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市場風險計量工具的簡介及應用

2016-11-12 04:04林自立
中國市場 2016年37期

林自立

[摘要]通過對商業銀行市場風險計量工具原理的介紹、分析,梳理了三種常用計量工具的計算步驟及結果意義,并構造相應的例子來說明市場風險管理計量工具的應用方法,促使廣大銀行管理者深化對市場風險管理工具的理性認識,并為其提供市場風險管理的依據。

[關鍵詞]缺口分析;久期分析;VaR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080

在金融競爭不斷加劇,市場風云變幻莫測的今天,商業銀行時刻面臨著市場風險的挑戰,試問商業銀行如何能在市場風險的驚濤巨浪中引領未來,笑傲江湖? 毫無疑問,金融管理者應當掌握先進的市場風險管理工具,科學運用工具管理風險,才能在前進中把握好方向,在發展中掌握好平衡,以期獲取成功。為此,有必要全面、客觀、準確地認識市場風險管理工具,此為本文重點所在。

1市場風險管理的背景

從國際角度看,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偏重信用風險忽視市場風險,以致市場風險缺乏管理。20世紀90年代巴林銀行、大和銀行等國際銀行倒閉事件的發生凸顯了忽視市場風險的重大惡果,于是催生了1996年新的《資本協議》。在1996年的《資本協議》中,提出了兩種計量市場風險的方法:標準法和內部模型法。對市場風險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重要地位,2001年發布了BASEL草案,將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信用風險置于同一高度,可見其重視程度。

從國內角度看,市場風險也對金融市場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從1996年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來,利率的變化幅度大大增加。而在2005年央行也放松了對匯率彈性的限制,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這兩種措施都增大了商業銀行面臨的市場風險,市場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2004年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對市場風險管理的程序及政策都做出了規定。

那么,對中國來說,市場風險具體體現為什么呢?依照其表述,“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價格——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等的不利變化而發生的損失的風險?!币虼?,市場風險可以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價格風險,商品價格風險四種。

2市場風險管理計量工具介紹

有效地管理市場風險,應當遵循識別、計量、監測、控制的流程。而市場風險影響因素眾多,涉及各種宏觀因素,經濟指標,具有復雜性、隱蔽性。因此計量對于它來說尤其重要,其計量工具主要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匯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及風險價值計量法等。以下重點對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及風險價值計量法展開介紹。

21缺口分析

缺口分析是衡量利率變動對銀行當期收益影響的方法。其優點是簡便易懂。其原理是:將銀行所有的生息資產和付息負債按照重新定價的期限劃分,在每個劃分的期限內,將利率敏感性資產減去利率敏感性負債,再加上表外業務頭寸,得出該段期限的重新定價“缺口”,該缺口乘以假定的利率變動即可得出利率變動對凈利息收入的影響。即可以表示如下:

利率敏感性缺口(Gap)=利率敏感性資產-利率敏感性負債

凈利息收入變動(ΔN)=利率敏感性缺口(Gap)×利率變動(Δr)

缺口分析作為一種靜態的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有沒有考慮基準風險,不能處理衍生工具,不能全面分析整個資產負債期限結構對利率的敏感性等。

22久期分析

久期分析也稱作持續期分析,是衡量利率變動對商業銀行價值影響的一種方法,相比缺口分析更為先進。其原理是:對各個時段的缺口賦予權重,通過加權平均,獲得小幅利率變動對銀行整體經濟價值產生的影響。久期分析從更大范圍研究了利率對銀行價值的影響,因為市場利率變動不僅對敏感性資產和負債產生影響,也對非敏感性的資產、負債的價值產生影響,久期分析把對非敏感性的資產、負債涵蓋下來,有助于實現對股東權益價值的風險管理。

久期被定義為商業銀行資產或負債以現值的形式回收期價值所需的時間。其公式為:

D=nt=1t×Ct(1+r)tP0=nt=1t×Ct(1+r)tnt=1Ct(1+r)t

其中,D為久期,Ct代表金融工具第t期的現金流量,P0為金融工具現值,t表示金融工具發生至今的時間,r為市場利率,n表示金融工具發生現金流的次數。

P0為金融工具現值,為了研究P0變動幅度與利率的關系,對P0取r的微分并除以P0,可得:

d[P0]r=nt=1-Ctt(1+r)t-1(1+r)2t×Δr=-nt=1Ctt(1+r)t+1×Δr=-D×P0(1+r)×Δr

因此

d[P0]rP0=-DΔr(1+r)(1)

由此式可以知道商業銀行的資產和負債與久期數值大小正相關,久期值越大,資產負債的價格對利率變動越敏感。

接著,久期缺口Dgap的公式為:

Dgap=DZ-FZ×DF

其中DZ表示資產平均久期,DF表示負債平均久期,F表示總負債,Z表示總資產,FZ稱作負債資產系數,該式表明,久期缺口為資產平均久期減去按負債資產系數調整后的負債平均久期。

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又可得:

Z=F+Q

F,Z,Q分別代表負債,資產,所有者權益的市場價值,根據式(1)可得

ΔQ=ΔZ-ΔF=DZ×Δr1+r-(DF×Δr1+r)

因此ΔQZ=-DZ×Δr1+r-(-DF×Δr1+r)Z=-(DZ-FZ)Δr1+r

即ΔQZ=-Δr1+rDgap

降23風險價值(VaR)方法

VaR方法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一種金融資產受到正常市場波動而可能發生的最大損失??梢员硎救缦拢?/p>

P(lost>VaR)=1-a

其中置信度為1-a,如果持續期為一天,置信水平為95%,銀行的VaR價值為10萬元,意味著銀行在一天內發生的損失大于10萬元的最大概率不超過1%。風險價值通過定量模型估算出來,而估算風險價值模型技術包括方差-協方差法,歷史模擬法及蒙特卡洛法。

VaR方法超越了傳統計量方法的局限,成為業界和監管部門計量監控的主要手段。其具有優點:一是結果簡明,容易掌握;二是量化顯示,反映清晰;三是計算簡便,不失科學。

其計算原理如下:假設商業銀行某一項資產期初價值為P0,持有期收益率為R,R的期望及方差分別為μ及ρ2,所以該項資產在持有期時間內期望價值為P=P0(1+μ)。假設R遵循正態分布,在給定置信度水平下,就可以推知R的最小值R*,所以該資產在未來限定時間內最小價值P*=P0(1+R),則風險價值為:

其中b代表置信度為a的情況下正態分布曲線上的分位點,在這個點上曲線取得最小值,代表了資產可能達到的最低的收益率。該分位點可以通過查正態分布表獲得。

3市場風險管理計量工具的應用分析

為了更清晰地展現三種方法的分析效果,以下將構造三個案例來展示如何應用這三種工具。

31缺口分析應用

搜集了8家大型上市銀行2000—2013年的財務數據,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及平安銀行。因為其內部具體的敏感性資產難以準確獲得,而本文僅展現缺口分析的一般分析過程,因此權且以一般貸款作為銀行的利率敏感性資產,以一般活期存款作為利率敏感性負債。根據8家銀行的年度數據對敏感性資產和負債取平均數再相減,計算得出8家銀行的平均敏感性缺口,同時查詢年度利率變動表,得出利率變動值,可計算出數值。由上表可知,在2000—2012年中,以上8家銀行均普遍存在利率敏感性負缺口,利率的正向變動將會促使銀行凈利息收入下降。無論銀行存在正缺口還是負缺口,缺口絕對值越大意味著利率風險越大,因此,銀行應當盡力縮小利率缺口的數值。由表3可知,研究對象8家銀行的利率缺口均值2000—2008年中有上升趨勢,并于2008年達到絕對值最高(186)。而2009—2012年利率敏感性缺口有縮小下降的趨勢,表明了銀行業控制利率缺口能力的提升,也意味著市場風險管理能力的提高。

32久期分析應用

因為久期分析涉及到銀行各項資產負債,數據難以獲得,因此做出假設以供分析。假設一家銀行僅有三類資產:現金120億元,收益率12%,最終償還期為5年的貸款760億元,收益率10%,最終償還期為8年的國庫券300億元。商業銀行的負債由年利率4%的1年期定期存款600億元,和年利率為5%最終償還期為5年的大額存單300億元構成,該銀行股本占總資產237%,為280億元。假設利息按年支付,庫存現金不產生利息收入,可得久期分析見表4。

該銀行久期缺口為:33VaR方法應用

商業銀行面臨著各種投資機會,如何在眾多投資機會中識別其中蘊含的風險,VaR是一個有效、可操作性強的方法??梢耘e出以下例子來說明其應用。假設商業銀行擁有500萬元的投資資金投資股票深發展(000001),求99%的置信水平下一天的VaR(風險價值)為多少?

采用靜態參數法估計數據的均值和方差,選取深發展股票(000001)2013年1月4日到2013年6月4日股票收盤價共98個樣本,計算其簡單收益率R=(Pt-Pt-1)/Pt-1,得出其收益率分布如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知在這研究期間該分布接近正態分布,因此可以依照VaR的估計方法來估計其最大可能損失,根據其結果可知收益率標準差為003439,查詢正態分布表可知置信水平99%下對應正態分布曲線上的上b分點是233,根據VaR的計算公式可以算出接下來一天(即6月5日)最大可能損失為:

因此銀行可以通過VaR計算最大風險,從而來評估、辨別、選擇其經營的投資產品。

當然,真正建立模型預測的時候需要的樣本數據遠遠超出本例,而且金融數據的分布遠遠沒有正態分布那么理想化,所以VaR實際應用其實比以上簡單分析復雜許多,但是本文僅介紹VaR分析方法的最簡單原理,因此不再深究。

綜上,本文對市場風險管理工具的原理及應用做了簡單的介紹,以期讀者對其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掌握好市場風險計量工具是實現從感性認識風險到理性認知風險的轉變,是實現從被動適應風險到主動管理風險的轉變,是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的關鍵,也是商業銀行發展的時代要求。為此,銀行從業者不僅要從原理深刻理解,更應當付諸實際,在應用中掌握、提高。

參考文獻:

[1]嚴超喜,程希駿商業銀行缺口分析與管理研究[J].財政與金融,2002(3)

[2]張劍光,劉江濤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計量及波動性研究[J].理論園地,2009(9)

[3]白樺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8

[4]文昭儀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的計量及模型選擇[D].廣州:暨南大學,20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