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芬太尼對老年下肢骨科手術患者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

2016-10-21 12:41李永慶肖光文張岳農曾建勛劉平航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關鍵詞:認知功能障礙瑞芬太尼

李永慶 肖光文 張岳農 曾建勛 劉平航

[摘要]觀察瑞芬太尼對老年下肢骨科手術患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和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為降低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的發生提供理論參考。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在全麻術后常見的神經系統并發癥,臨床表現以焦慮、精神錯亂、記憶受損和人格改變等為主,是患者術后出現人格、社交和認知能及技巧的變化。瑞芬太尼作為一種新型阿片類鎮痛藥,其良好的可控性和鎮痛效果,目前廣泛應用于全麻誘導和全麻術中和術后維持鎮痛中。目前,對于運用瑞芬太尼術中或術后鎮痛對老年患者POCD影響的研究甚少,骨科手術的相關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旨在通過觀察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術中及術后應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鎮靜對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和圍術期炎性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為對老年人手術特別是骨科下肢手術術中及術后鎮痛的用藥提供依據。

[關鍵詞]瑞芬太尼;認知功能障礙;下肢骨科手術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術前簽署知情同意書。選擇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擇期擬行下肢骨科手術患者60例(女32,男28),平均(68±3)歲,體重平均(57±6)Kg,ASA分級Ⅰ~Ⅲ級。其中膝關節病變14例,踝關節病變19例,脛腓骨骨折13例,髕骨骨折14例。排除標準包括:患有中樞神經系統和心理疾病、術前長期服用鎮靜劑、抗抑郁藥;有嚴重的聽力或視力障礙;酗酒;藥物依賴;帕金森??;文盲以及在語言上無法與醫師交流者。將患者均分為二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體重及病情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手術當日入室后,開放靜脈通路,行全麻檢測,包括心電圖、無創血壓、脈搏氧飽和度,且在誘導前靜脈注乳酸林格氏液8~10mL/kg,術中根據情況補充晶體(乳酸林格液)和膠體液(羥乙基淀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實驗組和對照組均術前肌肉注射給予阿托品0.5mg魯米那100mg。麻醉誘導順序靜脈給予患者:咪達唑侖0.05mg/kg,芬太尼0.5pg/kg,維庫溴銨0.1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麻醉維持采用靜脈復合全麻,實驗組:丙泊酚5 mg/kg/h泵注,瑞芬太尼0.15ug/kg/min泵注,維庫溴銨2-4 mg/h;對照組:丙泊酚5 mg/kg/h泵注,芬太尼2ug/kg/h,泵注,維庫溴銨2-4mg/h。術中維持血壓和心率平穩。術中血壓低于85/50或低于基礎值30%,給麻黃堿10mg/次,心率低于50次/分給阿托品0.3/次。手術結束30min后,實驗組予以鎮痛泵瑞芬太尼1mg+托烷司瓊5mg加生理鹽水至100mL,持續劑量:2mL/h,PCA劑量:1.5mL/次,負荷量:5mL;對照組予以鎮痛泵芬太尼1mg+托烷司瓊5mg加生理鹽水至100mL,持續劑量:2mL/h,PCA劑量:2mL/15min,負荷量:5mL。

2.結果

2.1各時點血清NSE、S100B、IL-1B、TNF-a濃度的變化

見表1。

2.2MMSE評分及POCD發生情況

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外科手術和麻醉技術的快速發展,選擇性外科手術死亡率大大的降低,而焦點已經轉移到關注大腦、心臟等并發癥的發生上來,POCD是外科手術后大腦神經學損傷的主要表現之一。POCD是患者術后出現的人格、社交和認知能力及技巧的變化,以精神錯亂、焦慮、記憶受損及人格改變為臨床表現,特別是老年患者術后常常出現。多數患者POCD表現為一過性,但仍有部分患者POCD表現為長時間性,甚至少數患者出現永久性的認知功能損害。POCD的發病機制涉及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紊亂,但目前仍不完全明確。主要的原因可能跟患者年齡、基礎疾病等病人因素,手術大小、時間及類型等手術因素,麻醉的方式及麻醉用藥等麻醉因素有關。以上因素年齡是唯一明確和POCD有關的因素。

NSE存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及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細胞質內,是一種神經系統特異性蛋白質,通常是在腦氧代謝失衡或腦功能損傷后因為神經元細胞膜通透性增大而從細胞中釋放進入腦脊液中,然后通過破壞的血腦屏障而進入血液系統。研究表明,腦損傷患者血清及腦脊液中NSE的濃度顯著升高,其含量變化密切與腦損傷的程度相關,又因其理化性質相當穩定,因此可作為判斷腦損傷嚴重程度和預后的敏感指標。S100B蛋白是一種鈣結合蛋白,主要分布于神經系統的星狀膠質細胞中,是星狀膠質細胞激活的重要標志之一。S100B蛋白是神經營養因子,但過量表達會惡化神經系統炎癥而引起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正常成人僅由星狀膠質細胞產生少量S100B蛋白,其難以通過血腦屏障,故S100B蛋白在血中含量極低,其血漿含量變化也與腦損傷程度密切相關,是腦損害的另一個敏感指標。手術和麻醉等創傷因素引發的圍術期炎性反應,可產生大量的炎癥因子如IL-1B、TNF-a和IL-6等,這些炎癥因子經經血腦屏障進入腦內,可導致腦組織發生炎性改變,使細胞膜通透性增強,神經元細胞水腫,影響突觸問遞質的傳遞,從而干擾神經沖動傳播;它們也可激活中樞神經系統內小膠質細胞,進一步分泌多種炎癥因子、趨化因子而增加炎性反應而進入一個正反饋的惡性循環;小膠質細胞釋放的活性氧及神經毒素,還可對神經元產生損傷作用,海馬區的神經元功能受到抑制則可能出現認知功減退。臨床研究顯示,老年骨科患者術后POCD發生時會伴隨血中IL-6和TNF-a表達的增強。Terrando等研究證明預防性地給予抗TNF抗體,可減少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最近又有研究顯示,中樞腦池內給予TNF-a抗體同樣降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由此可見IL-6和TNF-a等炎性因子也與POCD的發生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瑞芬太尼可以明顯的改善老年骨科下肢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降低POCD的發生,這可能與有效降低骨科下肢手術患者術的應激反應及炎性反應,從而減輕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有關。

猜你喜歡
認知功能障礙瑞芬太尼
咪達唑侖、丙泊酚、右美托咪定麻醉
丙泊酚及七氟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應激反應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手術麻醉的臨床效果評價
顱腦損傷后認知功能障礙特點與損傷部位相關性研究
小兒先天性唇腭裂修補術的麻醉臨床分析
麻醉藥物聯合應用在小兒支氣管異物取出術麻醉中的效果比較
腦小血管病所致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帕金森病患者伴認知功能障礙及其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
重復經顱磁刺激對腦卒中恢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