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文言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2016-11-11 05:36錢國順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文言文創設情境

錢國順

文言文載負著璀璨的華夏文明,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份珍貴遺產。于漪老師形象地稱之為“滲進了民族睿智的”“中華文明的地質層”。然而,從教學現狀來看,文言文似乎并未展開其迷人的魅力,教學效率的低下也是不爭的事實。對此,錢夢龍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死角,即使在語文教學改革很紅火的年代,文言教學這塊‘世襲領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荒涼景象?!北救私Y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認為文言文有效教學是改變目前文言文教學現狀的迫切需要,也是新課程理念和時代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一、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學存在的現狀

(一)從教師教的方面來看

或許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較長時期以來,教師對文言文教學內容側重于“言”,古漢語知識的傳授是教學的主要目標。在這種目標下,課堂教學自然就成了對實詞意義、虛詞用法、通假字、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現象、特殊句式等古漢語知識的講堂。如此一來,“字字落實,句句過關”成了金科玉律,“滿堂灌”成了不二選擇。另外,教學形式基本上是串講,逐字翻譯,逐句講解,講完后再來個所謂的“內容分析”“寫法小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這樣的課堂,教師獨霸話語,喋喋不休,有何興趣和有效性可言?

(二)從學生學的方面來看

文言文所使用的語言,雖然同樣是漢語,但是畢竟年代久遠。今天我們閱讀它,有些連我們教師也要借助工具書,何況是中學生呢?因此,學生對文言文畏難情緒普遍,學習興趣不高。加上小學時缺少文言文積累,對文言文價值缺乏足夠的認識。如此種種,學生覺得學習文言文是一件事倍功半、費時費力而不出成效的事。

二、文言文教學中以趣激效的方法

(一)加強誦讀,讀出情趣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話道出了讀的作用及其重要意義。而我們的教學偏偏將讀這一方法棄置一旁,安排的誦讀時間少之又少,那些有限的朗讀也多為機械性的,結結巴巴,破句連連,不見美感。因此,我認為我們教師應還課堂于學生,還時間于學生。鑒于文言文字少意深,音單義廣,教師很有必要引導、示范,明確停頓、語氣、語調、情感,學生在一定的感悟基礎上,才能更好地讀準進而領悟。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情境是指“與某一事件相關的整個情境、背景或環境”。創設情境就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生無意識心理特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與某一事件相關的整個情境、背景或環境,從而引起學生情緒產生積極反應的形象整體。在教學一個新的知識點時,教師要根據文本實際需要創設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的學習背景中,讓他們感覺學習是解決新的問題的需要。產生一種積極發現問題,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鼓勵質疑,培養興趣

法國偉大作家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義地是句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問個為什么?!钡拇_如此,如果達爾文沒有對“特創論”的懷疑,就不會有“自然選擇學說”的確立;如果哥白尼沒有對“地心說”的懷疑,也不會有“日心說”的創立。所以說,只有疑才能使我們的智慧之樹開出艷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而在文言文教學的課堂上,許多教師擔心學生無法身臨其境地投入文本中去體會感悟,同時也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往往剝奪了學生質疑的權力,殊不知這樣也就在無形中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總之,文言文以趣激效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但不管哪種方法,都應著眼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學效果。只要我們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對文言文的教學進行科學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學設計,就一定能在新課程改革中,在文言文有效教學方面邁出堅定的步伐。

猜你喜歡
文言文創設情境
文言文閱讀專練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創設未來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會背與會默寫
文言文閱讀練習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