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呼喚寫意中國畫

2016-11-07 02:21王彪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寫意民族精神傳統

王彪

摘 ? 要:寫意畫是中國畫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展開幾十年來的中國畫卷,已很難再覓其蹤影,而雕琢矯飾之風卻已蔚然成風,民族文化特色漸趨衰微。在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交流中,中國畫家應明確自己的主體身份和中國立場,重新認識和主動把握傳統寫意繪畫的審美價值,將中國優秀的寫意畫藝術發揚光大。

關鍵詞:寫意;傳統;民族精神

中圖分類號:J21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176-01

寫意中國畫作為中國畫的重要表現形式,以其自由的生命力和視覺沖擊力,通過獨特的工具材料的應用而賦予一種東方神韻和現代意味。然而,當下各級美展上的中國畫,似乎再也難覓磅礴大氣、簡約疏放的大寫意了。寫意中國畫可以追溯到唐代的王洽,宋代的梁楷、明代的徐渭他們把寫意中國畫推向了極致,他們在生宣紙上充分發揮筆墨的表現力,進而把寫意畫推向了能夠強烈書寫內心情感的至高境界,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之后的四百多年間,涌現出了像八大山人、石濤、任頤、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傅抱石等等眾多的寫意畫大家,創作出名留青史的寫意畫珍品.然而,這一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厚文化底蘊的,格調高雅的藝術形式,卻在當代漸漸消退。讓我們看看近年來的中國畫展覽,就會發現,中國畫風格愈發向著寫實素描的方向發展,繁復、堆砌、精工巧匠式的所謂寫意畫充斥了我們的展廳、市場和各大媒體,當這種形式太多太濫并成為一種趨勢時,人們便產生了膩味和厭倦,致使中國畫核心語言的“筆墨”成為僅僅是塑造形體的一種手段,而喪失了應有的獨立審美價值。而具有民族精神的寫意畫卻成為稀有品種。中國畫已經被人為地抑制在一個西方化、模式化和制作化的狹窄的甬路之中,極大地限制了中國畫的健康發展。

五千年中華民族美術史,一直是大氣渾然的審美精神。從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和永樂宮壁畫,我們可以深深地領略到民族藝術所崇尚的莊嚴、雄強、博大的民族精神和極具概括力的表現手法。而寫意畫正是承傳了這種精神,以獨特的形式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民族氣魄,可以說寫意畫是民族藝術精神的集中體現和濃縮。只是到了明清以后,摹古之風盛行和文人畫片面追求筆墨趣味,脫離現實生活,才使寫意畫陷入陳腐之中。在上世紀初以徐悲鴻為代表的一批繪畫精英竭力倡導以西方“嚴謹科學”的造型改造中國畫,認定惟有西方古典寫實繪畫才是挽救、改造中國畫的良方。由于對科學造型的過分倚重,民族文脈遭到了極大損害,自己優秀的文化傳統正在流失,中國畫已經愈來愈遠離了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正確軌道,喪失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西方美術的價值觀念在不知不覺中左右著我們的精神和行為,民族文化精神愈益淪落了。

中國人的思維特征就是“意象”思維,寫意畫注重筆墨神韻,傳統的寫意畫著力追求,大格局、大氣象、大境界,突出畫面整體神韻的把握,強調書法入畫的書寫性,;強調畫家的主體意識,注重畫家意趣和意態的表達,體現了畫家主觀情感的文化精神內涵。水墨大寫意重意并不是不要形,相反,大寫意更要有堅實的造型能力作依托,其意也是建立在理性繪畫的基礎之上,需要畫家對事物的敏銳的把握、高度的概括和恰當的表現。反觀我們幾十年來寫實素描加中國筆墨的創作實踐和當下的中國畫現狀,無疑是倒向了西方而迷失了自己,結果是既沒有達到西方古典主義繪畫的精確,也失掉了中國畫的筆墨法度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官方的各級美展仍然把寫實的現實主義奉為主流,客觀上為西方化、模式化、制作化的風潮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在組織者的短視和藝術家的投機相互作用下,一股以“賣苦力”為主要特征的寫實熱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相當多的國畫作品,盲目崇尚繁、多、滿、細,狂熱追求肌理效果和新技術.這些貌似嚴肅認真,實則空虛乏味的作品,嚴重忽略了人的情感在藝術創作中的主導作用和對本民族藝術的探索。嚴重阻礙了藝術的創新,加劇了寫意畫的危機,這無不與中國社會的浮躁和文化追求上的迷失有關,應該成為決策者和教育家、藝術家所共同面對的嚴重而緊迫的問題。

水墨大寫意仍然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她之所以令人懷念,主要在于寫意畫是以黑與白為主來構成的藝術,有其深刻的哲學內蘊,由于水墨的透明性和交融性,加之生宣紙的奇妙滲化的不確定性和魔幻般的可遇不可求的唯一性,其筆情墨韻往往帶給人們一種出其不意的愉悅,充分體現了中國畫家所追求的筆墨中蘊含的節奏、韻律與大千世界的同構美。重要的是,中國畫的發展應擁有自己的學術獨立,畫家應保持內心的自由和獨立的人格,強化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美學追求。

中國畫的筆墨程式是歷代畫家們長期實踐的結果,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基因,她根植于中國悠久的民族文化和藝術精神。首先是繼承歷經數千年而形成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其次,中國畫家應堅持日積月累的技藝和學識的修煉,注重“筆墨”這一標志性語言的運用。與此同時,畫家還要有獨立的人格和較為深厚的人文素養,中國畫要強調民族化,并不是復古化,我們呼喚寫意畫,就是呼喚中國繪畫的主體精神,呼喚日漸逝去的民族靈魂。開放的中國,信息化的時代,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既為中國畫獲得世界視野、尋求更多參照提供了可能,也為中國畫家明晰自己的主體身份提供了充分的依據。為此,我們有責任重新認識和主動去挖掘中國傳統繪畫的審美價值,深入探討大寫意精神在當代的意義,寫意畫這一民族優秀的高雅藝術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猜你喜歡
寫意民族精神傳統
提倡民族主義振奮民族精神
少年力斗傳統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中國傳統人物畫《威武魯提轄》創作
淺析古詩文中蘊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工筆畫中的“寫意”性表現載體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