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歷史生態課堂的實踐與探索

2016-10-21 10:54周珍珍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俾斯麥生態歷史

周珍珍

[摘要]生態課堂是涵蓋了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民主活潑的教學氛圍的一種自然的、本真的課堂。如何構建自然純真的生態課堂是每一位高中歷史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積極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歷史生態課堂構建的根本所在。

[關鍵詞]生態課堂 歷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219-02

生態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強調每一個學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識,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現代課堂教學手段,實現教學與學生發展的真正統一的課堂。它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它關注學生潛能發展,立足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弘揚學生個性。[1]生態課堂不是對傳統課堂的否定和顛覆,它是用一種生態的方法去思考課堂教學,積極實現課堂教學中的整體平衡。

課堂教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今后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對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生活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生命價值的體現。[2]如何構建高中歷史生態課堂,積極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是目前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議題。

一、歷史生態課堂之我見

在以往的歷史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往往沉迷于教材,視教材為權威。在全國大力倡導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歷史教學呈現出“一標多本”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不應沉迷于歷史教材,要對教材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生態課堂的氛圍中,教師的發揮要建立在對教材的駕馭和把握之上,允許自己個性的發揮和魅力的施展。教師要重點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構建生態課堂的根本所在。

在師生關系上,生態課堂是一種師生友愛、師生平等、師生和諧的關系模式和生態模式。教師不再扮演居高臨下的傳道者的角色,而是轉變為循循善誘的組織者、引導者和管理者。學生在一種民主、自由的氛圍中學習和探討問題,師生之間關系平等,課堂氛圍高效而濃厚。

教學是一門精湛的藝術。打個比喻,教師相當于鋼琴家,學生就好比鋼琴上的鍵盤。為了彈奏一首曲子,在鋼琴家的手中,鍵盤有的彈起、有的落下,鋼琴家和鍵盤彼此協調,才能演奏出和諧的音符。出色的鋼琴家恰到好處地掌握了平衡的藝術,因而才演奏出了動人的旋律。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具有不同的個性和特點。這就需要教師掌握平衡的藝術,充分了解學生,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在教學中挖掘和嘗試適合不同學生發展的教學設計,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高中歷史生態課堂的構建實例

高中歷史生態課堂的構建實例,側重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主要以高中歷史必修一政治史的課程為例。

談及政治史,不少人會用“枯燥”二字來形容它。政治制度及其產生的背景,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以及政治制度的影響無外乎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涉及到的內容。這種傳統的政治史教學模式過于僵化,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政治史的積極性,只能將學生推向“無聲”的境地。

政治史原本不應該那樣枯燥,政治史是鮮活的,是有生命力的。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歷史教學呈現出復雜多元、百花齊放的局面。對于歷史必修一政治史的教學而言,很多教師不再囿于傳統的教學范式,而是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開展教學。

因此,筆者認為,在政治史的教學中,要還原政治史的鮮活面貌,可以采用歷史人物教學法來重現政治史,選取歷史人物有趣味性的人生經歷來加強政治史教學的生動色彩,在無形中向學生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歷史人物的人生經歷對政治的重要影響,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枯燥的政治史課堂趣味化、生動化,突出生態課堂的重要特性。

通過初中歷史的相關學習,高中一年級的大多數同學對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比較熟悉。至于西方的政治制度,很多學生所知甚少。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三單元學習的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重點講述了英國、美國、法國和德國政治制度的確立情況。鑒于大多數同學對德國政治制度的建立不是很理解,因而,在處理德國政治制度建立的背景時,為了突出俾斯麥在德國統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強同學們對“鐵血宰相”的認識,我給同學們重點講述了俾斯麥的人生經歷和逸聞趣事。

俾斯麥是德國著名的鐵血宰相,他在德國統一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鐵血”性格與他的成長經歷是密不可分的。俾斯麥8歲時上小學。在上小學時,他經常遭受同學排擠。這種經歷對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傷害。12歲時,他上中學,中學期間他仍然遭受同學們的欺負。面對同學們的冷嘲熱諷,俾斯麥并沒有灰心,反而積極向上,更加勤奮地學習。在初中期間,他學會了英語、法語、俄語、波蘭語、荷蘭語。他是一個多語言的天才,這種天賦和積累為他今后的外交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未滿17歲,俾斯麥就進入了哥廷根大學,然而他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并不滿意。在校期間,他腰間佩劍,經常牽一只大狼狗。這時的他,遠沒有初中時那樣好學,他無心學習,還沾染了許多惡習,經常和同學進行決斗,多達27次。

年輕時的經歷造就了性格剛強、政治手腕強硬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在面臨德國四分五裂的局面時,他在演講時說:“當前的種種重大問題不是依靠演說和多數票所能解決的,而要依靠鐵和血?!睘榱俗屚瑢W們更加強烈地感受俾斯麥性格中的剛強,我列舉了一件有關俾斯麥的趣事。

有一次,俾斯麥與友人到森林打獵,友人一不小心跌入了沼澤,動彈不得。俾斯麥聽到了友人的求救聲,立刻跑來。他故作嚴肅地說:“我若貿然救你,一定連我也陷入沼澤中。所以我決定不救你了??墒俏矣植荒苎劭粗闶苷勰?,為了免除你的痛苦,我只好下狠心一槍干掉你?!敝v到這里,同學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我因勢利導,問大家:“俾斯麥最后到底有沒有開槍呢?他的友人最終被救上來了嗎?”有的同學猜測,俾斯麥沒有開槍,友人也被救上來了;有的同學說俾斯麥開槍了,因為他的性格剛強,不會顧及到友人的。最后,我告訴了大家結果——

話一說完,俾斯麥立刻舉起手槍,友人害怕被殺,拼命地在沼澤中掙扎,最后終于死里逃生,自己從沼澤中爬上來了。講到這里,同學們都哈哈大笑。此時班里的氣氛達到了頂點。同學們議論紛紛,誰也不會想到最終的結果居然是友人自己爬出來的。

俾斯麥與友人的事例不僅僅是為了博得同學們的一笑,而是力圖通過這個事例,讓同學們在歡笑聲中加深對俾斯麥這一歷史人物的理解,尤其是他性格中的剛強因素。在常人看來,友人掉入沼澤里,我們會奮不顧身地下去急救。而俾斯麥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下去救友人,兩人都會陷進去。他急中生智,為了免除友人掙扎的痛苦,他想到了開槍打死友人,這充分看出了他手段強硬。但這樣一句話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友人在恐嚇中盡力求生,終于使自己脫險。因此,俾斯麥的這一招是非常高明的,強硬中包含著智慧,絕情中盡顯友情。

在歷史事變中,領導人物這一個別原因所起的作用不容抹殺,他們的思想觀點可以對歷史進程產生重大作用;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政治能力是階級力量對比的一個因素;他們的威望在歷史進程中也會起到某些微妙的作用,甚至年齡變化、心理特征以及其他諸如疾病等因素,都可能成為改變歷史個別面貌的某些因素。[3]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推動歷史發展中功不可沒。俾斯麥這一趣事的講述,不僅收獲了同學們的笑聲,而且也加深了同學們對德國統一過程中俾斯麥提出的鐵血政策的理解,一舉兩得。

重要歷史人物的經歷和生活細節不僅增強了歷史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同學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也加強了同學們對政治活動的理解。同學們的興趣被激發了,生態課堂的活潑、民主、生動的氛圍被營造出來,歷史課堂煥發出了無窮的活力。

三、構建高中歷史生態課堂的反思

俾斯麥的案例是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案例。通過這個案例,我更加明確了在政治史中加強歷史人物教學的重要性。在遵循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在政治史的講授中穿插歷史人物。歷史人物的細節能將復雜抽象的政治史簡單化。

當然,歷史人物的教學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教學需求恰當選取歷史人物。歷史人物浩如煙海,我們應該根據教學目的及進度安排,有針對性地選取歷史人物。

2.講述歷史人物時,一定要尊重歷史的客觀性。但凡歷史人物,尤其是偉大的歷史人物,在人們腦海中的形象總是那么神奇和偉岸,但無形間卻又拉大了偉人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如果還包含一些虛幻的成分,缺乏歷史的真實,教學效果就更打折。[5]教師不可過多地加入自己的主觀色彩,或者一味地迎合學生而歪曲歷史。在講述歷史人物時,還應注重細節的渲染,細節能讓歷史人物鮮活,具有生命力。

3.回歸政治史,要正確認識歷史人物與政治制度之間的關系。不能將歷史人物與政治史割裂開來,必須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政治史中滲透歷史人物,歷史人物推動政治史教學的雙贏模式。

以上只是筆者在構建生態課堂中的一點實踐與思考。當然,歷史生態課堂的構建對歷史教師而言任重而道遠,歷史教師要積極地去研究和探索生態課堂的構建,要盡可能地增強歷史課堂的生態性,用歷史人物還原歷史的本真,用人物的經歷為課堂增色,這些都是構建生態課堂中所做的嘗試。為了讓我們的歷史課堂更加生動、更加民主、更加和諧,加強生態課堂建設勢在必行。講活歷史人物,還原鮮活的歷史,實質上就是一種生態,生態課堂的本真和自然將在這樣的嘗試中越走越遠,越來越有希望。

【參考文獻】

[1]王玉霞.構建生態課堂環境 綻放學生生命姿態[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7(03):61-62.

[2]杜亞麗,陳旭遠.透視生態課堂的基本因素及特征[J].教育理論與實踐踐,2009(19):52-56.

[3]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J].教師之友,2004(01):49-53.

[4]余志森.研究歷史人物不可忽視個人特點[N].文匯報,1984-10-15.

[5]盧成烽.歷史人物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9(11):56-58.

責任編輯:楊柳

猜你喜歡
俾斯麥生態歷史
無招勝有招
新歷史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盱眙生態藕
俾斯麥奚落李鴻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