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散文審美性閱讀的困境及解決路徑

2016-10-24 11:07楊春娣
考試周刊 2016年80期
關鍵詞:解決路徑散文困境

楊春娣

摘 要: 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格,這就需要學生的閱讀積累。散文文采優美,具有強烈的抒情意味,是學生閱讀積累的重要內容。散文閱讀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對學生心靈的塑造及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散文審美性閱讀十分必要。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散文 審美性閱讀 困境 解決路徑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素質教育要求的提高,語文教學要不斷探索新的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增加文章的閱讀積累是必要的,對于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的提高,語文素養的提高有重要意義。散文是高中語文的重點內容,也是重要的考點,但是當前學生在散文閱讀上有許多問題,審美性閱讀更是缺乏,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和解決。

一、散文審美性閱讀的問題

(一)審美性閱讀。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在結構上比較松散,在題材上十分廣泛。朱自清把散文定義為閑話,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為散文的內容,散文的格式沒有固定的要求,正是因為散,它沒有任何書寫限制。散文的美既有外在的形式美,又有內在的情感美。賈平凹曾經在談到散文時說:“真情實感,文章興;浮艷虛假,文章衰?!鄙⑽牟恍枰獓乐數恼f教,它是作者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散文的句式一般長短不一,錯落有致,用詞十分精準,語言含蓄凝練而優美。它通常包含了唯美的意境,通過多種文學手法的運用,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1]。審美性閱讀需要學生有審美的意識,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體會散文中的美,從而形成對美的獨特理解,陶冶情操。審美性閱讀需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各個感官,體驗作者描述的唯美的意境。

(二)散文審美性閱讀的困境。

1.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高中學生接觸的散文閱讀比較多,一開始可能有很高的熱情,但是沒有培養真正的閱讀興趣,學生只是在應付閱讀,沒有認真體會散文,發現散文的美,很難對散文進行審美性閱讀。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散文都是經過千挑萬選,最經典、最有價值的散文,對于陶冶學生的心性,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閱讀能力有重要作用[2]。但是在閱讀的時候,不少學生避開了散文,尤其是現當代的散文,更多的是背誦文言文或者詩歌。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就無法體會散文的魅力和思想內涵。

2.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

在語文閱讀中,方法很重要,有好的閱讀方法才能真正體會到散文的哲理、情感和意境等。很多高中學生沒有好的閱讀方法,不知道如何進行審美性閱讀。不僅在課堂學習之前很少預習,而且很少對散文中的詞或者語句進行反復品味,沒有養成積累知識的習慣。在閱讀中,常常沒有思路,不能有效地分析語言,分析散文的結構脈絡,不能體會作者的情感,沒有審美鑒賞的能力,散文閱讀就沒有質量。

二、解決散文審美性閱讀問題的方法

(一)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散文注重的是意境,其意境美是重要的藝術魅力,它不同于小說,沒有激烈的沖突矛盾,沒有典型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吸引讀者。對于讀者來說,散文主要通過情境吸引人。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具體的情境,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便于學生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閱讀散文的興趣。比如《荷塘月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尋找關于荷塘月色的視頻、荷花的圖片或者文藝紀錄片,或者影視劇中關于荷花的片段,使學生能夠具體欣賞到作者所描述的月色下的荷塘,感受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的意境,然后想象作者在這樣的意境中,會有怎樣的想法或者感慨,從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二)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學生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更好地進行審美性閱讀。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散文進行整體誦讀,在誦讀中,體會散文的節奏和結構、作者的寫作思路與抒發的情感[3]。比如2015年江蘇高考散文閱讀,王安憶的《比鄰而居》第一題,要求從第三四段落中分析這家人的生活風格,這道題目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學生在解答題目的時候視野要開闊,要有散文整體閱讀意識,不能局限于第三四段落,先通讀,然后結合上下文,可以看到在第二段已經有了作者對這家生活的部分總結,再重點閱讀第三四自然段,從作者的關鍵字句之中提煉,分析第一家的草藥味,從中表現的第一家的生活風格。又如高考文章季羨林的《懷念西府海棠》,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先通讀一遍文章,明確文章是寫人、景或者物,是哲理還是情感的抒發。然后分析文章的結構,根據設置的題目查找重點句段,從句子的修辭、結構特點、語氣等,體會所包含的情感。在閱讀中沿著作者對西府海棠的心路歷程,分析作者擬人和想象手法的運用,最后概括總結,作者從茫然到痛心再到傷感。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討論交流,挖掘散文的結構、內容和情感。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同一篇散文,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閱讀體驗,要積極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批判能力,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充分表達觀點,同時聽取別人獨到的理解,使學生對散文有更全面的認識。比如《我的母親》,學生在學習胡適這篇散文的時候,可以聯想自己的母親,尋找關于母親的其他文章,或者尋找胡適的其他散文,與同學們進行交流討論,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總之,審美性閱讀對高中學生散文的學習有重要作用。散文是一種平民化的文學,在松散而自由的形式中,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教師要激發學生審美性閱讀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散文閱讀質量。

參考文獻:

[1]嵇云霞.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J].中國教育學刊,2015(05):50-53.

[2]陳彥.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文摘版,2016(20):00184-00184.

[3]夏曉云.試論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J].快樂閱讀,2015(18).

猜你喜歡
解決路徑散文困境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數字版權管理與合理使用權利沖突的解決路徑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