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觀察、細分析,尋找化學規律的源流

2016-10-24 17:26李祿元
考試周刊 2016年80期
關鍵詞:蠟燭現象習慣

李祿元

很多化學反應的現象與規律需要學生細心觀察與細心分析,從中找到化學反應的規律。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對于學生自身發展有著良好的幫助。行為鑄就習慣,習慣成就性格,性格收獲命運。老師在課堂中應該注重習慣的培養,使學生具有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對于自身發展有積極的意義。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通過善觀察、細分析可以深入地認識化學反應現象與規律,從而把化學這門學科學好。

一、明確觀察目的,讓學生帶著任務觀察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化學現象與規律需要在實驗觀察中驗證。初中化學中有許多化學實驗,學生對于化學實驗興趣濃厚,但是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喜愛,只是學生本質中對于新鮮事物的喜愛,在實驗中的收獲并不是太大。因此,老師應該注重實驗成效,讓學生在實驗之前就了解實驗的一系列步驟,在實驗中通過現象猜測步驟的作用,明確實驗的任務。學生在實踐中的觀察對于自身能力提升幫助非常大,學生充分調動積極性,將精力投入實驗,這時候老師給予學生明確的觀察目標,那么學生便會跟著目標觀察,逐漸提升觀察能力,而等到學生觀察能力足夠時,老師就要教導學生獨自設置目標。比如:進行“白磷自然”這個實驗時,學生需要觀察的地方很多。老師首先將實驗稍微告知學生,然后告訴學生需要觀察的內容是什么,學生應該擁有明確的觀察目標,如白磷的變化,但是有些學生只觀察到白煙,沒有注意到白磷的變化。這個化學實驗重要的是白磷變化,學生僅觀察到白煙。學生觀察得細致了,那么化學表達式便能看得更透徹,化學符號就能對應到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有了一定的目標,學生的觀察能力在一次一次實驗中可以不斷提升。

二、激發觀察興趣,養成正確觀察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事業成功的保證。正確的觀察習慣需要自覺養成,老師的引導是短暫的,學生要真正受益于細心觀察,就要培養觀察習慣。學生只有將觀察當做一種習慣才能將觀察帶來的好處受益終生。習慣的培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老師與學生都不需要太著急。那么老師應該如何逐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習慣呢?應該從學生的興趣方面入手,學生對于觀察產生興趣,才會投入更多精力及時間,長時間積累下,學生自然而然就會養成觀察的習慣。老師在課堂中可以通過問題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問題可以從生活中找尋,如“我們經常會看一些電影,有些電影講述的是舊時代的事情,有這樣一個細節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舊時代的攝影師按下快門時,光亮的一閃,這個與我們現代的閃光燈是不一樣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一閃一下呢?”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這些情境展現給學生看一下,然后讓學生自己思考,結合書中的化學知識,有哪些化學反應會產生亮光呢?學生可以小組進行討論,接著老師可以做一些引導,如金屬反應會產生這些現象。有些聰明的學生會猜到鎂燃燒,接著老師便拿出鎂帶進行展示,學生在觀察中解決疑惑,對于觀察產生興趣。

三、創設觀察情境,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信息加工理論告訴我們,通過對特定知識情境的觀察,對經過大腦加工過的信息流產生接收的興趣。教學任務是讓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學生處理問題能力應該有所提升,在課堂中老師應該創設一些問題情境,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活躍課堂氛圍,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中回答問題是一種課堂互動,這種互動對于課堂氣氛改善有非常大的幫助,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回答問題,對于活潑性格形成有不小的幫助。如“蠟燭的燃燒”,學生對于蠟燭自然是不陌生的,但是學生真正了解蠟燭燃燒的過程嗎?其實不是,學生了解的內容其實也是比較淺的,老師可以通過問題進行互動,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面:1.蠟燭有哪些顏色呢?2.蠟燭在燃燒中會有哪些變化呢?3.蠟燭的燃燒有哪些因素在里面呢?4.蠟燭的火焰有幾層呢?5.蠟燭有的時候燃燒會產生黑煙這是為什么呢?學生的積極性被幾個問題調動起來,互相討論,研究這幾個問題,最后與老師一起互動解答。為了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可以將蠟燭帶到班級中,讓學生直觀地觀察,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老師可以采用情境問題,給學生設置目標任務,讓學生自主地觀察,培養自主能力。

四、激發主動觀察,促進觀察能力的提高

很多化學實驗是非常有趣的,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非常濃厚,觀察自然不少,利用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是再好不過了。課堂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實驗,將實驗魅力展現出來,第一遍實驗學生觀察自然不仔細,但是學生對于實驗產生興趣,這是最重要的,那么接下來老師可以多展示幾次,展示之前還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設置一些目標問題,學生帶著目標問題觀察,觀察到更多的細節現象。最后調動學生的觀察主動性,學生只有自主觀察,那么老師教導的效率才能達到最大化,學生不能只依靠老師的提醒觀察。比如:教學“酸堿指示劑”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從鮮花中自制指示劑,這個任務有些難度,可以分小組共同合作完成。然后將自制的指示劑與酸堿混合,記錄下酸堿分別產生的現象。學生親身實踐,感受到化學的魅力,感受到觀察是化學的基礎,對于觀察的意義了解更深。又如碳酸鈣,碳酸鈣生活中便可以見到,但是學生不知道,那么老師可以讓學生帶一些雞蛋殼或者水垢,自己設計實驗證明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鈣?,F象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有些學生說道用鹽酸與其反應,那么現象應該符合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的現象,教導學生化學具有的科學性。

總之,觀察是人接受外接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細心觀察、認真分析的能力,對于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有很大幫助。在化學學習中,如果學生擁有了較好的觀察能力,化學學科的許多細節都能發現,那么學習化學便會變得簡單很多,學生的思維層次也會逐步提升。

猜你喜歡
蠟燭現象習慣
澆不滅的蠟燭
上課好習慣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好習慣
它們離“現象級”有多遠
神奇蠟燭
吹蠟燭許個愿吧等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猜謎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