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綜述

2016-11-02 17:32蘇丹許沛娟任慧雯李瑛
青年文學家 2016年27期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研究綜述

蘇丹+許沛娟+任慧雯+李瑛

摘 要:英語虛擬語氣一直以來都是英語語法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認知語言學以體驗哲學為基礎,對很多語言現象都具有強大的解釋力。近年來,從認知的角度對英語虛擬語氣展開的研究也出現了很多。鑒于此,本文嘗試通過分類整理、歸納總結的方法,對英語虛擬語氣近十年來的認知研究情況作出一個綜述。研究發現:研究者普遍對概念隱喻、概念整合理論、原型范疇理論、距離象似性等理論運用較多,少數學者還從構式語法及突顯觀的角度進行分析,說明運用認知的方法分析虛擬語氣具有廣闊的研究空間。

關鍵詞:英語虛擬語氣;認知語言學;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H3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7--02

引言:

從上個世紀開始,英語虛擬語氣的分類及相關問題就成為了英語語法研究的熱點。虛擬語氣是英語三大語式之一,但在漢語中卻并無概念與之對應,加之虛擬語氣的動詞變形又比較復雜,因此,在傳統語法教學過程中,虛擬語氣一直是個難點。然而,隨著認知語言學的不斷發展和語言研究者的不斷探索,認知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英語虛擬語氣的分析和研究,為英語虛擬語氣的研究和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認知語言學家認為語言具有機體性,對語言的描述必須參照人的認知過程。近年來,運用概念隱喻、原型范疇理論等認知語言學重要理論,對虛擬語氣開展的研究成果豐富。認真總結反思這些現有的研究成果,勢必會對今后相關研究的進一步開展,大有裨益。

一、運用象似性和概念隱喻對英語虛擬語氣開展的研究

距離性是英語動詞時態隱喻性映射的理據(聶亞寧,2009),因此在對英語虛擬語氣進行認知分析的過程中,運用概念隱喻分析英語虛擬語氣的研究,往往也會涉及到距離性,而距離性又是象似性的一種,因此,本文將運用象似性和概念隱喻的英語虛擬語氣研究放在一起討論。

黎定平,農麗萍(2006)認為虛擬語氣是意象空間映射的產物。李衛清(2007)認為虛擬結構是動詞過去時隱喻化的結果。姜莉(2008)從概念隱喻的角度,運用距離意象圖式,對虛擬語氣進行重新分類,進而分析虛擬語氣背后的認知理據及映射過程,認為虛擬語氣反映的是表達內容與真實情況之間的距離。羅敏(2009)認為虛擬語式具有時態相對性(即距離性),這種相對性是隱喻機制的體現,說明語言符號是具有理據性的。聶亞寧(2009)以距離性為認知機制,認為英語中的祈使語氣和虛擬語氣,分別是由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作為源域,經隱喻映射得到的,并提出時空間的隱喻映射是雙向的。杜林紅(2009)則通過實證研究證明,從“距離化”視角進行英語虛擬語氣教學效果更優。王宇婷(2009)基于認知及語用因素,從象似性角度分析英語虛擬語氣,并把英語虛擬語氣分為非真實從句虛擬語氣、情態動詞引導的虛擬語氣、命令性虛擬語氣和制式虛擬語氣四類。韓志毅(2011)(2016)將語用學指示語研究中的心理距離與概念隱喻理論相結合,構建出基于心理距離的隱喻模式,對虛擬語氣動詞時態用法的內在機制做出解釋,并提出時態潛勢的概念。崔璐璐(2013)提出,通過以虛擬語氣為源域,以時態為目的域的映射,不同類型的虛擬語氣和不同的時態之間構成一種對應關系。虛擬語氣在表達假設時,會與現實產生距離,這種距離又與時態前移構成了映射。此外,她還列舉了虛擬語氣的不同用法,討論了虛擬語氣的語用功能。王瑞杰(2014)通過距離性對英漢語虛擬句的語言共性進行了揭示,發現“虛擬語氣”這一概念在英漢語中表現出了類型學上的相似性。楊妍,詹莉萍(2014)從過去時的非基本意義即表示非真實性入手,結合隱喻的認知模式,揭示了虛擬式動詞“倒推”變化的實質。

縱觀以上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運用概念隱喻對英語虛擬語氣進行的研究可謂是遍地開花,百花齊放。概念隱喻與距離性聯系緊密,研究者將二者結合,普遍提出虛擬語氣是動詞過去時隱喻化的結果,還通過實證研究來證實這一分析的合理性。王宇婷、崔璐璐等還進一步分析了虛擬語氣的語用功能。聶亞寧、韓志毅新概念和新觀點的提出,反映了語言研究對理論發展的促進作用。王瑞杰通過揭示英漢語虛擬句的語言共性,使研究結果也更具宏觀意義。

二、運用概念整合理論對英語虛擬語氣開展的研究

概念合成理論是在心理空間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認知語義學理論,它和概念隱喻在許多方面具有可比性。但是,二者之間又有著重要的不同:概念隱喻理論認為映射的發生涉及喻體和本體兩個心理表象,概念整合理論則認為,隱喻在理解的過程中至少要涉及四個心理空間;概念隱喻理論認為隱喻理解具有方向性,而概念整和理論卻不這樣認為;概念隱喻理論把隱喻作為固定的概念關系進行分析,而概念整合理論則強調合成是一個在線過程。

吳琰(2007)通過列舉例子、展示圖示,運用概念整合理論對虛擬語氣特別是非真實條件句的五類情況作出分析,說明用概念整合理論來分析虛擬語氣是可行的。向蓉(2012)在概念整合理論的框架下,對If 從句虛擬語氣進行了具體的分析,認為其跨空間映射的類型主要有隱喻式映射和類推式映射,此外,她還將 If 從句虛擬語氣分成三類,進一步揭示了虛擬語氣的本質。劉慧(2012)以概念整合理論為理論框架,對英語違實條件句進行定性分析,依據認知復雜程度的高低,將英語違實條件句分為隱喻性與非隱喻性兩類,并通過實例進一步說明理解兩類英語違實條件句,在認知復雜程度上是存在差異的。張雅琳(2014)運用概念整合網絡再現了英語條件句中違實意義的構建過程,并對其在具體語境中的語用功能做出解釋。研究發現,英語條件句的違實意義有三種類型,它們分別是在行域、知域、言域三個概念域上構建的。不同概念域上的違實意義對應的動詞形式不同,意義構建的過程不同,在具體語境中表達的語用功能也不同。

通過對相關研究的回顧,可以發現:運用概念整合理論對英語虛擬語氣開展的研究不斷地具體化、深入化,并且更加關注其違實意義的建構和語用意義的表達。

三、運用原型范疇理論對英語虛擬語氣開展的研究

原型范疇理論以“家族相似性”原理為基礎,是認知語言學的重要理論。該理論認為范疇由原型、其它成員和邊界組成。原型是范疇的典型,是范疇的核心成員。其它成員則根據與原型相似性的多少分別位于范疇的不同位置。從最典型的成員到最邊緣的成員,他們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是遞減的,因此,它們在范疇內的地位也是不相等的。同一范疇的所有成員由家族相似性決定,而不是由共同特征所決定。各范疇在邊緣上相互交叉,沒有明確的界限。

雷麗嵐(2010)運用原型范疇理論來解讀英語虛擬語氣的延展性和模糊性。王宏飛(2012)用范疇理論來解釋和簡化虛擬語氣動詞形式,并從認知的角度對虛擬語氣進行分類。崔璐璐(2013)用原型理論來分析非真實條件句中虛擬語氣范疇,提出表達與現在事實相反的假設或愿望的非真實條件句是最高典型性的實例,其他典型性不突出的則處于離范疇中心較遠的位置。王佳音(2014)嘗試整合認知語言學中的突顯觀、象似觀及原型觀,以意義突顯(S)為目的,象似性理論(I)為策略和手段,得出英語虛擬語氣有原型與非原型(P)之分的結論,并指出使用過去時(were型)表虛擬語氣所突顯的認知意義是將“虛”義最大化,是虛擬語氣的原型,使用零時態(Be型)表虛擬語氣時所強調的認知意義是將“虛”義弱化,“擬”義增強,處于虛擬語氣范疇的邊緣。李賦廣,花清亮(2015)提出“非事實”“假設”是虛擬式的用法基礎,其他形式,諸如“推測、主觀愿望、建議、命令、要求、規定”等用虛擬式可以看作人類認知的拓展,并對虛擬式在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和其他從句以及簡單句中用法的認知共性做出歸納和總結。高沖(2015)以原型范疇理論為指導,綜合心理語言學的一些理論對英語時態中的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和解讀,構建了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的語義連續統,將其典型和非典型意義進行比較分析,為時態多義性提供認知理據。

從探索虛擬語氣內部不同類型虛擬句的典型和非典型關系,到探索虛擬語氣不同語用功能間的典型和非典型關系,再到高沖以原型范疇理論為指導,綜合心理語言學的一些理論為時態多義性提供認知理據,運用原型范疇理論開展英語虛擬語氣研究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四、從構式語法的角度分析英語虛擬語氣

構式語法與認知語言學幾乎同時產生。認知語言學對句法的研究成就主要歸功于構式語法。構式自身具有獨立于其構成成分的相對固化的抽象形式和意義,可以化解概念整合理論中壓制的動因問題。趙勇(2011)嘗試從構式語法的角度研究虛擬語氣,提出虛擬構式的形式本質是“從屬”,意義本質在“擬”而不在“虛”,說明從構式語法的角度分析英語虛擬語氣,不但可以解決虛擬語氣“是什么”和“怎么實現”的問題,而且還可以解決“為什么能夠實現”的問題,為學界解釋傳統語法開辟了一個新的視角,是語法認知化教學研究的一次成功嘗試。

五、小結

認知語言學以認知科學為基礎,已成為語言研究的新趨勢。對于英語虛擬語氣,它更多的是關注英語虛擬語氣為什么是這樣,而不僅僅是描述它的形式,結構,語義。作為認知語言學的重要理論,概念隱喻理論、概念整合理論、原型范疇理論、距離象似性以及構式語法等理論在研究英語虛擬語氣方面應用廣泛。本文以認知語言學中的這些不同理論為分類依據,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對近十年來,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現狀作出歸納總結,發現認知語言學理論對英語虛擬語氣的研究呈現廣泛化,深入化,綜合化的特點。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今后相關研究的進一步開展提供有益借鑒,同時,由于有些研究同時運用到多個認知理論,這些理論相互聯系而非彼此孤立,很難將其按照不同的理論,界限分明的進行分類,因此本文的分類方法有待今后的研究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James, Francis. Semantics of the English Subjunctive [M].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86.

[2]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韓志毅.英語虛擬語氣動詞用法的認知機制——基于心理距離的隱喻映射模式[D].四川外語學院,2011.

[4]黃華.試比較概念隱喻理論和概念整合理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1(6):20-34

[5]聶亞寧.距離性—英語動詞時態隱喻性映射的理據[J].外語學刊, 2009(1): 58-62.

[6]司聯合.英語虛擬式語義的認知研究.山東外語教學, 2004(2): 30-34,54.

[7]王佳音.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機制研究——基于SIP模型的認知新解[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14(4):100-102.

[8]吳琰.概念合成理論和虛擬語氣[D].南京師范大學,2007.

[9]向蓉.概念整合理論視角下的英語虛擬語氣意義構建認知研究——以If從句虛擬語氣為例[D].湖南科技大學, 2012.

[10]趙勇.從構式語法視角嘗試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2011,5(6):103-107.

猜你喜歡
認知語言學研究綜述
認知語言學翻譯觀及其對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探索
基于圖形一背景理論的英語簡單句的認知分析
基于認知語言學“事態把握”的視角分析日語學習者授受表達的使用
兒童旅游研究綜述
認知語言學在日語慣用語教學中的應用
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文獻綜述
生態翻譯學研究簡述
近五年農村征地糾紛問題研究綜述
構式語法與句法淺析
小學課桌椅設計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