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與地壇》與人生的境遇

2016-11-07 11:26劉鵬焦璟麗
文教資料 2016年20期
關鍵詞:我與地壇命運人生

劉鵬+焦璟麗

摘 ? ?要: 史鐵生的作品《我與地壇》始終在用最平淡的文字描述著不平凡的生活,始終用一種淡淡的口吻、一種旁觀者所特有的不是很深入觀察的視角講述著地壇的人們,感慨著人生的不易與命運的無常,既能夠保持不傷痛、不氣餒的平常心態,又能夠擁有堅持不放棄的斗爭精神,接受苦難,同時體現世間的幸福、驕傲和快樂。

關鍵詞: 《我與地壇》 ? ?人生 ? ?命運 ? ?平淡

數年之前,一位朋友借給了筆者一本小說合集,其中一篇即史鐵生所寫的長篇抒情散文——《我與地壇》。那時實在是太年輕,因此沒有太多感悟,印象不是很深。今天回過頭來再看這篇文章時,才能夠體會到作者是在歷盡世間滄??雌剖狼楹蟛拍軐懙贸鋈绱思炎?。美國老一代西部片巨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剛剛接過《荒野大鏢客》時并沒有急于拍攝,而是把劇本一放十年。當十年后終于開拍時曾有記者問他為何一放十年,伊斯特伍德回答:“因為那時我太年輕,拍出來必然是一部沒有任何特色的西部片?,F在我老了,終于能體會到劇中人物的心態了?!薄段遗c地壇》亦是如此,作者在飽經了病痛的苦難后,伴隨著時間的沉淀,在地壇這座400多年滄桑古園的陪伴下慢慢品出生活的味道。

一、感慨人生

《我與地壇》并不是在寫景,也不是在寫人,而是在感慨人生。是感慨,不是感悟。在史鐵生15年如一日前往地壇公園從事寫作時,遇見了太多人,但最終寫入文章的也不過十人左右。為什么?因為在史鐵生的眼中,這少數人的人生境遇與眾不同,有好的人生,如老夫婦、飲者、歌唱者;也有較為悲慘的,如長跑家、弱智少女、史鐵生自己。作者并沒有像一位哲學家一樣探討人生,也沒有著重分析人生的起起落落、生命的悲喜浮沉,而是始終用一種淡淡的口吻,一種旁觀者所特有的不是很深入觀察的視角在講述著地壇的人們。這是擁有豐富人生閱歷后才能擁有的思維視角,是一種對命運的平淡看待,一種個人對人生境遇無法把握的深深的無奈與悲哀。在《我與地壇》的字里行間,“讓我們感同身受地理解,他在獨處中所做的思考”[1],一種淡淡的、看破世情的思考。

面對著更多的艱辛努力和不同的人生軌跡,很多人年少時都會困惑,為什么別人看起來過得都比自己好?年齡變大、閱歷增長,終于會逐漸明白一件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辦的事?!泵恳粋€人看別人時,未必總是看到對方最有優勢的地方,但在潛意識中總是在拿自己最沒優勢的、最渴望的地方與之相比。其實,在壓力巨大的當代生活中誰都不容易,仔細看看身邊的人,每個人都有無法辦成的事,或是評職稱、或是買房子、或是談戀愛、或是升級別、或是孩子學習不好、或是伴侶花心自在,每個人都有不愿碰觸的隱痛?!伴_心就好”,其實只是自我安慰的話語,就像“不以成敗論英雄”從來都是勝利者而不是失敗者的言論。但是人生在世,本來就是憂多樂少,無可奈何之事比比皆是。就像身殘志堅的史鐵生一樣,在堅持創作時付出過多少超越常人的努力、克服過多少難以忍受的困難,沒人知道卻可以想象得到。但是在《我與地壇》中,作者既沒有突出個人努力的辛苦,又沒有強調征服困難的喜悅,而是在平淡闡述著一個觀點: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極端困擾我們的難題會逐步融入平淡的生活,變為日常的瑣事。

當史鐵生問自己要不要去死、為什么活的時候,《我與地壇》中的人們無論幸與不幸都在努力地生活下去。這一方面是在依靠自己的意志,另一方面是有賴于親人的陪伴,無論從生活中還是精神上給予的勇氣與力量。老夫妻相互“攀”、“攙”,小伙子照顧妹妹,作者的車轍邊也滿是母親的腳印。親人、朋友、同事乃至于陌生人,都是每一個人笑對人生的力量源泉?!兑魳分暋防镉幸痪涿裕骸吧系坳P上了一扇門,會給你打開一扇窗?!鄙械囊换卣疹?、一個眼神、一次邂逅、一位朋友、一通電話,都可能代表著山窮水盡時的柳暗花明,平淡生活中的一絲漣漪。造物神奇,造物主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都安排了無數的奇跡,在身體疲憊時會有親人,在經濟窘困時會有朋友,在感情絕望時會有新人,奇跡總會發生,希望永遠存在?!段遗c地壇》,寫給小人物的一篇生活指導,“醉眼看花花也醉,冷眼觀世世亦冷”,世事如何,淡然處之,人生的軌跡淡淡而過,隨風而來,飄然而去。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奇跡,平凡人的生活中照樣會有無數的精彩,眼中的世界會綻放出更多的幸福。

二、命運無常

上課時曾經對學生們講過,什么是“天命”?高深莫測謂之天,無可奈何謂之命。無論是誰,能力都是有限的,更何況普通民眾。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錯過很多事情,回頭看時,人們總愛說,如果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就會是另一種局面。然而人人又都明白,沒有后悔,沒有如果,這一切都是命運的選擇。就像《我與地壇》中的那位弱智少女一樣,美貌與智慧無法同時降臨在她的身上,甚至于因為智力的缺失而飽受命運的折磨,作者看到她時是否會想起自己的困境?但面對無常的命運,個人能做的除了奮起抗爭外,更多的時候還是要從內心中接受現實?!啊段遗c地壇》是史鐵生在人生困境中尋求的一種精神供養”[2],在堅持寫作對抗病魔的同時,用淡定的內心迎接命運的安排。

在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時代,人們普遍相信人生的境遇根本沒有辦法自己把握,“命”是最大的主宰。古希臘神話中無論是凡人還是天神都在努力與既定的命運抗爭,但最后都歸于失敗,即便是歷經千辛萬苦采摘到了能夠改變命運的命運之花,最終也要被化為毒蛇的命運叼去,即使是宙斯、阿格琉斯、伊阿宋都無可奈何。莫泊桑的著名小說《項鏈》中,瑪蒂爾德被世人批評了很多年,說她愛慕虛榮、市儈、庸俗等,但其實想想,瑪蒂爾德做錯了什么?她任何出軌的事情都沒有做過,項鏈丟失了,她花費了十年的精力盡心賠償。有人說她錯在參加舞會,她錯在沒有向朋友說明項鏈丟了,其實一位年輕女士參加舞會有什么錯?穿好一點戴好一點有什么錯?如果項鏈是真的,說明了就不用賠償了嗎?《項鏈》小說中的一句話才是真諦:“生活真是古怪,真是變化無常啊,無論是害您或者是救您,只需要一點點小事?!薄澳瓷U峭ㄟ^馬蒂爾德的悲劇來表現人生的荒謬和殘酷,表現偶然性因素對人生的影響,而貫穿其中的則是他對命運的失望和感嘆?!盵3]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利曾說:“如果在朝鮮戰爭中美國直接對中國宣戰,那么我們將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進行一場錯誤的戰爭?!边@就是在強調時機的重要性,任何一件事情想要成功都必須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段遗c地壇》里的長跑家希望以長跑改變命運卻始終慢了一步,最終導致長達10年的努力付諸流水,只換來一句“要是我10年前發現你就好了”,除了苦笑外還能說什么?面對人生中種種無法把握的軌跡,很多人,很多事,錯過了亦是無可奈何。雖然也曾痛心疾首,但心底始終明白,沒有什么如果,這是命運的選擇?!段遗c地壇》“以睿智的言辭、質樸的風格、悲憫的文字講述了生命的虛無、生活的苦難、人生的無奈”[4]。

但是,平淡地看待生活并不等于不努力、不奮斗,面對人生無奈與命運無常,史鐵生依靠自己的奮斗走出了一條極為精彩的創作之路?!啊段遗c地壇》中史鐵生的人生觀都給予人們如下啟示——要敢于面對坎坷,直視苦難,永不言棄,懂得感恩,要堅強,等等”[5]。史鐵生作為生活的勇者,即便是癱瘓也在努力創作,就像《我與地壇》中那個長跑家一樣,即使每一次都與機會擦肩而過但仍然一直奔跑直到最終的平靜;就像那位中年女工程師一樣,始終樸素并優雅地穿過地壇的林蔭小道;就像在地壇里散步的那對老夫婦一樣,堅持15年如一日的漫步堪稱最浪漫的事?!笆疯F生認為帶給殘缺者的并非完全是災難,因為在某種情況下,殘缺對殘缺者而言可能是一種財富”[6]。外逆橫來,淡然處之,生活的勇者從不為已經發生的懊惱,而是盡力爭取當下的幸福。

三、結語

對于一位“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的人來說,史鐵生的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他并不激烈,既能夠保持不傷痛、不氣餒的平常心態,又能夠擁有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斗爭精神,平淡與堅強、苦痛與輝煌,殘缺的身體與強大的內心,史鐵生一直在詮釋著苦難生活里生命的尊嚴?!笆疯F生的生命觀并不是消極的宿命論,而是對生死冷靜觀照后的理性認知,是經歷了苦難以后的快慰的覺醒,……是和生命本身一場真誠的擁抱,一場苦戀”[7]?!段遗c地壇》始終用最平淡的文字描述著不平凡的人生,接受苦難,同時體現世間的幸福、驕傲和快樂。

參考文獻:

[1]周亞利.靜靜地與上帝相遇——淺談《我與地壇》中史鐵生面對苦難的精神審美[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12):86.

[2]毛本棟.《我與地壇》:荒園中的精神供養[J].雜文月刊(原創版),2016,(2):56.

[3]張晉.命運是雙看不見的手——莫泊?!俄楁湣飞顚又黝}探析[J].作家,2012,(9):103.

[4]管青峰.從《我與地壇》看生命的價值與終極意義[J].作家,2015,(22):23.

[5]王樹君.母愛的另一種詮釋——以《我與地壇》為例[J].青年文學家,2015,(9):14.

[6]周陽.論《我與地壇》的生命思考[J].文學教育(上),2016,(5):42.

[7]匡海霞.廢棄與高歌——解讀《我與地壇》中的生命意識[J].中學語文,2010.(18):90.

基金項目:2014年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4

D24)

猜你喜歡
我與地壇命運人生
命運的更迭
命運秀
人生中的某一天
命運
命運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斜倚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