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注意的四個問題

2016-11-01 21:10陳華寧
廣西教育·B版 2016年8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高中物理培養

【摘 要】闡述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前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要在培養過程中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潛移默化、講究培養方法等,只有注意到這些方面的問題,在教學中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物理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物理 思維能力 培養 問題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B-0101-02

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好高中物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包括概括、綜合、分析、判斷、推理等,它是對概念形成、規律得出、模型建立及知識運用等的學習中慢慢培養形成的。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一般要注意下面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注意因材施教

不同學生,因知識基礎、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客觀差異,這就要求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研究學生個體間的差距及特點,如心理、認知規律等,從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出發,調動他們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及自信心。同時注意指導他們掌握高中物理學習的正確方法,讓他們學會主動獲取知識、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學會獨立思考、認真鉆研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對物理知識的思考、鉆研、掌握過程中,對物理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形成正確科學的知識結構,從而鍛煉并提高思維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注意是的,教師教學的任務不是替學生學習,而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存在能力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事實,教育教學的目的不是去消除這些差距,而是要讓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這樣,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的知識能力達到教學規定的要求,同時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對物理問題多思考、多應用,注意激發學生對物理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和鉆研物理問題,加深理解物理知識,鍛煉與提高思維能力。當然,還需要特別注意,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注意“適度”,不要過高,避免出現“揠苗助長”現象。

二、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目標、要求要注意不能一步到位,而是要循序漸進

首先,從初中到高中,物理知識階梯性較大,學生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教學進度要適當控制。在高一學年的第一個學期,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重點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好高中物理的方法,用啟發、探究、演示等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學習的熱情、活躍他們的思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通過第一學期的指導教學,學生已基本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及教學特點,已逐步進入穩定正常的學習狀態。高一第二學期及高二學年,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精力應放在對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研究及把握上,制訂出適合自己所教學生的能力培養目標,高質量全面完成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的要求,使每位學生都能達到學業水平考試要所求的能力及水平,高質量通過學業水平考試。最后到了高三學年,教學目標自然是高考。眾所周知,高考是一種能力考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高三學年的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鍛煉、培養、提高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著重去發掘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智能,從而順利解答物理問題。這樣,高三物理教師應該把精力投在對試題的精選、優化及整合上,對學生加強訓練的物理試題一定要高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解答物理問題的綜合能力,達到高考所要求的能力及水平。

學生解決物理問題思維能力的培養,其實應該是整個高中物理教學階段自始至終的目標及任務。三年的教學中,每一節課,每一個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個物理規律的得出,甚至每一道物理問題的解答,都會涉及能力培養的問題。所以,每一個教學環節,又都有具體的能力培養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根據教材教學內容及大綱要求,結合所教學生實際情況,明確每節課的能力培養目標,確定培養方案,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目標。

三、要注意物理教學的方法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做到教學內容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重點講清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得出,重視分析物理現象、物理過程,使學生能清楚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課堂上還要注意適當安排限時性的訓練練習,鍛煉、培養學生的速算與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通過對物理基本概念、現象、規律的分析及講解,課堂上對物理知識運用的限時訓練,培養學生抽象的物理思維能力,發展智力。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必需注意一點,不要追求課堂上講解大量的例題,不要急于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應該把重點放在對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講解上,引導學生重視對基本概念與規律的理解。課堂上教師講解適當數量的例題是很有必要的,但也不是越多就會越好,目的是給學生做解題示范,教會學生如何分析問題,如何運用所學過的物理概念、規律等知識來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所以,解題示范要有清晰的思路,較強的邏輯性,過程要有理有據、簡潔明了,書寫美觀、大方、規范,給學生樹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樣,布置學生做練習,目的主要是為了檢查他們對所學物理概念、規律等知識是否真正理解與掌握,是否能在具體問題中運用上所學的物理知識。還有一點,學生通過做一定量的練習,也是鍛煉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的辦法。所以,布置學生的練習,要貴在精而不是在多,學生平時做題也是貴在獨立思考、認真鉆研,而不是機械套用公式、例題,完成了多少。學生在充分理解與掌握所學基本概念及規律等知識后,要求他們做一定量的練習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陷入“題?!倍荒茏园?。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增強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四、要重視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抽象的物理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在學習中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科學的踏實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善于思考,勇于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做好示范作用,對物理概念、規律等知識的講解一定要思路清晰、邏輯科學,使學生容易理解其中的物理道理,領會并掌握研究、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重視對概念及規律的運用。通過教師的示范影響,嚴格要求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物理知識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意不要盲目要求學生通過較深知識內容的學習,做較多較難的題目,來提高思維能力。如果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要求學生要弄懂基本的問題,掌握好基本的知識,解決些力所能及的適合學生本人的題目,才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學生思維能力的增強,必須靠平時在學習過程中認真鉆研、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循序漸進與長期的刻苦磨練,才能逐步形成與提高。

總之,學生抽象的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要在學習、掌握、應用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與提高的。要注意從基本、簡單的問題著手,開始就讓學生養成認真學習、努力鉆研、獨立思考、正確與科學的態度、縝密的思維等良好習慣。

【作者簡介】陳華寧,男,廣西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上林縣中學高中物理教師,中學一級教師。

(責編 盧建龍)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高中物理培養
“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高中物理實驗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例談量綱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