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弘揚“兩彈”研制基地精神的時代價值

2016-10-21 21:11王致玲
華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兩彈研制基地

王致玲

金銀灘,是中國核工業發展的搖籃。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國面臨國際形勢最為復雜,國內國民經濟最為困難,承受國內外壓力最大的歷史時期。一方面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帝國主義推行政治打壓、經濟封鎖、軍事威脅的強權政策,扶助臺灣當局大搞破壞活動,想卷土重來;另一方面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千瘡百孔,經濟基礎薄弱,人民生活貧困,一切百廢待興。面對國內外空前的艱難形勢,以毛澤東為首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為順應原子時代的到來,沖破美帝國主義的遏制和打壓政策,作出了發展我國核武器事業的戰略決策,并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草原上創建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生產和試驗基地,不到十年的時間研制出我國第一枚原子彈和氫彈,成功掌握了原子能科學技術,創立了核科學技術事業,震驚世界科學界和軍事界,中國也成為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最后一位掌握核技術的國家,其國際意義可見一般。

原子城,孕育了偉大的“兩彈”研制基地精神。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努力,偉大的事業產生偉大的精神?!皟蓮棥眰I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工程,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壯舉。在這項偉大事業中,基地建設者和創業者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斗志、堅強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戰風沙、斗嚴寒,以“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的英雄氣概,用瞬間即逝的年歲、用無上寶貴的生命,在金銀灘草原孕育誕生中國的“兩彈”并開花結果,成就了中國的核武器事業,創造了中國革命建設史上偉大的“兩彈”研制基地精神,即“愛國奉獻,堅韌不拔,求索創新,科學跨越?!?/p>

“兩彈”研制歷程,是一部愛國史、革命史、建設史,“兩彈”研制基地精神,是奮斗精神、拼搏精神、協作精神、戰斗精神、奉獻精神,是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已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過去是、今天是、今后仍然是我們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法寶,是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當前,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國際上,西方反華勢力的顛覆活動從未停止,對國人從思想上、文化上進行滲透,物質上精神上并進;達賴藏獨分裂勢力對國內的破壞活動從未簡短,尋找時機制造事端。在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類新矛盾新問題不斷凸顯,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以發展模式、發展要素、發展路徑為核心的經濟方式轉型壓力巨大;以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任務十分繁重。在新時期,我們必須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揚“兩彈”研制基地精神,充分發揮“兩彈”研制基地精神教育這一統一思想、堅定信念,與時俱進、鼓舞斗志,開拓創新、凝心聚力的有力武器,繼承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借鑒創造的成功經驗,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引領群眾,意義偉大而深遠。

一方面要緬懷老一輩革命家和科學家創造的豐功偉績,要學習他們在推進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表現出的高貴的精神風貌、民族氣質、行為規范、價值追求,把“兩彈”研制基地精神教育作為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性工程,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將“兩彈”研制基地精神教育與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相結合,不斷賦予新的內容和內涵,發揮重要的精神教育和思想激發作用。

另一方面要總結“兩彈”偉業創造的成功經驗,總結“兩彈”偉業從決策、研制、生產、試驗到成功應用,從技術到武器,從部隊裝備到戰斗力形成的寶貴經驗,特別是“兩彈”偉業對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作用與影響,總結歷史經驗,借鑒戰略成果,將“兩彈”偉業創造的成功經驗和戰略成果融合于當前的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及黨的建設全過程,積極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途徑,實現新跨越,為國家長久治安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一、弘揚“兩彈”研制基地精神,必須樹立愛國奉獻的崇高信念

俄國哲學家、文學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每一個偉大人物的歷史意義,是以他對祖國的功勛來衡量的,他的人品是以他的愛國行為來衡量的?!?21基地的創建和核武器研制的全過程,貫徹始終是舉世無雙的愛國心與感人肺腑的奉獻精神?;亟ㄔO者和創業者們無論是國家領導人、著名科學家、科研專家,還是一般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解放軍指戰員,還有為服從國家需要搬遷的金銀灘牧民,他們都是心系祖國,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懷著強烈的報國之志,自覺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把個人志向與民族振興緊緊聯系在一起,圍繞同一個目標,甘居僻壤、安于沉默,不求所有、吃苦耐勞,忘我工作、爭取勝利,一心為民族爭氣,一心為國爭光,集中展現了愛國求奉獻,奉獻為報國的崇高品質,譜寫了一部感人肺腑的愛國史和奉獻史。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迫切需要我們弘揚“兩彈”研制基地精神,使之成為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武器。黨的十七大確定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的目標。今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的講話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我們必須毫不動搖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新時期全國人民的共同奮斗目標,是21世紀必須完成的興國偉業,我們必須突出愛國奉獻的“兩彈”研制基地思想靈魂,繼承前輩的優良革命傳統,學習他們身上折射的高貴品質,視民族利益至上,視國家利益至上,立足本職,扎實工作,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奉獻智慧和力量。

二、弘揚“兩彈”研制基地精神,必須發揚堅韌不拔的精神品格

堅韌,是中華民族的國魂。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傳統中國文化的韌性與中國共產黨的韌性是中國在20世紀能夠崛起的基本原因。堅韌不拔,是“兩彈”研制基地精神最顯著的特征,蘊含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英國著名詩人拜倫曾說:“無論頭頂是怎樣的藍天,我都將堅韌的對待?!蔽覈宋淦餮兄频倪^程完全建立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221基地建設者和創業者以“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干勁”的堅強毅力和“云開見明月”的堅定信念,頭頂藍天,腳踏草原,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克服極其惡劣的自然氣候和難以忍受的生活條件、過于簡陋的工作條件,克服高原缺氧、水腫等病癥和生活物資的缺乏,以三頂帳房起家,按照“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工作要求,特別是戰勝三年自然災害、蘇聯專家撤走、大躍進時等重大困難,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譜寫了一部酣然淚下的創業史,體現出了堅韌不拔的高貴精神品格。

今天,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從外國引進的許多資金、技術和經驗,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有利的作用。但高新技術、高端技術及敏感技術、前沿技術始終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機密,不可能向外泄露或轉讓。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發揚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準備得更周密一些,牢牢把握時代脈搏,搶抓機遇,迎接挑戰,迎難而上,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取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勝利,為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三、弘揚“兩彈”研制基地精神,要遵循求索創新的鉆研規律

“求索創新”是探求規律,積累經驗,突破革新的過程,是科學研究、成果應用應遵循的規律?!扒笏鳌笔莿撔碌那疤?,而“創新”是求索的結果?!皟蓮棥钡难兄?,是不斷登攀、不斷突破、不斷創新的過程,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中的一次歷史性跨越。在原子彈、氫彈研制過程中,從理論突破、試驗論證、定型生產到現場試驗,廣大科研人員、技術工人就是嚴格遵循了“求索創新”的規律,以知識救國、以知識報國的強烈心愿,在有限的科研條件下,將眼光瞄準世界技術前沿,勤于思考,刻苦鉆研,不懈探索,在思索中探求規律,在創新中突破難點,注重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注重各方面人才的優勢,在原子彈、氫彈突破以及掌握中子彈技術、武器小型化的過程中,堅持專家與群眾相結合,干部、技術人員與工人相結合,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的首創精神,鼓勵大膽創新,寬容探索中的失敗,營造出濃厚的學術民主氛圍,形成了團結協作、集智攻關的良好風氣。

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策,是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們必須發揚原221基地建設者和創業者培育、發揚的求索創新精神,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核心,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四、弘揚“兩彈”研制基地精神,必須秉持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兩彈”偉業技術密集,系統復雜,綜合性強。新中國誕生初期我國科技技術一片空白,但我國深入推進預先研究和基礎研究工作,加強核科學技術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重視核基礎理論研究,重視科研開發和能力建設,注意有選擇地拓寬研究領域,集中有限的資源和力量,爭取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廣大研制工作者秉持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廣泛運用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建立了協調、高效的組織指揮和調度系統,獨立自主地開展科技攻關和工程建設,克服了蘇聯撤走專家、停止援助的巨大困難,以敢闖敢干的勇氣,以趕超越的信念,實事求是,科學論證,取得了反應堆、加速器、鈾濃縮、后處理、快中子堆、聚變研究等領域的重大成就,在較短的時間內就研制出了原子彈和氫彈,實現武器化過程,為國防科技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在國家大力提倡科學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自覺堅持科學精神、樹立科學觀點、運用科學方法;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決執行中央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決策部署,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扎扎實實抓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等戰略任務的貫徹落實,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

五、弘揚“兩彈”研制基地精神,必須倡導團結協作的優良作風

“兩彈”偉業,作為新中國高科技的宏大工程,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全國“一盤棋”,大力協同,集體攻關,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起來,形成了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錢學森曾在1989年說過,“這是把40年代后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兵團作戰的成功經驗運用到現代大科學工作上來了。這一整套組織管理的制度和方案不僅是科學的,而且也是結合我國實際的,是社會主義的。它們不但在過去‘兩彈一星事業中是成功的,現在的國家高技術工作也應該采用?!睆摹皟蓮椧恍恰奔昂髞淼妮d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組織實施表明,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重大經濟、科技建設項目,必須加強黨的統一領導,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

如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的偉大實踐,仍然需要發揮大力協同、相互支持的社會主義政治優勢,廣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和社會資源,群策群力,眾志成城,將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出來,形成統一的決心、統一的意志、統一的目標和統一的行動,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統籌兼顧,正確處理國家與集體、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系,維護整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發揚基地創業者團結拼搏、尊重科學、講求效率、注重團隊、克難攻堅的優良作風,使“兩彈”研制基地精神成為我們的精神信仰,為我們偉大事業的騰飛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

猜你喜歡
兩彈研制基地
千分尺軸向竄動和徑向擺動檢定裝置的研制
簡易光學顯微鏡的設計與研制
稼先的故事
超星二號維修基地
陳士榘:抓獲第一名日軍戰俘的新中國“兩彈”基地功臣
賀核工業60周年
哈爾濱機場雷暴分析預報系統的研制及應用
朱光亞:“兩彈”元勛、戰略高科技帥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