有學生學習到的內容是一致的,忽視了學生知識水平和個性的差異,而且這些材料十分有限,還會因為教育者的知識、見識和教育水平的差異,對這些教育內容的講解水平不同,使學生受到的思想教育效果天差地別。高校網絡文化形式多種多樣,是集文字、圖片和視頻為一體的,目前,全國高校的門戶網站、主題網站、學術網站、互動社區、“兩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校園網絡平臺逐步發展完善,這些平臺給思想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而且更容易吸引學生,他們可以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使他們在娛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

2.改變了思想教育的方式

傳統的思想教育方式是教育者通過從教材、報紙、新聞報道和身邊的事例中去尋找素材,收集資料,再以課堂講授的方式傳播給學生,教育者處于掌握教育信息的優勢地位,這種方式使學生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高校網絡文化改變了這種方式,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加多元化,他們可以通過新聞網站、論壇、微博和微信等獲取信息,網絡思想教育可以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也由封閉走向開放。

3.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效果

傳統的思想教育方式是以課堂講授為主要形式的單一灌輸式的模式,這種模式雖然在教育標準和同步發展方式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卻忽視了大學生的個性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會束縛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網絡文化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的特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形成了平等的關系,可以通過網絡相互交流,進行雙向互動,培養大學生的自主意識,發揮思想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和互動教育的功能,促進其個性的全面發展,還可以針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教育的針對性。高校思想教育者還可以借助網絡工具,定期更新思想教育的內容,豐富信息資源,特別是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感興趣的一些話題,以此來吸引學生參與其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二)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給思想教育帶來的挑戰

1.多元化的信息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出挑戰

大學時代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高校網絡文化是一種全方位開放的文化,也是一種超越民族和國家界限的文化,這些文化的傳播中,帶著各種各樣的思潮和形形色色的價值觀念,加之這些信息多元快變,很多問題都是多維的,大學生的閱歷較淺,很難正確地分析這些信息的善惡、美丑真假、對錯,容易出現思維混亂。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的心靈受到腐蝕,出現了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弱化,社會責任感缺失,更有甚者,出現了逃避現實,沉溺網絡荒廢學業等問題,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還會滋生不穩定的因素,增加學校管理的難度。有些網絡信息過度推崇物質生活和鼓吹休閑娛樂生活,也容易使學生形成消極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2.西方國家“文化侵略”使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出現了不穩定

意識形態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一項重要的內容,是為了給祖國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高校網絡文化由于其開放性的特點,任何國家和組織都可以能過一些手段,向大學生傳播其政治制度、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和文化產品,有組織、有預謀地開展一些反政府、反科學的活動,網絡上出現了各反社會主義、反馬克思主義,攻擊中國共產黨的言論及傳播一些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言論,用這些來誤導學生,達到去其政治認同和反政治認同目的。而通過高校網絡文化傳播來達到此卑劣的目的,其政治圖謀和意識滲透方式變得十分隱蔽和復雜,大學生很難識破其目的,他們由于好奇心強,在網絡中又具有絕對的自主選擇性,往往會不加分析地吸收這些“文化侵略產品”,使之成為他們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有部分學生出現理想信念缺失、民族認同感弱化,甚至出現了一些反社會的言論,部分學生出現了意識形態的不穩定。

3.高校網絡文化的開放性與共享性,使教師“言傳身教”的地位受到沖擊

在傳統的教育教育體制下,教師不僅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同時還要負責培養學生思想素質的任務,教師在思想教育中處于主體的地位。高校網絡文化由于其共享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學生學習的形式不再局限于聽課,他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與安排,而是具有自主選擇權,從網絡中自由地選擇學習的內容,自主地安排學習的時間,教師教育主體的權威地位被打破。

二、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思想教育功能的發揮

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給思想教育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挑戰,思想教育必須利用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帶來的機遇,直面挑戰,充分發揮思想教育的功能。

(一)樹立思想教育的陣地意識,掌握網絡思想教育的主動權

高校網絡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空間,既是思維活躍的創新之所,也是思想教育和輿論引導的必爭之地。在網絡空間上,我們必須掌握主導權和管理權,因為它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關系到國家政治和政權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拔覀冋J識到,青年學生歷來都是意識形態斗爭的重要爭奪對象,誰抓住了青年學生,誰就把握了未來的主導權?!雹?/p>

思想教育要借助網絡手段,開發反映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作息資源,收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并及時發布黨和國家最新的重要新聞,對一些重大的政治問題、意識形態問題,必須旗幟鮮明的進行輿論引導,努力把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成為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以此來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其政治鑒別能力和敏銳性,避免境外意識形態的滲透。

(二)創新思想教育的內容,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給思想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內容,思想教育要充分利用這一機遇,充分發揮高校組織教育資源的優勢,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最大程度的整合課內外、校內外的優勢資源,并利用網絡進行對內容加以改造創新,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網絡道德教育、網絡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融入其中,利用生動的圖片、長短課程、視頻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教育;可以將當前熱門的話題、事件進行加工再造,作為高校網絡平臺上的大學生學習素材,比如可以利用一些重要事件、特別節日、熱點問題等這些學生關注的熱點,策劃一些集思想性、趣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的網上文化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我們也可以把一些遙不可及的名校大師的課程資源轉化成觸手可及的網絡教育資源,甚至可以邀請一些知名專家學者在高校網絡社區上開課,講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拓展大學生學習的空間。

(三)提高思想教育的服務功能,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在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要充分發揮思想教育功能,還必須提高思想教育的服務功能。服務學生,著力解決學生最關心的生活、學習、未來就業和情感問題。例如,學生十分關心未來就業問題,我們可以在利用網絡,收集各種就業信息及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讓大學生可以提前了解就業前景,還可以借助網絡平臺,舉辦各類學生喜歡的創意創業大賽,給學生提供創業必需的知識和技能體系。再比如,針對學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我們可以把學生身邊的受歡迎的人氣講師轉化成網絡上親切的學長學姐,以網絡課堂、專欄形式和“微課程”等,從學生關心的問題切入,在互動交流之中幫助大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的矛盾與困惑。

(四)提高思想教育主體的素質,提高思想教育水平

高校思想教育的主體主要包括黨政領導、思想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和負責團學的一些學生干部,教育主體素質的高低,會決定思想教育水平的高低。在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要更好的發揮思想教育的功能,就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教育隊伍。這支隊伍必須能夠始終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及時準確地解讀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積極傳播師生關注的新焦點,在關鍵時候能站得出、頂得上、打得贏。

高??梢越o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培訓機會,使他們成為一支政治素質過硬、作風良好的強大網絡思想教育隊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要增強自身的使命感,更新觀念,主動適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密切關注高校網絡動態,積極引導學生獲取健康的網絡文化。還要進一步研究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思想教育的規律、特點和方法,借助高校網絡文化,尋找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思想教育使思想教育取得最大成效。

注釋:

①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01/t20160122_53283.htm

②嚴考亮.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建設的導向與社會控制[J].江西社會科學,2008(07).

③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教育報,2015-02-05.

【參考文獻】

[1]嚴月萍.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6.2.

[2]王文昇.網絡文化傳播中大學生思想教育機制的構建[J].網絡教育與遠程教,2012(10).

[3]嚴考亮.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建設的導向與社會控制[J].江西社會科學,2008(07).

[4]黎軍,石恒慧,李璧強.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

[5]馮剛.新形勢下推動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思想教育研究,2015(08).

責任編輯:張麗

猜你喜歡
思想教育機遇挑戰
再見,機遇號
指數再創新低 把握底部機遇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關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創新方式摭談
小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
機遇
第52Q 邁向新挑戰
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