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2016-11-11 00:57許丹虹
考試周刊 2016年85期
關鍵詞:習慣養成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許丹虹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培養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根據小學生性格特點,本文就培養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給出幾點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小學語文 習慣養成

學習過程中,學生不能只靠努力和勤奮,還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堅持下去,一直朝著正確方向邁進。同時,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就很容易出現一些細小的錯誤,有時候很努力卻沒有什么收獲,打擊學生學習激情。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習慣養成,幫助學生高效學習。

一、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意義

小學教育階段,語文學科作為一門重要課程,是學習各科知識的基礎,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十分關鍵,并且與生活聯系較為密切。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心理慣性,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較小,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十分有限,并且身心特點具有很強的發展性與可塑性,是培養其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特別重視,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就開始培養,為將來學習與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促進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還能幫助教學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提高小學生學習效率。反之,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與效果,甚至影響教學進度,十分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

二、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教學要求

第一,自主性,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過程中,讓他們通過搜集、閱讀、整理、分析及實踐與練習,依靠自身努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掌握學習能力。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開放與自由,能夠充分發揮自主學習意識。第二,創造性,創造性往往由多個因素決定,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應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學習形式更加生活化,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需要而向整體,使小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與愛好,應用開放式、探討式與合作式等語文學習方式。第三,科學性,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教師應要求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思維較為細致,或者注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通過培養其獨立學習習慣獲得學習成果,從而培養獨立獲取語文知識的能力,以此促使小學生逐步形成嚴謹的學習態度。

三、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主要方法

1.提前預習的習慣。提前預習就是做好提前準備工作,既包括內容的準備又包括心理準備,對于老師要講解的課程提前預習,能夠了解所講內容,通過對教材的提前閱讀,知道哪里是難點,哪里不懂,這樣老師講解時才能有所側重,對重點、難點進行加強,能夠更好地接受新知識,避免“眼前一片黑”的情況。教師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時,可以根據課程安排給學生制訂學期預習、周預習、日預習的分步計劃,對于預習內容及預習多少都有所安排,根據學生基本能力不能過多,也不要過少,取得預習最佳效果。

2.質疑發問的習慣。有了疑問要先獨立思考尋求解答,如果三思而不得其究,則要進行發問,小學生由于年紀尚小,對老師存在畏懼心理,有問題時往往羞于開口,不敢提高,很多時候對于不懂的問題則是得過且過,這樣問題壓在心里,始終得不到解決。教師要和學生拉近距離,和學生打成一片,消除師生之間的障礙,對于不敢問、不善問的學生,要多鼓勵他進行發言和提問,同時鍛煉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敢于在人前講話的能力,不僅向老師提問,還向同學提問,這樣在問答之間,能夠共同促進、共同成長。

3.細致觀察的習慣。在各種活動中,讓學生學會用眼睛觀察,用心體會,只有細致觀察,才會有所發現、有所感悟。養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首先讓學生留心周圍生活。引導并提醒學生觀察,如觀察植物的外形,或觀察動物的動作,或觀察不同事物的區別與特征,可從認知事物的形狀、顏色、氣味等方面入手觀察。

4.勤查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是最好的老師,能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字詞障礙,幫助學生理解文意。因此,有經驗的語文老師通常情況下很“懶”,總讓學生動手查工具書,然后讓學生講解所查字詞的含義;或定期開展查詢工具書比賽,在比賽意識的驅動下,每個學生都不甘落后,非常主動地查詢工具書,這樣學生常常被工具書的威力折服,且對自己的勞動成果記得很牢固。

四、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具體操作步驟

1.控制時空,約束自己。每個人的行為大部分都會受情景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培養學生習慣的時候,應該在學生自制力還沒有達到非常強的時候,教會學生適當控制自己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

2.若有偏離,及時調整。小學生正是玩心比較重的時候,生活環境不同,養成習慣不同,并且有時學生自制力差的時候會有很多壞習慣出現,需要教師有效指導,鼓勵學生嚴格監督自己,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監督,一旦發現偏離養成好習慣的節奏,就需要馬上做出調整,如學生上課不認真,沒有完成學習計劃時,需要教師給學生開導,引導或調整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3.步入正軌,自由放飛。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制定正確的學習目標,而且朝著正確方向不斷努力,就像一列火車慢慢啟動,然后加速行駛,不斷調整自己的路線,朝著自己預定的終點在不偏離軌道的情況下自由自在地行駛下去。人最困難的情況是養成習慣的時候,只要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生就可以不用刻意約束自己,才可以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就是習慣成自然。

好習慣一旦養成,學生就會終生受益,課堂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教師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教學重要方面加以研究和實踐,為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雖然每個老師的力量微薄,哪怕如一滴水,但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參考文獻:

[1]朱江.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方法.雪蓮,2015.24.

[2]白瑞芳.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及培養策略研究.才智,2015.32.

[3]徐立鋒.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學周刊,2016.9.

猜你喜歡
習慣養成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